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學著愛上不完美
2021/01/05 14:11
瀏覽477
迴響0
推薦6
引用0

今天的新聞寫著:  

芝加哥聯準銀行總裁伊凡斯 (Charles Evans) 稱,新冠疫苗可能會控制全球疫情,但聯準會 (Fed) 距離結束超超寬鬆貨幣政策尚遙遙無期。Fed 主席鮑爾去年底曾表示,大多數聯準會官員認為美國直到 2023 年之後才會升息。  

歐美的疫情重增溫 似乎幫2021年置入了變數 在市場蓬勃再起的時刻  大跌一波應該很快就會看到. 

有時候 資訊就是那麼不經意地被揭露: 

文藝復興時期 建築師 Filippo Brunelleschi 發現了焦點透視法 (Linear Perspective), 在這之前歷史的繪本中都是平面而不寫實. 15世紀後, 透視法把景深帶入繪畫中 使畫變得栩栩如生. ( Instagram崛起),

又有一本書寫著 ( Richard Reid) : 賦予化的深度與透視很重要, 但不應該視透視"規則"僵化如奴隸. 部分作家如 Gauguin, Cezanne, Matisse 等名家 有時候會將 遠景拉近, 近景推遠, 這種推拉也會形成畫面的張力. 

Kevin Systrom( IG CEO) 2005年 受到教授的提點, 拍出高畫質的工具 不是好藝術的必要條件"您不是來這學習完美的" 不同角度的拍攝 嘗試用模糊與失焦找到 令人感動的視角, 令觀眾樂於欣賞與感動. 

   " 並非技術越複雜的東西越好" 

好的創作 能透著韻味 能與觀賞者深度的對話  !!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商業管理
自訂分類:"視"外桃源
上一則: 交融.見解 (21_21 design)
下一則: 2021 Happy New Year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