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動人的一個真實故事—江蘇鹽城丹頂鶴女孩-徐秀娟
2012/11/26 15:51
瀏覽827
迴響0
推薦3
引用0

動人的真實故事—丹頂鶴女孩

1987年9月15日,江蘇鹽城海灘丹頂鶴越冬地自然保護區,徐秀娟為了尋找兩隻大天鵝,獻身在複堆河中…… 她死於天鵝之愛。 她死的時候才23歲。

一年前她從北國紮龍保護區南下,在鹽城海灘進行越冬地丹頂鶴、白枕鶴人工孵化、育雛、飼養和馴化試驗,並且獲得了成功。雛鶴不僅怕冷而且怕髒, 白天,徐秀娟便把鶴抱在懷裡,晚上帶著它們在一個被窩裡睡覺。小天鵝是徐秀娟用心窩熱的,用手捧大的。她是個北方姑娘,從小愛水愛游泳,複堆河這一條咸水河橫亙在她的 面前,為了觀察來這裡過冬的鶴群、鳥類,徐秀娟不止一次在複堆河裡從此岸遊到彼岸,再從彼岸遊回此岸。最後一次,複堆河擁抱著她,她的靈魂追隨仙鶴的翅膀而去了…… 灘上,離鶴群不遠處,多了一座簡單的墓。 鹽城保護區管理中心樓前,是徐秀娟的塑像,她和仙鶴一起亭亭玉立。

我還有幸讀到了徐秀娟的部分日記。 16歲,她就隨著養鶴的父親成了紮龍的養鶴員。也許是命運的安排,這個生長在清貧之家的姑娘從小就喜愛丹頂鶴,她總是覺得她與鶴有更多的共同語言,與鶴對話,與鶴共舞,是人生何等的快事。不過飼養雛鶴,三十天中晝夜陪侍,把一簍簍的小魚剪成碎片,一天十幾次一點一點地喂那些小精靈,卻是艱難的。當手上的血泡成了老繭,熬紅的眼睛裡會流出熱淚,小鶴會走了,小鶴會飛了。 徐秀娟餵養的雛鶴成活率為100%。 這100%裡還有徐秀娟的同事們一起飼養的艱辛,但卻能十分準確地象徵著徐秀娟的性格;她追求完美,不是一般的追求,而是不顧一切地追求。她的追求又更多地屬於文化和心靈層面,這就註定了徐秀娟的追求是格外艱難的。   這是一個美麗而孤獨的追求者。   她考取了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系,但,沒有人給她交學費,也就是說她只能自費去讀書。

徐秀娟的父親借了好大一筆錢——3000元——她才走進了大學的校門——這還只是艱辛備嘗的開始,即便是每天啃饅頭吃鹹菜她也負擔不起兩年的生活開支,不得不去賣血,賣了四次。   

她在日記中寫道:今天我去醫院獻了300毫升血。醫生見我是學生,對我很照顧。獻血後感覺很好,就是頭有些昏。後來坐車去秋林,給弟弟買了些東西。回來的路上,不知怎的,心裡仿佛失落了什麼,我不知道這樣做是否對?但,也只能這樣,我不願伸手向家裡要錢。接到弟弟寄來10元錢,我心裡在流淚,我當姐姐的不能幫助弟弟,還要弟弟寄錢幫助我,這也增加了我獻血的決心。漫長而又短暫的兩年學習生活啊,爬,我也會爬過來的。

 ”徐秀娟有著很好的文筆,她在學校回憶家鄉時所寫的:“晨,窗上結了一層冰花,家鄉的湖面上開始結薄冰了吧?記得那時我會拾起土塊往冰上扔去,冰上發出的響聲就像琴弦上的音符一樣,動聽極了,鶴兒們也會好奇地聽著這冬天的奏鳴曲。有時我會試探著走上薄冰,忽然“嘎吱”一聲響,嚇得我趕快往岸上跑,逝去的時光是多麼使人留意啊!”   下麵摘錄的日記是徐秀娟寫在“期末考試都已結束,我的各科成績都很好,準備洗一洗被褥馬上回家”時,歸期既近,鄉情更深,徐秀娟想起了,記下了她與丹頂鶴的告別:   “我來到鶴舍,默默地與鶴兒告別。丹丹親呢地叼著我的衣襟不肯放開,佳佳調皮地看著我,不解其意。我真不願意離開它們,我愛它們,是它們陪伴著我,使我得到安慰,給我消憂解怨。我們一起走向原野散步、捉蟲、奔跑。它們小時候是那麼可愛,我帶它們去洗澡、曬太陽、練翅。累了,我坐在草地上,它們就圍在我周圍。我喜歡丹丹、佳佳,不僅因為它們是第一代家鶴的孩子,還特別因為丹丹那忸忸怩怩的樣子。它們還記得我嗎?我還能帶它們去玩、去奔跑嗎?也許它們早把我忘記了,但我忘不了啊!忘不了鶴兒,忘不了故鄉的日出、日落。若是天空晴朗,我就盡情欣賞大自然的美,歎息大自然的神奇。在我看來,日落更有魅力,紅紅的落日掛在遠處的樹梢上,再配上天邊一片片富有線條美的彩雲,使人想到十分快慰。有時我撐著小船進入聲蕩,周圍靜極了,就連河那邊說話河這邊都能聽見。這時你若跳到水裡去游泳,人也會溶化到那美好的景色中去。 ”   

讀到這裡,我的筆為之顫抖——在冥冥中,徐秀娟的愛自然,愛天鵝,愛水是一種命運的必然嗎?她早就想過人“溶化”到那水的美好景色之中。   

在這一天—7月15日的日記的末尾——她寫道:“故鄉啊,我何時才能再站在荒野中聽鳥兒歌唱,看殘陽西下,跟鶴兒嬉戲,再欣賞一下大自然的美景啊!到那時,我甘願變成一棵小草,為您增添一片綠的生機。故鄉啊,請恩賜給我一塊土地,讓我獨自去耕耘吧。”   1985年7月16日,徐秀娟離開哈爾濱回紮龍過暑假,都說回家回家,回家的路又談何容易!徐秀娟在這一天的日記裡記道:“今天要回家了,可身上只剩下2元錢……”   

回家的路啊!東北林大兩年的學業,徐秀娟是一年半完成的。   

1986年4月,她辭別雙親,辭別紮龍的群鶴,到了遙遠的黃海灘塗。離別紮龍,對徐秀娟來說並不是十分愉快的,更何況她心愛的丹丹又死於一次意外的事故。

“啊!丹丹,丹丹,你為什麼要離去?丹丹,丹丹,難道你就不留戀人世?你是我從小用手捧大的,是我一口一口喂大的啊!記得你小時候,是小鶴中最頑皮、最可愛的一隻,你走路與眾不同,不知怎的老像是在跳著走。對人特別親近,表現出很懂事的樣子。你膽小,常受欺負,當別的小鶴咬你的時候,你就跑到我身邊來;當它們玩得高興的時候,你又湊過去和它們玩在一起。你那兩隻有神的眼睛,似乎能洞察一切。領你到野外覓食的時候,你總是緊跟左右,聽到一聲呼喚,你第一個跑到我們身邊。帶你們奔跑、玩耍、練翅、覓食,能使我忘記一切煩愁。就在上一個月,你已經能跟著我翩翩起舞了。有一次,你叼住一個外國婦女的頭巾歡快地又蹦又跳。你對生人警惕性很高,不許他們摸抱,誰摸抱就叼誰,但你從沒有叼過哺育你的飼養員。現在你死了,我連最後一面也沒有見到,我還有多少話要對你說,丹丹,你知道嗎?”  

 所有的愛都會帶來苦惱。   

當我們因著徐秀娟而談到愛的時候,這個“愛”字真正是大寫的了,她廣大到包含天地、自然、萬物;她又具體到一雁一鶴一對翅膀;她是生的欣慰也是死的惆悵;她有歡樂   也有痛苦……也許,誰也估計不到一隻鶴的死去對徐秀娟來說意味著什麼——她心頭的一塊肉掉下了——她那連心的十指仿佛又斷了一指。   

期盼著在保護及人工哺養丹頂鶴上作出一番事業的徐秀娟,從來也沒有一帆風順過,“面對連連出事的鶴場,面對廣闊的灘塗”,徐秀娟病倒過,還跟人吵過架,傷心落淚也是常有的,晚上做噩夢,那為著愛的煎熬變成了她這樣的很多人認為不可思議的思想:   “為了養鶴,我可以不要舒服,不要家庭,不要金錢,不要我應得的一切,甚至命也不要了!” 不過,1987年,對徐秀娟來說是多災多難的,人們看不見她心裡的創痛。春夏之交,繼白枕鶴盼盼、丹頂鶴丹丹先後觸網死去後,從呼倫貝爾草原運回的蓑羽鶴和幼雁先後感染病菌而不治,或者被別的動物偷吃掉,徐秀娟感到痛苦、失望,但隨之而來的也是更加不顧一切的追求完美。   

白天鵝黎明又病了,便血、拉痢。   

時值酷暑,鹽城灘塗的蚊蟲又多,徐秀娟把黎明抱回自己的宿舍,安置在床上並放下蚊帳,給黎明喂藥、扇扇子。拉痢的黎明把徐秀娟的床鋪、宿舍弄得到處都是腥臭味,一個最愛乾淨的姑娘,和一個最不怕髒的姑娘,在徐秀娟身上體現得如此完美。陪伴一個臥床的病人與侍候一隻奄奄一息的白天鵝之間,有多少差別大約只有徐秀娟說得出。徐秀娟吃不好,睡不好,日夜守護、觀察黎明的病情。黎明不會說話,只有痛苦的眼神,或者偶爾呻吟幾聲,回答徐秀娟心急如焚的噓問:黎明,你好點了嗎?黎明,我知道你難受,姐姐給你喂藥……忽然,徐秀娟想起東北治拉痢的一個偏方,白糖煮雞蛋。黎明愛吃,便血止住了,黎明回到鶴場了。   

徐秀娟陪侍黎明剛好八天八夜。   

白天鵝黎明的病剛剛好轉,丹頂鶴龍龍誤食了一種寄生蟲後危在旦夕,病中的徐秀娟支撐著看護龍龍,為它打針吃藥。8月13日,龍龍口吐鮮血死去。徐秀娟抱著龍龍痛哭失聲,20日,她在龍龍的照片背面寫道:“已故的龍龍再也得不到我的愛了,它的死亡使我的人生有了轉折,我選擇了一條更崎嶇的路,也許青春的熱血將灑在這條路上,一生為此奮鬥。"   不幸總是接踵而來。當然所謂不幸是只有你認為不幸時才是不幸的,從來都是傾心的才不幸,重情的得苦難,剛正的被摧折。我們看見了太多的這樣的例子:一個死後才被承認的人,而生前則總是經磨歷劫、難有作為。   

接下來便是9月15日,白天鵝牧仁和黎明的走失。這一天中午兩隻天鵝在籠子裡鳴叫不已,徐秀娟以為它們想出來遊玩和戲水,就把它們抱進水塘裡。不料牧仁和黎明玩得性起,先後掙脫羈留它們的繩子飛走了。徐秀娟連忙去追尋,海灘。蘆蕩、沼澤,頓時變得如此陌生,如此浩瀚,如此揪心,直到晚上,牧仁找回來了,黎明還不見蹤影。夜深了,徐秀娟等大家休息後又一個人鑽進蘆葦蕩,呼喚著黎明。第二天一早,徐秀娟又去找,中午回來喝了半碗稀飯再進蘆蕩,下午5點回到鶴場時已心力交瘁。人還未坐穩,李老爹遠遠一聲吆喝,說西邊傳來天鵝的叫聲,徐秀娟和小王、小段一起沖出了門,到複堆河畔,小王、小殷游過去了,徐秀娟喊了一聲:“我不行了!”   

她退回岸上找了一輛自行車,沿河堤繞道北行,想和小王、小殷會合,不知是頂風踏不動車還是為什麼,徐秀娟又退回到剛才下水的地方,把自行車放倒,連鞋子、衣服也沒有脫就走進了複堆河…… 她要涉過這條河。   

她要涉過這條無船無橋的河。   

她只有涉過這條河才能與天鵝會合嗎?   

4個小時後,黎明找到了,徐秀娟不見了,這一夜,這在中國平平常常的城市萬家燈火鄉村萬籟俱寂的、1987年9月16日的夜晚,鹽城海灘、蘆蕩裡到處都是“娟子!”“娟——子”的呼喊聲。   

娟子已經走了……   逝去的歲月走過的路。   

她還留下了一些平淡如水的話:“春天最容易丟鶴。”   

“鶴舍要打掃得乾乾淨淨。”   

“我最怕別人說閒話,我真想變成一個啞巴、一個瞎子、一個沒有血、沒有肉的木頭人。但,我愛鶴,愛大自然,一走進荒野,一切不愉快的事兒都忘記了。我願在茫茫荒原上尋找,尋找理想,尋找友誼,尋找生活的答案。”   

“為什麼女孩都要長大呢?”   

“現在,踏踏實實幹事的人受氣,嘩眾取寵的人得勢,這正常嗎?”   

“為了不倒下去,我像吃藥一樣咽著飯。”   

“天好冷啊!噢,下雪了,紛紛揚揚,漫天飛舞。東北風怒吼著,開始是小米粒大的雪,打在臉上生痛,後來是溫柔的片片雪花落在身上、臉上。我飛快地騎著自行車,想著這雪和北國的雪有什麼區別?北國的雪是潔白的雪海,這裡的雪在空中是雪,落到地上便成了水。”   

“蘆葦前半月就發芽了,現在白茅也發芽了。”   

“小鶴們可以飛得很遠了……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t7z1yJSm-w&feature=share&list=UUZUrx06q7O3ZfLGMBzGiOTwhttp://www.youtube.com/watch?v=3pFDATOaylE&feature=share&list=UUZUrx06q7O3ZfLGMBzGiOTwhttp://www.youtube.com/watch?v=IUHCLk4fi2I&feature=share&list=UUZUrx06q7O3ZfLGMBzGiOTw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旅人手札
自訂分類:不分類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