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科技報橘TechOrange資訊網]
談起 O2O,創業者一窩蜂去構建平台,然而 O2O 本質上是一種思想,是如何應用網路工具為傳統商業服務的方式。
我們換一個角度,從平台的使用者角度看O2O;首先看到,有價值的O2O平台必須具備以下特徵:
用戶平台:O2O 的平台絕不是簡單的技術平台,它必須是用戶平台而非流量平台。
區域化:「到線下」意味著區域特徵明晰,可以細分。
社會化:具備社群互動功能。
那麼,O2O 平台的商戶有哪些營銷原則呢?核心原理是三句話:
信任決定購買、互動決定轉化、服務創造口碑。
- 營銷必須靠自己
營銷是企業當務之急(《TO》編按:營銷為中國用語,即台灣所稱「行銷」),因此多數企業主會病急亂投醫,會有「找個人來營銷」或者「依賴媒體去營銷」的思想。
試圖通過 O2O 方式建立新型渠道的企業必須認識到:建立渠道絕非易事。任何企業必須擁有自身渠道的控制權,因此,企業主對於營銷,可以不做,但是絕對不能不懂。
完全依賴外援或者完全依賴別人都會死得很慘,營銷必須靠自己!
- 用戶在哪,你就去哪營銷
化龍巷(《TO》編按:中國江蘇省常州市第一社群網站)創始人錢鈺說過一句話:我們的用戶在哪裡,我們就在哪裡。
你的用戶是誰?你的客戶是誰?他們在使用什麼樣的網絡工具?網路上,網站就是工具,而這些工具就是傳播渠道。
許許多多商戶在媒體的誤導下,一味奔向團購、奔向微博;就在去年,風靡一時的房地產微博營銷,終於以失敗為結果,原因就在於:購房客戶都用微博?都可以看到你的信息?你的微博可以打動他們?
任何媒體只是一種工具或者渠道的一部分,說「捨我其誰」的媒體絕對都是耍流氓。所以,不要把微博營銷之類當作營銷的全部。
可以預見,以圈地為目標的微信營銷,結果與微博營銷不會有多少差別。我們也可以得到結論:要做好 O2O 的營銷,必須跟用戶使用同樣的在線工具
- 如何營銷?與其競爭廣告版面,不如激發客戶分享你的故事
我們結合案例來闡釋如何營銷。
首先,可以將信息比喻成食物來理解內容營銷的意義。
報紙的時代是信息的計劃經濟時代,購買食品要憑票,因此「好吃不過餃子」,能果腹已經很不錯了;電視時代是信息市場經濟時代,誰拿下中國中央電視台的標王,誰就主導了信息;而網路時代,每個人面前都有一個信息構成的滿漢全席,你自己可以隨意挑選。
在有趣的、有營養的、有故事的信息裡,硬邦邦的廣告絕對不會被人挑選;因此,內容營銷強於廣告。
海底撈(《TO》編按:中國大型連鎖火鍋店)的營銷明顯就是內容營銷。海底撈在網路廣告上一個硬廣告都沒有、一個優惠活動都沒有,然而人類無法抵擋海底撈的腳步——海底撈每一家店幾乎天天爆滿。
而內容營銷存在幾個層次,入門層次是知道營銷需要講故事,是你自己策劃;高級層次是讓你的客戶講你的故事。
客戶講你的故事,在許多情況下是用超過預期的服務來實現的。雷軍(《TO》編按:小米科技執行長)曾經揭示過,口碑就是超過客戶的預期。因此,服務也是營銷環節,客戶講故事更有說服力。
我們可以通過海底撈的營銷來理解何謂超過預期的服務。一次,海底撈的員工上錯了菜,結果該員工送給客戶一份餅,上面寫著「對不起」,這就是好玩的「對不起餅」故事。又或,客戶帶著嬰兒去吃火鍋,海底撈會出人意料地拿出嬰兒床或者嬰兒服。
很多企業會去競爭央視標王,如果將這些資金投入客戶服務,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呢?與其競爭標王,不如激發客戶分享。
服務與內容營銷的結合和統一,構成了企業真正強大的營銷體系。也就是說,服務的結束並非營銷終點。
O2O 最有價值的閉環,絕不是為了平台利益而建立的,而是營銷的閉環;線上線下的結合,線下絕不是營銷的終點而是下一個起點。
如果將服務的結束當作終點,你將永遠無法提升 ROI(《TO》編按:Return On Investment,投資報酬率),無法體會到網路營銷與傳統營銷的區別。
- 有互動才能帶動轉化
有營銷就必須考慮轉化,我們來理解轉化的本質。
除了講故事,網路營銷的另一個訣竅就是互動。互動的目的是兩個:建立信任感、提高轉化率。
通過網路發生的購買行為,本質上絕不是價格低,而是客戶的信任乃至喜歡;信任比價格更重要!互動是溝通,是通過專業服務提升客戶的信任,是通過人性化的表現拉近企業與客戶的距離。在線營銷就是互動!
O2O 交易過程,用不用二維碼或者短彩信(《TO》編按:即台灣所稱「多媒體訊息」)絕非重點,從線上拉到線下反而是核心;這個環節是根本的轉化率,影響該環節的核心因素是品牌信任感和客服技巧,而對許多企業而言,該技術是不傳之祕。
- 總結企業 O2O 營銷的 10 大原則:
1. 營銷必須靠自己
2. 跟用戶使用同樣的在線工具
3. 內容營銷強於廣告
4. 服務也是營銷環節
5. 服務的結束並非營銷終點
6. 客戶講故事更有說服力
7. 激發客戶分享
8. 在線營銷就是互動
9. 信任比價格重要
10. 拉到線下是關鍵環節
O2O 概念的風靡,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寫照。我們看著許多技術型的創業公司,忙不迭地去開發基於 O2O 概念的平台,然而在平台搭建之中,處處只考慮自己如何控制渠道,控製商家的營銷過程。
但,當所謂「閉環」概念如果只站在平台一方設計,這對於平台的客戶「商家」,其實並無任何好處。平台設計必須是利他性的,商家通過網路工具進行的閉環的營銷才是 O2O 實現的核心。
文章來源:http://techorange.com/2012/12/24/o2o-10-princip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