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in.com 2012-11-16)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2012年9月19日通過電視節目從事商業置入行銷暫行規範及電視節目贊助暫行規範草案。
意思是指商業電視節目將可合法置入行銷,並接受企業冠名贊助。這個法案也在10月初公告後正式實施。
NCC指出,在置入部分,希望節目業者維持不可直接鼓勵購買特定商品、不可過度呈現商品、不可影響節目獨立完整性,以及充分揭露置入者訊息和置入方式的「三不一揭露」原則。
而新聞與兒童節目則是不可置入的兩大類節目。NCC指出,希望贊助商不要干涉節目獨立製作,並且不應在節目中置入,避免造成節目與廣告混淆,只要在節目前、後揭露贊助資訊。但為鼓勵企業贊助體育和藝文活動,贊助者可以在這兩項節目中適度地打入企業識別標誌。
而一齣戲劇或節目中,有哪些部分值得行銷人妥善規劃,讓品牌「露」的漂亮?戲劇節目一般置入形式包含:
1. 道具使用:為最常見的置入方式,也是一般所謂的商品置入。通常分為靜態置入與動態置入,靜態置入即為單純道具擺設,如雜貨店場景,故意放置所置入產品;動態置入為置入商品被使用,如主角使用置入的手機,帶入手機外觀與品牌、主角開的車,也可當為商品置入。
2. 場景呈現:在戲劇場景的選擇刻意使用置入的場景,「心動列車」使用台北捷運即是場景的置入;或男女主角約會,刻意選擇某家餐廳,而這家餐廳即約定被置入的。
3. 角色置入:角色置入為安排劇中人物置所置入機構任職,讓所置入機構名稱、場景、LOGO不斷出現。
4. 議題討論:透過劇本對話設計,演員將劇情引導於談論置入議題上。
5. 情節置入:在戲劇進行中,出現與置入單位、商品有關的情節鋪陳,讓置入單位與商品及劇情扣連。
6. LOGO置入:戲劇畫面中刻意出現置入LOGO或品牌、建築物等。但一般觀眾對於單純出現較無法接受到置入傳遞的訊息,需要再加入其他劇情內容演繹才能結合更多意義。
劇中品牌及商品演出表現範例
置入效益評估探討
置入前須先設定目的性及預計呈現的畫面,是否能表達品牌或商品的特色,再以事前及事後來檢視置入是否有達到預定的效益。
事前可以先了解過往偶像劇的收視表現(以無線台首播收視為主),對於收視表現有個高低點變化的Benchmark。

如何評估產品置入效益
.以收視成本計算:通常以計算曝光次數及時間,和投入的金額,算出收視點成本(CPRP值)(例如螺絲小姐,一共20集,每集露出2次,收視率達4.5,CPRP大概是新台幣5,638元;不含重播及海外播出)。
.以問卷調查評估:事後評估產品置入效益及觀感;或者透過事後評估調查,瞭解置入對品牌知名度,好感度等效果。但戲劇置入與廣告效果不同,故問卷題目設計要以戲劇呈現方式為主。
.以銷售/行銷目的評估:是否帶動銷售量或指名度
.會員、來客數成長率表現:以事前事後值的差異推估, 也可以詢問來客/會員是否因劇的影響而來。戲劇衍生商機大,戲紅商品更紅!
從【我可能不會愛你】衍生火紅商品:
1.方頭獅右硬精裝繪本
2.方頭獅-純銀項鍊
3.方頭獅-純銀戒指
4.高雄捷運卡
5.馬克杯
6.24*112cm長條毛巾
7.icash卡
8.原創劇本
9.愛戀航空帆布包
10.程又青專用隨行杯
11.美國棉紀念T恤(加贈愛戀誌乙本)
12.原聲帶
深入劇情內容合作,產出更多創新的傳播機會過往置入受限於法規限制,大多數與戲劇合作僅達到曝光目的性;但這種搔不到癢處的結合方式,在清楚及開放的條款下,更可以有多樣可能性的內容合作,例如:
. 結合戲劇衍生商品的銷售活動,擴大商機。
.除電視媒體外,擴大運用於影音網站增加更廣的宣傳效果。
.劇收視表現一路看好時,可以多加運用戲劇素材及男女主角,為品牌發聲。
.劇情結合手機即時互動的媒體特性,猜一猜男主角要用什麼方式打動女主角的心。
品牌將深入溝通內容,結合劇情演出後,形成微電影版本、番外篇外流版或戲劇的前傳等,成為延續話題及炒熱品牌議題的傳播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