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
人口統計資料末代來臨,心理變數才是王道(上)
2012/01/21 16:55
瀏覽527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人口統計資料末代來臨,心理變數才是王道(上)
[轉載自數位時代網]
撰文者:陳品先編譯 發表日期:2011-07-05
超過半個世紀以來,即使成效不彰,但行銷人員基本上都是運用人口統計資料來定義目標消費者,不過現在隨著改變的速度加劇,這整個系統儼然已經崩壞,由於年輕人越來越缺乏一致的特徵,因此所謂一個世代的時間也越來越短,消費者在哪一年出生,已經不足以代表他會買某樣產品的可能性。
加上社群媒體的興起,用戶可以自由選擇要參與的群組,使得一切變得那麼破碎而短暫,行銷人員雖然以增加更多人口統計資訊來應變,但是成效仍然十分有限。一個可行的方式,是採用所謂的心理變數(Psychographic),藉由檢視消費者在生命週期下的心理模式,來描繪出他們的輪廓,Amazon的"推薦產品"及"像我一樣的用戶還買了什麼"等功能,就是其中的箇中高手,可以用演算法來預測使用者對什麼感興趣。
藉由心理變數的技巧,社群檔案資料、行為資料、以及消費者生命週期資料終於可以被好好運用,以找出真正準備好要購買的客戶:
社群檔案資料
用戶在社群媒體個人檔案中所呈現的公開資料,包括感情狀態、母校、興趣、和職業等,都是可以藉由社群檔案資料管理工具來讓企業好好運用的,這些資訊也是心理變數洞見的基礎,比起傳統人口統計資料要好用得多。此外,GraphEffect之屬的公司,也運用Facebook狀態更新的分析,來衡量用戶的購買意圖,這類的定性分析可以在用戶進行品牌線上初體驗後,便將使用者導引至特定的行銷漏斗中。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