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創業,你不能不知道的觀念!6張圖,搞懂「MVP 最小可行性產品」
[轉載自數位時代]
「想創業,你不能不知道的最新創業概念!」
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可行產品)是現在很流行的一種創業概念,用最小的成本,快速驗證你的產品以及商業模式,想要創業的人,不能不知道這個有效的創業概念!
複雜的MVP概念,我用最簡單的資訊圖表方式來跟大家介紹,希望能夠讓大家更輕鬆的吸收這個最新的創業概念。
什麼是MVP 最小可行性產品?
MVP ( Minimum Viable Product ) 的概念就是用最低的成本,設計完成你的產品,並且把它用最快的速度放到市場上測試是否可行。當中有幾個觀念你們需要知道「目標市場」、「最小可行性產品」、「用戶訊息回饋」、「優化修正」。
1.「目標市場」有哪些要了解?
開發一項產品最重要的是,要確定你的目標市場在哪裡?哪些才是會付你錢的客戶?他們為什麼要買你的東西?他們怎麼購買你的產品?跟同類型的產品有什麼不一樣?開發產品之前,你必須要回答的出這些問題。
2.「最小可行性產品」是什麼?
一般創業者看到MVP都只看到「最小」兩字,卻忽略了「可行性」。最小不是最便宜,而應該是用最低的成本(可能也需要幾十甚至數百萬),快速的完成一個能夠獲得利潤、有客戶需求,可以被市場接受的產品。
3.「顧客回饋」要注意些什麼?
MVP需要快速的優化產品,需要大量的「顧客訊息回饋」,在設計MVP時,最好能夠把訊息回饋的機制,設計在整個產品中,用最快最方便的方法,取得使用者產生的第一手資訊,方便優化修正產品。
不要刻意訪問顧客說什麼,而是要觀察他做了什麼。
4.「優化修正」要注意什麼?
MVP產品需要透過顧客回饋數據,進行不停的優化。在產品進行修正時,你要讓你的顧客能夠無痛進行優化、更新、升級,不要讓你顧客使用者,需要付出優化的成本,最好能夠把自動更新優化,放到產品機制中。
MVP 最小可行性產品是一個很棒的概念。他的重點不是在便宜上,而是在「可行性」上,用最小的成本,去實踐一個有利潤有收入的產品,或者是一種可盈利的商業模式,透過用戶回饋的數據,不斷的優化修正,讓顧客更加的喜歡你的產品。
原文出處:MOCOO LEE 臉書粉絲團
文章來源: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7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