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7年6月3日,同鄉好友Einar Hanson在與史蒂勒和嘉寶共進晚餐後回家路上,汽車在托潘加峽谷附近的太平洋海岸高速公路上明顯滑出了路面。
他在送往醫院的途中死亡。距離28歲生日僅剩12天.
在Barry Paris1994年的傳記《嘉寶》中則稱,Hanson在一次聚會上碰見嘉寶和史蒂勒,Hanson喝醉後自行開車離開,導致了這場致命事故。
********************
儘管嘉寶在米高梅只工作兩年,發行了兩部電影,但她知道自己的價值超過目前合約規定的每週600美元。
葛麗泰的前兩部美國電影獲得良好評價和強勁票房。
隨著電影公司公關人員對她在尚未上映的[Flesh and the Devil]中與約翰吉伯特的熱情場面讚不絕口,
並開始談論他們銀幕外的戀情,嘉寶的粉絲郵件逐漸接近她男主角的每週五千封信。
1926年11月4日,葛麗泰離開米高梅片場。她對米高梅提供給她的新劇本並不滿意。
這部電影的名字叫[Woman loves diamonds/女人愛鑽石],但嘉寶不想再扮演另一個壞女人。
她無意繼續在銀幕上扮演蕩婦。她想回家的另一個原因是工作室給她的報酬不夠。
一天后,米高梅發出最後通牒:如果嘉寶不在48小時內回報,她將被視為違約。
嘉寶沒有回報,繼續「罷工」。
嘉寶不履行原來的合約並簽署一份新的五年合約的條件很簡單:
她想對自己扮演的角色有發言權,並獲得與她從格性演員晉升到明星相稱的薪水;
葛麗泰爭取簽訂一份起薪為每週 5000美元的新合約。但梅耶只願意出2500元,協議沒達成.
相反,片廠負責人路易斯·B·梅耶只是告訴她,她將開始改編[安娜.卡列妮娜/Anna Karenina],由Ricardo Cortez和Lionel Barrymore聯合主演,由俄國Dmitri Buchowetsky執導。
嘉寶不去上班。梅耶將她停職,威脅要把她驅逐出境,用一個相似的人來取代她,甚至威脅要小角色終止她目前的合約。
但她只是一笑置之,反駁說,如果有必要,她可以透過嫁給梅耶討厭的吉伯特來留在美國。
米高梅和嘉寶的問題連續幾週成為頭條新聞。對梅耶和泰伯格來說,這是一段艱難的時期。
有些人認為她很勇敢,而有些人則認為她是一個手握大把美元的貪婪瑞典人。
梅耶希望在[Flesh and the Devil]上映前解決嘉寶與米高梅的問題。他向史蒂勒尋求建議。
為了推動一切向前發展,史蒂勒建議,第一年拿少一點的週薪2500 美元,第二年3000 美元,此後每年增加1000美元,葛麗泰也同意了。
12月21日,工作室發表聲明稱嘉寶已經“屈服”,至少在目前,他們將根據她‘原來’的合約條款將她帶回來。
接下來米高梅發行了[肉與魔],成為嘉寶迄今最賣座的電影。
意識到他比她更需要這位獨立明星,梅耶最終同意一份新合同,將她的薪水提高到每週2,000 美元,第二年增加到4,000 美元,第三年增加到5,000 美元,第四年增加到6,000 美元。
但這還不夠。新合約要等到[安娜卡列妮娜]完成後才能生效,
所以嘉寶生病了——病得很嚴重,一個月都無法上班。
她再次獲勝,說服梅耶將合約日期回溯到1927年初。
最初導演Dimitri Buchowetzki 開始拍攝嘉寶和Ricardo Cortez主演的[愛]。
然而,製片人歐文泰伯格對早期的拍攝並不滿意,因此下令重新拍攝。
用威廉·H·丹尼爾斯取代攝影師梅里特·B·格斯塔德,Norman Kerry是嘉寶的新男主角。
但泰伯格仍然不喜歡新的鏡頭。
湊巧的是,嘉寶重返工作崗位的同時,吉伯特的最新影片也完成了。
製片人知道嘉寶和吉伯特事件是重大宣傳。他們的合作引起巨大的票房迴響.
1927年6月24日,《電影日報》宣布約翰吉伯特取代Norman Kerry,
英國Edmund Goulding取代Buchowetsky,片名[Love/愛]取代了[安娜卡列妮娜]。
並聘請嘉寶最喜歡的攝影師威廉丹尼爾斯。
在新團隊的帶領下,泰伯格決定將電影的標題改為反映明星配對的名稱。
有人建議‘Heat’,但這會導致大帳篷上寫著「John Gilbert and Greta Garbo in Heat」。
相反,他將這部影片稱為[Love/愛,取代了[安娜卡列妮娜]。
並使用了標語:“約翰吉伯特和葛麗泰嘉寶相愛……關於一部影片還有什麼可說的——去看它吧.(John Gilbert and Greta Garbo in Love....What more could be said about a picture -- see it.)”
這部愛情戲劇片[Love]根據俄國文豪托爾斯泰 (Lyof N. Tolstoi)的小說《安娜·卡列尼娜》
Lorna Moon改編,Marian Ainslee +Ruth Cummings負責標題字幕卡.
講述在沙皇俄國,安娜卡列妮娜愛上風度翩翩的軍官佛倫斯基伯爵,並拋棄丈夫和孩子成為他的情婦。
後來安娜決定犧牲自己的幸福,秘密迫使佛倫斯基回到自己的軍團,以挽救他的家庭榮譽。
其中一個結局顯示,當佛倫斯基重新加入騎兵部隊時,她偷偷溜走,走向悲慘的結局。
另一個“幸福”顯示佛倫斯基在三年後找到她參觀安娜兒子軍事學院的地方,如今她已是寡婦。
導演:艾德蒙高丁(Edmund Goulding).約翰吉伯特(未掛名)
Edmund Goulding製片.
William Daniels攝影。Hugh Wynn剪輯.
Milton Brown+Ruth Harriet Louise劇照攝影師.
Adrian+René Hubert服裝設計。Cedric Gibbons藝術指導.
Eric Rohman海報藝術家:瑞典*Glenn Cravath海報藝術家
音樂:William Axt+Ernst Luz(無聲版:戲劇配樂)+Arnold Brostoff (1994).
Arnold Brostoff指揮:1994年替代版本配樂.
主角: 約翰吉伯特(as Captain Count Alexei Vronsky)掛頭牌.
嘉寶(as Marianne)片名之上,名字大於他人.
要角:George Fawcett,Emily Fitzroy,Brandon ,
Philippe De Lacy,Edward Connelly,
Carrie Daumery,Margaret Lee.
下一則: [經典女星34]好萊塢影壇神話傳奇巨星──米高梅女皇──‘明星中的明星’──瑞典冰山美人[葛麗泰.嘉寶](17)
- [經典女星34]好萊塢影壇神話傳奇巨星──米高梅女皇──‘明星中的明星’──瑞典冰山美人[葛麗泰.嘉寶](36)
- [經典女星34]好萊塢影壇神話傳奇巨星──米高梅女皇──‘明星中的明星’──瑞典冰山美人[葛麗泰.嘉寶](35)
- 法國插畫家/水彩畫家/海報藝術家──以美好年代題材聞名的[昂西.傑博]
- 美國歌壇創作才女[蘇珊薇格]──原音/軟式搖滾──[Book & a Cover/書與封面]
- 美國創作才女[蘇珊薇格]──另類搖滾/成人另類流行──[No Cheap Thrill/沒有廉價的刺激]
- 美國創作歌手[蘇珊薇格]的轉型之作──實驗/另類搖滾──[Blood Makes Noise/鮮血製造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