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傳統水墨藝術──強調詩、書、畫為一體, 情境交融的[詩畫軸]
2018/01/17 00:13

日本傳統水墨藝術──強調詩、書、畫為一體, 情境交融的[詩畫軸]
詩畫指的是「融合詩與畫為一體」的藝術作品。
語源來自十五世紀初。十三世紀初 水墨畫從中國傳入日本。
十五世紀室町時代時,日本寺院內學養有素的畫僧特別受到貴族公卿的青睞。
當時寺廟也成為達官貴人與僧人間作畫吟詩、藝文交流之地。日本畫家也如中國水墨,在畫面上方留白,供人題詩寫詞。其後演變成融合詩、書、畫為一體, 符合圖畫意境的山水畫,稱為「詩畫軸山水」。
盛行於應永(1394-1428)及永享年間(1429-1441)
目前發現最為古老的詩畫軸山水,是推斷作於1405年,以杜甫的詩為題材所作的「柴門新月図(さいもんしんげつず)」。
而在15世紀前半所繪製代表性作品另有「渓陰小築図」、「竹斎読書図」、「水色巒光図」等。
現代日文中「詩畫」一詞,除了指「詩畫軸山水」之外,也跳脫了水墨畫的範疇,用於指稱「融合詩與畫為一體」的藝術作品。
這種作品在乍看之下似乎是以「畫」為主體,但其實由於重視詩與畫的交融,其實「符合圖畫意境的詩句」與「符合詩句意境的圖畫」是彼此相依,缺一則無法完整表達作品之意
近代最具代表性的日本現代詩畫作家是星野富弘,其作品以花卉最為著稱。

參考/引用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