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北<遼寧省6-3瀋陽>瀋陽故宮-中路
2025/05/22 07:06
瀏覽298
迴響0
推薦24
引用0
日期 : 2025.02.21
- 崇政殿
- 位於大清門之內,又稱「金鑾殿」,是瀋陽故宮的正殿,是清太宗皇太極處理政務、召見王公大臣和明朝降臣的場所,清代歷朝皇帝東巡祭祖時也在此臨朝理政。崇政殿面闊五間,綠剪邊黃琉璃瓦,單檐硬山頂,前後有出廊,圍以石護欄。殿內為徹上明造,和璽彩繪,寶座後有貼金龍扇屏風,旁為貼金蟠龍柱。崇政殿東為左翊門,殿西為右翊門,均面闊三間,中一間辟門道,左右兩間為火炕。崇政殿南為丹陛,上陳日晷、嘉量。殿南為庭院,院東為飛龍閣和東七間樓,院西為翔鳳閣和西七間樓。(本文棕色字皆取自維基)
▲鳳凰樓
有時寫文突然跑出來的想法,連自己都覺得詫異。昨天看被訪者蔡康永說,有時他在節目訪問來賓時,與來賓的互動中才驚覺我(蔡康永)是這麼想的?
我感覺也是這樣,或許每天平凡的日子中並沒有特別的想法,但在鍵盤上敲字時才知原來我是這樣想的? 原來當初沒搞清楚的事,是這樣的?
某日太極團練休息,和學長、姐聊天,我說打太極只知道大概怎麼打(以跳舞的俗話來說,叫舞序,舞和武其實是相通的),但到底哪招是<防>哪招是<打>(攻),我根本不清楚。
學長解釋後便說,這拳是<已近身的打>,他便出手,一旁的學姊迅速接招,我驚呼,你們怎麼配合的這麼好,真的好厲害。學姊眼神閃過尷尬...其實我真沒其他意思,只是,突然在閒聊中,便能出招接招,真的太厲害了。自由行也要有見招拆招的能力。
回國後上第一堂課,途中遇見同學,他打招呼說<好久不見>,我答,哪有好久? (OS: 只不過一個多月),他接<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呀,這叫套路,還是接的好? 有些尷尬。
某天,我正在思考須解決的問題,同學問我要不要幫忙? 我滑著手機沒腦的回答,這是我做選擇後的結果(所產生的問題),必須自己解決它。她隨答,這是你獨旅養成的習慣? 遇到問題都要自己想辦法解決? 心中大驚,是這樣嗎? 直接被看穿。
自由行還有一個必備的能力,要即時止損、快速翻篇的能力,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要學會接受,再多的懊惱都無濟於事,當繳學費罷了(大陸流行語叫繳智商稅)。
PS: 今天一見本文,想說這跟昨天的貼文有什麼關係? 所以再補了一些,哈哈哈...離題才是我的本能吧? 就像<瀋陽故宮>跟<狍子>又有什麼關係? (也是昨天臨時補上的)但我就是有辦法把他們給搞在一起,這算是特異功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