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2024.09.13
▲進入內庭的吧? 當時的我沒注意到
▲▼Mauritshuis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
毛里茨之家博物館(荷蘭語:Mauritshuis ) ,又譯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是位於荷蘭海牙的一座建於17世紀的荷蘭古典主義代表性住宅建築的名稱,也是該流派建築的開山之作。起初該建築是拿騷-錫根親王約翰·毛里茨(荷蘭語:Johan Maurits,1604年–1679年)托建並居住的住宅,該住宅以其姓「毛里茨」(Maurits)命名。(本文棕色字皆取自維基)
來海牙之前我還不確定會不會進來參觀,雖此次行程,我覺得一定要參觀的兩個博物館,就是荷蘭國家博物館和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但荷博館實在太大了,讓我參觀完,完全電力用盡,所以,還在考慮...
但既然沒特別找就走到美術館門口,那就進去吧~反正海牙也大概逛了,沒必要細逛到都要逛到吧~
因JU她們當時是去小人國,那個我沒興趣,所以,今天一整天只有海牙的行程,感覺時間很多,於是就毫不考慮走進去了。
▲時空膠囊,不是啦~是電梯
▲是慕名來看她的,但還有一幅我更想看的畫...
對齁~上次寫過,再提一次,那個售票的小帥哥竟然不知道台灣,讓我很傻眼,他們歷史沒有寫荷蘭殖民台灣這一段喔 ?
內有免費廁所、寄物箱,另有寄物櫃台,也不用錢。
▲買完票就往裡走,進來卻是日本展 (這某人才有興趣吧,還有日本刀),我又傻眼,隨便走一圈,便趕緊想往樓上走...,ㄟ
不是耶~
服務人員比著外面,要我往外走,想說,不能走出去啊~我啥都還沒看到,萬一走出去,他不讓我再進來怎麼辦?
原來一進門口(電梯處進來)就要往左▲走樓梯上去才是展館 ,買票處在廳內中間櫃台,所以才搞不清為啥要往外走。
▲一進門就見到這幾幅畫,又大吃一驚,因為我家也有一幅▼,也臨摹過。
▲這是我目前唯一的一幅油畫,顏料還是畫數字油畫時剩的。
▲這晚上看到會嚇一跳吧?!
▲▼近看真的會嚇死人,以前的人畫圖好有耐心,要我早就逃了
▲你看船頭...真的畫的好細膩
▲在APP可下載原圖▼,不一定得自己拍,這幅是鎮館之寶之一,但我不敢看
▲《尼古拉斯·杜爾博士的解剖學課》(荷蘭語:De anatomische les van Dr. Nicolaes Tulp)是荷蘭畫家林布蘭▼於1632年的油畫作品。
這幅畫是林布蘭26歲的成名之作,受阿姆斯特丹外科醫生行會委託,為醫生行會的成員畫一張團體肖像,畫的重心是屍體,主講人是著名的尼古拉斯·杜爾醫生,占主要位置,其他人有層次的穿插排列,互不遮擋,使人能清楚的看到他們各自不同的表情。
▲在奇美博物館第一次和他見面時,真的很感動,這是第二次,還好,哈哈哈
▲畫掛得很高,很難拍
保盧斯·波特(Paulus Potter,1625年11月20日—1654年1月17日)是荷蘭著名的專注於動物和風景畫的畫家,並常採用低視角。
▲中間下圖的局部▼(畫中畫)
▲上樑不正下樑歪
約翰尼斯·維梅爾(荷蘭語:Johannes Vermee r),又稱楊·維梅爾(Jan Vermeer)、約翰·維梅爾(Johan Vermeer),1632年10月31日—1675年12月15日),是一位17世紀的荷蘭黃金時代畫家。他畢生工作生活於荷蘭的台夫特(Delft),有時也被稱為台夫特的維梅爾(Vermeer van Delft)。自十九世紀得到重新發現後,維梅爾與林布蘭經常一同被稱為荷蘭黃金時代最偉大的畫家,他們的作品中都有透明的用色、嚴謹的構圖、以及對光影的巧妙運用。維梅爾善於精細地描繪一個限定的空間,優美地表現出物體本身的光影效果及人物的真實感與質感。
▲我最想看的其實是這幅 (鎮館之寶二)
這是現存唯一一張威梅爾的都市景觀圖。一直以來,荷蘭的風景畫家都很受歡迎,地圖製作者也常繪製城鄉的精密側面圖,威梅爾從這兩項傳統出發,並以自己獨特的表現方式,予以發揚光大。
威梅爾對於此畫的構圖採用了大膽的手法,將畫面中心的建築物安排在陰影當中。厚重的烏雲,使得畫面前景的建築物籠罩在晦暗光線裡,但在陰影之外,陽光映照在新教會的高塔及其周邊,因此,觀賞者的視線隨即被吸引到作品的核心部分。
此外,威梅爾也利用前景水面的反射,產生了同樣的效果:水面上模糊的建築倒影,畫得比實際還大;例如聖母院門的倒影,就不可能大到覆蓋了前景的運河。像這樣不按牌理出牌的構圖,反而使畫面全體保持了一種調和性。如果不是這種構圖,畫面前景的人物可能就會和畫面顯得格格不入。(取自網路)
▲▼拍局部 (它真的沒在怕你細看的啦~實在有夠厲害)
▲鎮館之寶三 揚·維梅爾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The Girl With The Pearl Earring (ca. 1665)
▲保盧斯·波特《公牛》The bull (ca. 1647),展示修復畫作過程▼。
以上先交差。
PS: 可自備耳機+手機下載APP,有中文解說。也可租借導覽機,但我不知有沒有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