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讀銀正雄先生部落格"「黎智英風暴」照出文化人的墮落"一文,提到行政院院長吳敦義下令NCC對「動新聞」立刻採取包括封鎖網址在內的一連串封網措施,並且呼籲全台民眾要針對所有色情暴力資訊向主管單位舉發,我只能搖頭。 台灣這些團體和部落格,想要保護兒童遠離色情暴力的思考是正確的,但是方法不對,治標不治本的做法只是事倍功半。
在美國擁有自己房舍的人,可能都曾經為家門口那塊草地傷過腦筋。 別人家的草皮看起來就像大聯盟棒球場那樣簡直完美無缺,可是自己家的草皮長了青苔和蒲公英。 過去的思考是用除草劑殺這些雜草,但除草劑可能影響在草地上玩耍的寵物和小孩,而且效果不彰,好像幾天就要做一次。 現在的園藝想法則不同,目前的思考是草地會長青苔和雜草是因為你創造了一個適合它們而不適合青草的環境,所以解決之道不是用除草劑,而是改變土壤酸鹼度及營養,讓青草取得和雜草競爭的能力。 這些雜草自然長不起來,也不必用有危險的農藥。
我也同意另一位網友的看法。 蘋果日報在台灣大為流行,和雜草一樣,問題是台灣有一個適合該報的環境。 民眾不關心國際事務,看報紙喜歡看模擬圖片而不讀文字,其他電子平面媒體記者以該報或關係雜誌報導來追蹤新聞,這一切全是台灣民眾和媒體自甘墮落的惡性循環,造就了適合狗仔的環境。 在色情方面,從最早的牛肉場,到後來喪事喜事的電子琴花車,直到今天台灣中南部隨處可見的檳榔西施,台灣兒童在這種環境裡長大,耳濡目染。 不把這些問題解決而以為禁止壹傳媒的「動新聞」就保護了台灣兒童,說穿了和那些把頭埋在沙裏的鴕鳥沒有差別。
吳院長指示NCC對「動新聞」立刻採取包括封鎖網址在內的一連串封網措施,則是最可笑的事。 這種做法理論上可行,但是對一個決心看網路色情影片,懂得使用proxy伺服器的國中生,一點用處也沒有。 再者,網路搜尋引擎如Google或微軟的Bing都有影片搜尋功能,很簡單的參數設定就可以用來尋找男女做愛影片,比「動新聞」精彩更多倍。 如果台灣要為了這個原因而封鎖搜尋引擎的網址,只怕是因噎忘食。
當年李敖先生在台灣戒嚴時代,出版了很多政論禁書,但是為了躲避警備總部審查,封面放上裸體美女冒充色情小說。 如果李先生仍然豪情壯志不減,對今天台灣為了色情暴力而想限制言論自由的思考,必有一番妙答。
附件 :
1. 銀正雄先生部落格文章"「黎智英風暴」照出文化人的墮落"。 http://blog.udn.com/ganghu999/3532573
2. 維基百科上有關檳榔西施(Betelnut Beauty)的描述。 這個英文網頁寫給英語世界的人閱讀,讓全世界都知道台灣少女銷售檳榔的促銷方法。 http://en.wikipedia.org/wiki/Betel_nut_beauty
3. Google的影片搜尋引擎。 關掉Moderate SafeSearch之後便可搜尋各種色情影片。 http://video.google.com/?hl=en&tab=wv
4. 微軟公司的Bing影片搜尋引擎。 關掉Preferences中的SafeSearch之後便可搜尋各種色情影片。 http://www.bing.com/videos/browse?FORM=Z9LH4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