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十位藝術家的名言佳句&代表性畫作
2023/04/11 23:51
瀏覽8,836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以下十位藝術家是學生認為最喜歡的藝術家,學生將於此份報告中簡介藝術家生平及感想:

 

 

1. 李奧納多·達文西

 

義大利文:Leonardo da Vinci,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又譯達芬奇,全名李奧納多·迪·瑟皮耶羅·達文西(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是一位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多項領域博學者,其同時是建築師解剖學者藝術家工程師數學家發明家,他無窮的好奇與創意使得他成為文藝復興時期典型的藝術家,而且也是歷史上最著名的畫家之一。他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並稱「文藝復興三傑」。目前已知最早有日期紀錄的達文西作品是1473年8月5日以阿莫谷(Arno valley)的筆及墨水繪成的畫作。

 

 

名言佳句

 

達文西:「既然你無法做你想做的所有事,那就想你能做的事吧。」

 

感想:人類的慾望是無窮大的,總是這也要那也要,認為很多東西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而人的一生中有很多事都是我們很想做,也認為非做不可的,然而事實往往事與願違,想做卻不能做的事比比皆是;達文西這句話,就是希望我們當我們無法做我們想做的事時,那就盡力完成我們能做的事,也至少能完成一件我們能夠貢獻且認為是對的事。

 

代表性作品

1.《最後的晚餐》,作於1498年,現藏於義大利米蘭葛拉吉埃修道院(Santa Maria delle Grazie)

2.《岩間聖母》,作於1483年—1486年,現藏於法國巴黎羅浮宮

 

3.《蒙娜麗莎》,作於1503年—1505年/1507年,現藏於法國巴黎羅浮宮

2. 畢卡索:

巴勃羅·畢卡索(西班牙語Pablo Ruiz Picasso,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或稱畢加索,全名(Pablo Diego José Francisco de Paula Juan Nepomuceno María de los Remedios Cipriano de la Santísima Trinidad Ruiz y Picasso),西班牙畫家雕塑家法國共產黨黨員。和喬治·布拉克同為立體主義的創始者。畢卡索是20世紀現代藝術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遺世的作品達二萬多件,包括油畫素描雕塑拼貼陶瓷等作品。畢卡索的作品通常被分為數個時期。時期的名稱尚有爭議,大致是「藍色時期」(1901年-1904年)、「玫瑰時期」(1905年-1907年,又名「粉紅色時期」)、「立體派時期」(1908年-1919年)。畢卡索是少數能在生前「名利雙收」的畫家之一。

 

名言佳句

 

畢卡索的名言:「藝術是個謊言,但卻是一個說真話的謊言。」

 

感想:有些時候藝術是讓人摸不清,看不懂的一門學問,往往只有藝術家本人了解自己所表現事物的真正意涵;誇張的畫法,常是藝術家表現、凸顯自己作品特色的方法之一,往往讓人覺得不可能發生、不合理、是個天大的謊言,然而這些作品卻能正確、實在的呈現出社會的各種現象或人們的想法,這時藝術就成為畢卡所言中的「說真話的謊言」這句話讓我了解到,事實的真相不能只看外表的呈現,而要真正用心體會,才能了解背後真正的意義。



代表性作品

 

畢卡索名作《格爾尼卡》,1937年,收藏於馬德里索菲亞王后藝術中心

3. 米開朗基羅:

 

義大利語:Michelangelo,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全名 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又譯「米開蘭基羅」、「米高安哲羅」、「米開朗基羅」,1475年生於佛羅倫斯加柏里斯鎮,雕塑家、建築師、畫家和詩人。他與李奧納多·達文西拉斐爾並稱「文藝復興三傑」,以人物「健美」著稱,即使女性的身體也描畫的肌肉健壯。他的雕刻作品「大衛像」舉世聞名,美第奇墓前的「晝」、「夜」、「晨」、「昏」四座雕像構思新奇,此外著名的雕塑作品還有「摩西像」、「大奴隸」等。他最著名的繪畫作品是梵蒂岡西斯廷禮拜堂的《創世紀》天頂畫和壁畫《最後的審判》。他還設計和初步建造了羅馬聖伯多祿大殿,設計建造了教宗尤利烏斯二世的陵墓。米開朗基羅脾氣暴躁,不合群,和達·文西與拉斐爾都合不來,經常和他的恩主頂撞,但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1564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名言佳句

 

米開朗基羅:「繪畫時,不是用手,而是用腦」

 

感想:有些人常自稱自己為藝術家,對於自己作品總是充滿得意、自傲的心態,對於繪畫總是只用毫無感情的「手」和冰冷的「顏料」來畫作,這種沒有注入藝術家感情和想法的作品不能堪稱為藝術;真正的藝術家,是用充滿感情、想法的「腦」來進行創作。這句話讓我了解到,不論是在繪畫還是現實生活中,做一件事情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惟有用對方法才能算真正完成一件事。

 

 

代表性作品

 

1.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1501年1504年,展示於義大利佛羅倫斯學院藝廊

 

2. 創世紀創造亞當(Creation of Adam),1508年1512年,收藏於梵諦岡西絲汀教堂

4. 塞尚:

 

塞尚由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介紹加入印象派,並參加了第一屆印象派畫展。有人依他的風格也歸於後印象派。塞尚認為「線是不存在的,明暗也不存在,只存在色彩之間的對比。物象的體積是從色調準確的相互關係中表現出來」。他的作品大都是他自己藝術思想的體現,表現出結實的幾何體感,忽略物體的質感及造型的準確性,強調厚重、沉穩的體積感,物體之間的整體關係。有時候甚至為了尋求各種關係的和諧而放棄個體的獨立和真實性。塞尚認為:「畫畫並不意味著盲目地去複製現實,它意味著尋求各種關係的和諧。」從塞尚開始,西方畫家從追求真實地描畫自然,開始轉向表現自我,並開始出現形形色色的形式主義流派,形成現代繪畫的潮流。塞尚這種追求形式美感的藝術方法,為後來出現的現代油畫流派提供了引導,所以,其晚年為許多熱衷於現代藝術的畫家們所推崇,並尊稱他為「現代藝術之父」。

 

名言佳句

 

塞尚:「畫畫並不意味著盲目地去複製現實,它意味著尋求各種關係的和諧。」

 

感想:有些人畫一幅畫,總是認認為畫的「像」就好;但是真正會畫畫的人,會觀察主體和四周之間的關係,找到適合的平衡點才能下筆,畫出賞心悅目得畫作。當我們在處理一件事情時,也應該考慮當下最適合的方法,而不是一昧的看別人怎麼做,就學者別人的方法盲目的做。

 

代表性作品

 

1.聖維克多山》(Mont Sainte-Victoire),1882年-1885年,收藏於大都會美術館〈左下〉

2.《玩紙牌的人》(Les Joueurs de cartes),1890年-1892年,收藏於奧塞美術館〈右下〉

5. 皮耶-奧古斯特·雷諾瓦:

 

雷諾瓦出生於法國上維埃納省利摩日,一個工人階級的家庭之中。在童年時期,雷諾瓦在一家瓷器工廠工作,而他的繪畫才能使他得到了繪製瓷器的差事[1]。而在他進入美術學校之前,還受外國傳教士的委託,繪畫室內的裝飾物和裝飾扇子的經歷[2]。在這個時期,他還去參觀羅浮宮學習法國有名畫家的各種技法。雷諾瓦以畫人物出名,這之中又以畫甜美,悠閒的氣氛還有豐滿,明亮的臉和手最為經典。印象派中雷諾瓦的特色在於描繪迷人的感覺,從他的畫作中你很少感覺到苦痛或是宗教情懷,但常常能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如母親或是長姐般的笑容。雷諾瓦認為繪畫並非科學性 的分析光線,也並非巧心的安排布局,繪畫是要帶給觀者愉悅,讓繪畫掛置的環境充滿了畫家想要的感覺。



名言佳句

 

雷諾瓦名言:「痛苦會過去,美麗會留下來。」

 

感想:這句話應該是最耳熟能詳的名言,學生認為這句相當正面;當我們遇到困難或有所痛苦時,應該往正面的方向想,這樣我們或許在情感上就能獲得一些正面的能量,做人處事上也會比較順利。

 

代表性作品

 

1. 《煎餅磨坊的舞會》, 1876

2. 《鋼琴前的少女》, 1892

6. 馬諦斯:

 

出生在法國北部省的康布雷附近,1887年巴黎學習法律,畢業後回家鄉作為一名地方法院行政官。他在得闌尾炎生病期間,第一次開始作畫,並發現了其中的樂趣「如同在天堂里」。1891年,他回到巴黎,在朱里安學院學習繪畫,成為布格羅莫羅的學生。由於受到後印象派的畫家塞尚高更梵谷希涅克等人的影響,同時吸收日本藝術形式,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將顏色的作用發揮到極至,從1899年1905年他的作品多採用了希涅克的點彩畫派技巧。他是年輕的畢卡索的朋友,同時又是對手,他認為自己的畫作是來自自然,而畢卡索的是來自自己的想像。兩個人都以女人和靜物作為主要描繪對象,馬蒂斯更傾向將描繪的對象放到真實的場景中。從1917年直到1954年去世,馬蒂斯居住在蘭色海岸尼斯的郊區,他的作品也變得放鬆和平和,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西方藝術界普遍的趨勢,例如畢卡索的新古典主義和德朗回歸傳統也是一樣

 

 

名言佳句

 

馬諦斯:「當我對繪畫疲倦了,便做雕塑。這是為了改變一下方式。不過我做雕塑是一個畫家的手法。」

 

 

感想:每個人對於事情的處理方法都會有所不同,當我們對一件式產生厭倦的時候,只要我們換個心境、換個方法,用新的心情去完成,將會得到一想不到的結果。

 

 

代表性作品             馬諦斯自畫像(1906)

7. 尚-法蘭索瓦·米勒:

 

 

(Jean-François Millet,1814年10月4日-1875年1月20日)法國巴比松派畫家。以鄉村風俗畫中感人的人性在法國畫壇聞名。他以寫實徹底描繪農村生活而聞名,是法國最偉大的田園畫家。羅曼·羅蘭在所著的《米勒傳》指出:「米勒,這位將全部精神灌注於永恆的意義勝過剎那的古典大師,從來就沒有一位畫家像他這般,將萬物所歸的大地給予如此雄壯又偉大的感覺與表現

 

 

名言佳句

 

『為精神自由、為永恆而畫』

 

 

感想:米勒的這句話,充分的表達出他對於自由和繪畫的追求和想法,在以前有階級制度的西方,人們的自由、精神是被壓抑限制的,但米勒對於繪畫的執著,有他的一套想法,即使被壓抑,他仍要為自由、為永恆而畫,因為他認為唯有繪畫才能達到自由、永恆的境界。

 

代表性作品   

 

1. 《拾穗》,1857年,收藏於奧塞美術館

2. 《晚禱》,1857年~1859年,收藏於奧塞美術館


資料來源:十位藝術家的名言佳句.doc - Google Docs


全站分類:不分類 不分類
自訂分類:藝術人生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