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能量正骨復位手法一3
2023/05/04 09:22
瀏覽809
迴響0
推薦24
引用0
  研習進修第三天,S醫師老師示範重頭戲的骨病傷科關節病變辨證施治的補瀉手法,一再強調靜坐如同氣功般有能量波先調氣血,隔空傳輸有相同的氣機傳導力量,搭配深吸吐呼時,同時喬轉扭結氣息轉換時鬆開正骨手法,先以手足三陰補洩陰陽,再輔以手足三陽補洩陰陽。

  舉凡骨傷科有富貴包、五十肩、扳機指、手足筋縮、髖股關節、薦骨八髎穴跌傷、膝關節卡節/腫脹、指/趾痛風腫脹、足底筋膜炎、足跟痛等等,正骨手法要熟悉痛症病理解剖學,先把脈切脈問診,號脈辨證正確指出源頭的異常,導致經絡中段或末段的病變、或不良習慣的姿勢所致,在虛則補其母實則洩其子間施治進行補瀉後,再喬正關節與喬柔正骨輕盈扭結,痛感指數僅 0.1 %。再號脈,習慣性的姿勢不當或意外傷骨,與病變的關節都屬炎症和僵硬症狀,以輕柔細軟的正骨手法和配合吐呼深吸大小關節都能利索。 

  呼吸法以地氣引上深深吸氣,通過橫膈膜(雙手)往外打開氣脈擴胸,收合時呼氣把病氣炎症送掉排出,如此反覆加補瀉手法,上下相通互濟能事半功倍。 

  S醫師老師是佛教徒,盤腿打坐有二十年之久,年輕時兩腿收合沒問題,趨近中老年階段,有潛藏的勉強不利關節收合,加上打坐姿勢不良,身體前傾或後仰、脊椎微彎曲、椎盤突出、雙腳交叉時重心集中在髖關節肢點上,是因為肌肉發炎壓迫坐骨神經所造成,影響動脈靜脈血液流動窒息,而神經受壓迫腳麻與關節不適,後來改採坐椅方式靜坐。因為年長者全身津液漸漸萎凋,肌肉不再彈性有力缺乏津液支撐,關節功能退化,所以用自然方式對待自己肉身的工具,同時勸導病人不要盤腿,改坐椅方式也行得通。 

  津液減少如何補救?加強水谷食物營養補給和運動來鍛鍊,藉著水谷運化消化功能來帶動二便正常排洩,自然會增生津液來圓潤支撐臟腑肌肉組織機能的有效運作。

  總結一句話,您的心性與積極的態度,生命的品質決定在治療期提高的痊癒力。覺知強的人,恢復力有如蜻蜓點水快速回復正常,請好好珍愛自己喔。 

  附帶一題,良醫辨證有效施治調理補瀉手法的精準品質,通常上午時段的門診僅一位或二位而已,不能倉促就章草率了事,那不是大醫精誠應有的問診態度。有一日本女針灸醫師來臺學習針灸,返回日本開業,門診上午下午共一或二人而已,醫道有口皆碑。

文/Mindfreedom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心情日記
自訂分類:隱士見聞拾得
上一則: 忍與能
下一則: 號脈學問深深深一2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