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聯合報社論/除了二○二八,鄭麗文的兩岸與國際使命
2025/10/28 08:57
瀏覽253
迴響0
推薦12
引用0
2025-10-23 00:27 
鄭麗文在國民黨主席選舉當天,穿國旗裝前往投票。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鄭麗文當選國民黨主席,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發出賀電。藉著賀電與覆電,國共兩黨再度確認共同政治基礎,九二共識仍然是兩岸通關密語和定海神針。鄭麗文表明不怕被貼標籤,若能推動兩岸和平,「當然要見習近平」。賴總統則在三天內兩度針對性地強調,接受九二共識和一中原則就得到和平,「是不可能的事」。風雨欲來,兩岸議題又將成為藍綠的激烈戰場。

國民黨選出新主席,民進黨沒有一聲道賀,只送一頂紅帽。鄭麗文喊話,不要再內耗、不要再在內部找敵人、不要再打仇中反共反中牌,兩岸不要再有戰火。民進黨卻以「兩個期盼」暗批,國民黨喪失主權立場、意識形態杯葛,更以「一個提醒」誇大中共介入滲透國民黨選舉,並以「在地協力者」抹紅國民黨。鄭麗文還沒上任,民進黨已全力開殺。

中共介選議題,是國民黨內亂送刀給民進黨砍的。國民黨沒有遞刀,民進黨也會砍;但國民黨送刀上門,民進黨砍得更順手。賴清德重提「國安十法」立法,二○二六和二○二八選舉必然還會大炒;國安單位也被呼叫介入政黨調查,未來政治偵防更不客氣。面對抹紅貼標籤,鄭麗文豪氣直言「怕就不要出來混」;但中央及地方選舉都不是主席一人的戰爭,鄭麗文必須解開這頂紅帽。要見習近平,但不能急。鄭麗文說,有更大民意做後盾,到對岸更有代表性;當國民黨路線成為台灣主流民意,紅帽自然退散。

隨著台灣主體意識提升與國民認同變化,國民黨的兩岸論述在若干敏感議題採模糊化處理。但當民進黨也開始向中華民國靠攏,甚至公開搶奪國民黨的神主牌。儘管其目的是在掏空中華民國,但對一般民眾而言,恐怕不易區別民進黨「兩國論」式的中華民國,和國民黨捍衛的中華民國有何不同。如此,恐削弱國民黨的既有優勢,並增加其論述難度。

中華民國憲法本是一中憲法,民進黨卻把「中國」切割送給中共;「九二共識」一詞本是國民黨的蘇起概括提出,國民黨堅持九二共識並創造了多年的兩岸和平繁榮,卻被民進黨說成是接受中共主張,還惡意地把九二共識和一國兩制畫上等號。九二共識和一個中國已被民進黨扭曲和汙名化,鄭麗文要扭轉頹勢,就必須與時俱進充實九二共識內涵,讓更多人再度接受兩岸定海神針。

鄭麗文說,要讓台灣人自豪地說出「我是中國人」;習近平賀電首度期許「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和底氣」,既是對鄭麗文用力按讚,更是兩岸心靈契合的根基。鄭麗文要恢復台灣民眾的中國人認同,這場涉及文化、教育、歷史與意識形態的戰爭,馬英九執政未能奪回陣地,鄭麗文的任務更為艱鉅。

外媒常視國民黨為「親中政黨」,而國民黨失去政權後對外經營力不從心,在美中戰略競爭日趨激烈下,也使得藍營立場備受質疑。美國在經濟上掏空台灣,在安全上不給保證;中共在軍事上威脅台灣,在國際上封殺台灣,我國面臨地緣競爭的夾擠,處境更加困難。鄭麗文承諾不讓台灣成為麻煩製造者、不讓台灣淪為地緣政治犧牲品,但國民黨如何提出有別於民進黨「跪美仇中」的有效政策路線,將是鄭麗文的重大挑戰。

賴清德談兩岸則互不隸屬,談台灣則地位未定,拒絕九二共識和一中原則,只想備戰達到避戰。這顯示兩岸不可能平靜,台海仍然是世界最危險的地方。鄭麗文不僅要負起二○二六、二○二八重任,也不能忘記兩岸使命與國際承諾。

有誰推薦more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