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2021/12/02 台北市>萬華區>艋舺龍山寺>佛/道/儒三教仙佛聚於一堂、規模雕工細緻的寺廟建築傑作、特色街道青草巷
2021/12/23 20:03
瀏覽1,918
迴響0
推薦2
引用0
凱文對寺廟及其建築有濃厚的興趣,今天要造訪位於<台北市˙萬華區>的「艋舺龍山寺」,順遊旁邊的「特色街道青草巷」。「艋舺」是萬華的舊地名。

從捷運<板南線-龍山寺站>下車走出來,就是「龍山寺地下街」

地下街燈火通明,不過今天是平日,人潮並不多。地下二樓是「龍山文創基地」,有機會再另外找時間去走走逛逛。

今天的目的地是「龍山寺」,晚一點也會去「剝皮寮」。

從地下街出來就是廣州街,馬路對面其實就是「龍山寺」。

來到「龍山寺」的大門口。「龍山寺」坐北朝南,是台北名聞遐邇的國際旅遊勝地,目前為國家二級古蹟。此入寺的第一道門,為四柱三間的牌樓,中央的一對柱聯,據說是孫科所題。此門的屋簷下,密佈著網目斗栱,樑上還有許多的金色木雕,造型大氣,非常有藝術感。

「龍山寺」每天開放時間為06:00~22:00,時間很長,遊客要來參觀,幾乎都可以如願。清道光、咸豐年間,是艋舺繁榮的全盛時期,水上商船來往,陸地人煙稠密,遂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稱,艋舺市街為台北市的最早聚落,而200年前這裡是緊挨著淡水河的。

「龍山寺」主祀觀世音菩薩,配祀天上聖母、文昌帝君、關聖帝君等諸神佛,聚佛、道、儒三教仙佛神聖於一堂。開寺近三百年,初創於1738年,期間經多次整修。1945年二戰末期,遭盟軍猛烈轟炸,正殿全毀,然觀世音菩薩安然無恙,寶相莊嚴,端坐蓮台,一時傳為神蹟。1953年重建,始有今日巍峨壯觀。

「龍山寺」採三進式建築,從前殿、正殿(中殿)到後殿,每個門、牆、柱、屋頂都有雕工精細的石柱、木柱或銅柱,非常壯麗。「龍山寺」號稱有『三多』:神明多、雕刻多和匾額對聯多。寺內的柱子和壁堵上,書寫著琳瑯滿目的對聯和詩文,據說共有對聯90首和詩文32首,從這些歷年來修建而鑲上的對聯和詩文,可以瞭解各時代的文士之風盛況,見證「龍山寺」的修建歷史。

「龍山寺」有入選『台灣宗教百景』,是台灣第一座出現轎頂式鐘鼓樓與銅鑄龍柱的廟宇。

進到園區內,這是「前殿」,又名「三川殿」,門柱上有好幾副對聯,牆壁及門柱上也有相當多的雕刻,值得細細品味。紅色門前兩旁有兩座「抱鼓石」,右石名為「雙龍搶珠」、左石名為「蒼龍教子」,頗具教育意義,其下方則雕有文官手持「旗、球、戟、磬」,意旨「祈求吉慶」;石鼓後方則分別刻有「馬上見喜」與「封侯受祿」,意味著進了廟門,便可滿載而歸。

這是「龍山寺」的建築結構及各廳的相對位置。

寺前廣場旁,可以看到一池瀑布,名為「淨心瀑布」,相傳過去曾有堪輿家來此相驗地形時,認為此處是「美人穴」,於是在此開鑿水池做為「美人照鏡」之用,藉以保護艋舺風水。廣場上所看到地上的石磚,則是由泉州的花崗岩所鋪成,石材是當初漢人陸續移民渡海來台時,壓穩船艙用的壓艙石。

「淨心瀑布」,名稱取自佛教的「人本無相,相由心生」,寄託「瀧水奔騰,飛泉澈清,朝登佛門,先淨其心,心靈淨化,悟道慧根,具足相好,莊嚴其身」的寓意。

依慣例,不從大門出入,而由龍門進、虎口出,即「登龍門、出虎口」的含意。

「龍山寺」目前已經響應環保,不再燒香、燒金紙了,誠心最重要,只要有誠心,即使徒手膜拜,神明一定也可以感受得到,櫃台這裡目前僅販售祭拜用的糖果餅乾。

來到「主殿堂(中殿)」前,屋頂的雕飾,金碧輝煌。在中殿的四周,可以看到總共22根石柱環繞著迴廊,突顯主殿堂的恢弘格局。中殿並沒有門扇,信眾祭拜時,可直接立於堂前的平台上,殿內中央有一座螺旋形的『藻井』,非常華麗,有機會到龍山寺的朋友,可以找找看。「中殿」主祀「觀世音菩薩」,是1738年由「泉州晉江安海龍山寺」分靈來台的。

回望「前殿(三川殿)」,可以看到拱型屋脊上,有一對「雙龍護珠」的雕刻,建築物下也有數支銅鑄龍柱。

龍山寺與其他大部分的寺廟一樣,也有安太歲、點燈等服務。

來到「中殿」的左側面(龍邊),掛著數盞相當精美的『艋舺龍山寺』彩繪大燈籠。

自古華人當人生遇重大事件猶豫不決時,常喜歡請神明協助指點迷津,龍山寺也提供解籤的服務。

往前看到【龍虎堵】的簡介。台灣地區的廟宇,多將青龍、白虎繪刻於山門的左右牆堵上,龍山寺在後殿東西兩側門牆上,刻上以交趾陶做成的精美龍虎壁雕塑,年代久遠,造形古樸,風格獨具。

左側(龍邊)看到的是【龍堵】,龍首碩大威嚴,宛如翻騰於雲霧之間。

往前走,是【華佗仙師殿】,門前牆壁上,還有精緻的彩繪。

華佗,東漢人,精研各種古代的醫學典籍,乃中國古代四大名醫之一。擅長外科手術,其「麻沸散」的製造使用,開創世界醫學史上全身麻醉的先例,《三國演義》中有記載華佗為關雲長刮骨療毒之事蹟,卻也因醫術高強,曾因計畫剖開曹操的頭顱治療其長年頭風疾病,引來曹操猜忌,而入獄身受嚴刑而死。由於華佗醫術高強,世人對妙手回春之名醫常尊稱為「華佗再世」。

往前這廳奉祀的是「文昌帝君」,持續有信眾上前祭拜,年輕的應該是祈求考試順利,年長的應該是來幫兒女代求保佑。

【文昌帝君殿】除了奉祀「文昌帝君」外,還奉祀了「大魁星君」「紫陽夫子」。「文昌帝君」掌文昌府事及人間祿籍,能讓士子名利福祿齊備。「大魁星君」又稱「魁星爺」,讀書人侍奉其為守護神,因魁星爺可庇護參加考試的士子金榜題名、飛黃騰達。「紫陽夫子」即宋代儒家朱熹,為孔、孟以來集儒學大成之一代宗師,科舉考試以四書五經為內容,即是經他整理制定。

接著來到了「後殿(聖母殿)」,後殿主祀「天上聖母」,並供奉道、儒教諸神明,以左文右武、男左女右的序列擺設,分別為:福德正神、城隍爺、水仙尊王、天上聖母、註生娘娘。

「福德正神」通稱「土地公」,是管理土地的神,祭祀土地神可祈福、求財、保平安、保農業收成。「城隍爺」是城池守護神,掌管喜惡賞,屬於冥界的地方宮。「註生娘娘」乃掌管生男育女的神明,操縱著生命的開始、成長或凋零。

「水仙尊王」是海神,亦是海王,以「大禹」為祭祀的主神,配祀四位歷史上皆與水有關的名人:屈原、李白、伍子胥、王勃。大禹以治水聞名自無問題;屈原為明志投汨羅江而死的故事眾人皆知,亦可列入;李白或許是因為醉酒時「水中撈月」而溺死,為表彰其文采對後人之影響重大而列入的吧?伍子胥大概是因為輔佐吳王夫差,夫差卻誤信讒言,贈劍賜死伍子胥並投棄於錢塘江而列入(每年錢塘大潮肯定與伍子胥之死無關);王勃從小就能寫詩作賦,是「初唐四傑」之一,28歲時渡舟探視父親,返航時不幸溺水而死,也許是因為王勃的才學出眾而列入(應與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不朽詞句無關吧?)

「天上聖母」,一般通稱「媽祖」或「媽祖婆」,亦尊稱為「天后」。自幼能知人禍福,驅邪救危,28歲羽化成仙後,佑護海上迷航或危難之船隻,顯聖事蹟不勝枚舉。其左右護神「千里眼」「順風耳」,專門替「媽祖」「眼觀千里災難」、「耳聽四方哀告」之服務。

「聖母殿」旁邊是「關帝廟」,主祀「關聖帝君」,配祀「三官大帝」及「地藏王菩薩」。

「三官大帝」俗稱「三界公」,即天官、地官、水官,掌管天地水界之事務。
「關聖帝君」關羽字雲長,一生忠義勇武,仁、義、禮、智、信皆具,被尊稱為「武聖」,另關公精於理財,擅長記帳,中國式簿記及算盤皆為其發明。
「地藏王菩薩」又稱「幽冥教主」,總管十殿閻羅。據佛經記載,地藏王為了救度六道輪迴中受苦的眾生,曾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來到虎邊側面,又看到了【龍虎堵】的簡介。

這裡看到的,也是由交趾陶做成的【虎堵】,猛虎瞪睛,狀似猛衝下山,生氣盎然。

旁邊這廳是「月老神君」,來祭拜的年輕信眾不少,門前牆壁上也有精緻的彩繪。

「月老神君」又稱「月下老人」或「月老公」,是婚姻之神,掌管婚姻締結之事。民間習俗在訂婚時,由男方尊長為準新娘戴戒指,戒指以紅線繫結,取意「千里姻緣一線牽」,象徵婚姻關係的開始,相傳這條紅線就是月下老人配婚姻時使用的工具,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來到中殿的右側(虎邊),又看到掛著數盞色彩鮮艷的『艋舺龍山寺』彩繪大燈籠。中殿的廊道頂端,一整排的斗拱及梁柱也都雕刻得相當精美。

回到中殿的正面。殿堂上有許多的御賜匾額,其中,中間前面的【澤厚民豐】匾額,是前總統李登輝所賜贈。其後有另一【慈暉遠蔭】匾額,據傳《清光緒十年(1884年)》法國入侵基隆,情況危急,時任欽差大臣的劉銘傳擔心台北會失守,準備南遷軍隊。艋舺地區的父老仕紳得知後,於龍山寺集會,上呈蓋有龍山寺關防的陳情書,進謁劉銘傳,一方面把艋舺地區通往南部的所有隘門關閉,另一方面積極組織民兵協助禦敵,台北城終得以保全,事後《光緒皇帝》乃賜予龍山寺「慈暉遠蔭」匾額。

凱文來龍山寺這天,巧遇有一團體於此拍攝影片,主題不明,不過,供桌上擺滿了金飾項鍊,蔚為奇觀。

今天也巧遇小朋友來校外教學,小朋友各個認真地聆聽解說、做筆記,也認真地觀察認識寺廟內的建築、雕刻和彩繪,對小朋友來說,是一場不錯的校外教學,應該比教室內學到的還多。

出口處這裡有服務台,也有販售各種紀念品。

對燈籠有興趣、喜歡的,一盞才200元喔!

回到前殿(三川殿),龍山寺的建築確實值得來訪,好好觀察一番。準備離開龍山寺了。

凱文順便來到就在龍山寺旁邊的「特色街道青草巷」。這裡因為有許多販賣青草、中藥的集中地而聞名,最早的草藥店可追溯至超過100年前。

現在「青草巷」所在的西昌街224巷,是自《清代》以來即有的古老市街,巷內除保有舊時街道寛度外,店家也維持傳統店舖風貌與經營型態。

漢醫中的藥草文化是祖傳珍寶,西醫引進台灣之前,住民依賴漢醫保命強身,青草普遍用來治病。台灣開發之初,醫生很少,疾病又多,病患經常到龍山寺或大龍峒保安宮求得藥籤,然後到附近的藥舖抓藥服用,寺廟旁邊自然聚集許多販售藥用青草的攤商,稱作「赤腳仔仙」。這裡是台灣規模最大的青草藥集散地,當時還被稱為「救命街」

現代人普遍不再買青草回家自己煎熬了,而是買現成的青草茶來喝。這間青草茶店門口就聚集了不少遊客,排隊購買青草茶。

店裡販售各種青草茶,包含:傳統青草茶、蒲公英茶、苦茶、肝草茶、洛神花茶,…等。原來蒲公英也能煮茶喝呢!真的長知識了。


凱文利用下午的時間,探訪了艋舺龍山寺,對這被列為國家二級古蹟的寺廟的建築、雕刻、彩繪、奉祀的神明及歷史,有高度的興趣,也增進了不少的知識。順遊的青草巷,是一條富有傳奇特色的街道。兩個據點,都值得花1~2小時的時間,走踏體驗一番。

※※※


《交通建議》:可直接搭乘捷運<板南線-龍山寺站>下,穿過地下街,沿著指標走出來即可到達。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旅人手札
自訂分類:國內旅遊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