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五十週年慶典的建議事項
這項活動是本人提出的,藉此機會再談一些個人的看法和建議事項。
首先,建議活動名稱不要用「紀念」二個字,我當初提案舉辦這項活動的主要考量,是為了往後五十年的「出路」而思考的,所以五十週年是個有慶典氣氛的,有「遠景」的,總之,是為了土風舞未來的「重新定位」和「尋找出路」而舉辦的,而以今年的「慶典活動」為序幕。這是整個思考的精神所在。
要思考的第一個主題就是「如何為土風舞重新定位?」
我的思考是:
一. 將五十年來推出過的舞全部介紹一遍,讓大家徹底認識清楚,過去五十年我們到底學過哪些東西?那些東西具有什麼意義和價值?值得進一步介紹和研究嗎?
二. 如何介紹呢?當然是全部跳或表演一次給大家看,畢竟很多舞都已經被遺忘了。
三. 在大家跳或表演時,有經過「設計」的「旁白」,把每首舞的來龍去脈說個清楚。包括每首舞的原文名稱,以及各種版本比較(盡可能收集)。
四. 於是,許多曾經參與過這些舞蹈的人士,他們的名字會被介紹出來,我們盡可能找到他們,請他們出席,接受表揚和大會致敬。
五. 誰來表演呢?可以有幾個具有創意的做法,和「尋找出路」的思考有關。
我的建議是—
(1)讓全台每一個土風舞團隊都有機會出場亮相,介紹自己。
這麼做的好處是「一網打盡」,讓以往沒有機會認識的人和團體,在這裡做交流,
我們負責各地情報收集彙整的工作。
總之,就是把他們納入本會的資料庫中,對往後的發展非常重要。
(2)其他舞蹈團隊也歡迎加入表演行列,造成良性競爭的氣氛,我們更可因此
廣泛結交各地的朋友,為日後的「發展」做預備,做「鋪路」的準備。
(3)為了出場表演,他們需要指導老師,需要軟體,我們提供並收費,充實本會經費來源。
(4)為了出場表演可能需要道具,CD,DVD,唱片,錄音帶,服裝和住宿服務,我們一手打理代辦,當然要收費。
(5)各地方的指導老師可以利用這機會教學,收取學費,建立更多關係,為以後建立來往基礎。以
(6)由於有觀摩的機會,可以乘機將五十年來各重要舞蹈再重新推出,甚至舉辦許多場次的教學活動與表演活動,結識更多的團體,再擴大土風舞的勢力範圍。
(7)除本國的社團以外,我們可以藉活動的名目邀請各國駐台單位提供他們的人力和資源,或參與演出,讓整個活動氣氛更熱絡,吸引更多的人潮,引起媒體更多的注目,為我們做報導。
以上所說的就是重新定位土風舞活動,再一次掀起土風舞活動的熱潮,並且為許多地區性的指導老師與社團牽線,結合成規模更大的團體,對大家都有利。
例如,以本人而言,把台北市南區(含中山區,大同區,文山區),新店,烏來,深坑,中和,永和,土城,板橋等劃分給我做為責任區,負責找人來參與,那麼
我就有理由和這些地方人士保持密切的互動,有利於未來的事業規劃。
上述所說的和下面的主題「尋找出路」形成一種自然的共同體,祇要開始執行,就一定看得到明顯的效果,甚至帶來我們意想不到的好處。
以上看法,請指正。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