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靠著blog的聯繫認識了在英國的Chorng-yau Lin,我期待別人問我的問題,終於從他口中問出來了.這個問題是-為什麼一個遠在萬里外的台灣人,竟然對英國啤酒這麼感興趣?
這問題說來話長,其實我不是祇對英國啤酒感興趣,而是對整個英國都感興趣,而且從我學生時代學英國土風舞便開始了對英國的好奇,而啤酒文化的研究剛好讓我找到非常強有力,而且能持續做下去的理由.
我在網路城邦開了個城市-維也納的blog,就是打算把我知道的舞曲相關典故和故事,在這個blog上清楚的介紹.
我開始研究啤酒文化是從日本的啤酒書著手的,並且因此做了一趟日本啤酒館探訪之旅,於1998年春節期間完成.有了這個基礎後才開始閱讀英文的啤酒書.我的運氣不錯,因為我連續在台北的邱永漢書店,紀伊國屋書店和誠品書店,找到許多重要的英文啤酒書.看完這些厚重的啤酒書後,我才有能力閱讀Michael Jackson的代表作The Pocket Guide Beer Book,因為這本書全是文字,一張圖片也沒有,假如我沒有前面的基礎,這本祇有文字描述的啤酒書是讀不下去的.
我花了很多時間規劃了一條探訪德國啤酒館的路線,於2000年九月慕尼黑啤酒節期間完成,接下來的目標就是英國.
為什麼是英國,而不是捷克或其他國家?有許多因素牽動著我的判斷和決定,其中之一是Whitbread啤酒公司和BASS啤酒公司的傑出成就讓我非常好奇,另外一個因素是Whitbread的名字有bread這個字,我對bread非常敏感,因為我當時還在麵包機器公司上班,凡是和bread扯上關係的都會引起我的注意.第三個因素是Michael Jackson在The Pocket Guide Beer Book書介紹英國啤酒的文章中,第一句話就說英國有七萬家以上的啤酒館.
許多人都看過Michael Jackson這本經典的啤酒書,但或許祇有我受到這句話的驚嚇,想想看你在台灣能看到多少家啤酒館?而英國竟然有七萬家啤酒館,那到底是怎樣的景象?我實在非常好奇!
結果正如同我從書上和網路上所看到的,英國真的到處是啤酒館,也到處有Whitbread的招牌.Whitbread是什麼時候的人?他又開創了什麼傳奇故事?請看下回分解.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