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應如何應對中國發布融合台灣藍圖
一、兩岸面對未來統一或獨立之政治經濟及軍事問題
(一)政治問題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會議印太事務協調總監坎伯強調「美國的一中政策沒有改變,美國也不支持台灣獨立。」,民進黨外交部長吳釗燮也稱台灣只圖維持現狀不追求獨立,顯然美國已對民進黨施壓不准台獨。由於中共軍力增強,美國已失去打贏中共的信心,而台獨是中共武統的紅線之一,民進黨盤算著要長期在台灣執政但又面臨武統戰爭問題,所以民進黨雖執政但不敢宣布真正台獨,因為怕引發武統戰爭,只能偷偷摸摸去中國化打台獨擦邊球,但須付出鉅款向美軍購繳交保護費,同時台灣無法加入聯合國、無法加入國際組織在國際上並不被認定為一個正常的國家,甚至民進黨倚為依靠的美日都未與台灣建交。由於中共要統一台灣,台灣抗中必須武力對抗,兩岸的軍力相差懸殊,所以寄望美國撐腰,但美國已無法一面倒壓制中共,中共反美介入的軍事能力已很強大,美國學者多次宣稱不會為台賣命,要台灣自己增強戰力,最後美國要求台灣重拾徵兵制讓年輕人面對戰爭,此時抗中保台就要面臨實質的開戰或避戰問題無法逃避。國民黨主張九二共識與中國大陸保持和平共存的狀態是台灣的一種選擇。
(二)經濟問題
台灣經貿對大陸依賴日深,根據中國大陸海關數據,中國首季對台出口203.3億美元,對台進口622.4億美元,台灣的貿易順差擴大至419.1億美元。台灣經濟對陸港出口依賴度持續加深。此顯示「反中」的蔡政府執政5年後,兩岸經貿關係反而更加緊密。在兩岸關係惡化當下,兩岸經貿已成為中國大陸扼殺台灣的手段之一。一旦大陸發動對台貿易封鎖將造成台灣巨大經濟傷害。若不改善兩岸關係,大陸經濟制裁台灣將是武統戰爭外的另一場災難。中國商務部發布了關於台灣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進行貿易壁壘調查,此項調查對台灣極為不利,很可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讓利台灣措施將被迫中止,而台灣農漁民外銷大陸各種產品若被禁則影響農漁民生計。
(三)軍事問題
由於蔡政府一面倒向美國,台灣在軍事方面完全處於被動不利的局面,兩岸軍力相差懸殊,若發生武統戰爭,即使美國支援台灣,台灣也很難獲勝,且美國有意讓台灣變成消耗中共國力的棋子,如烏克蘭般生靈塗炭。所以台灣應試圖溝通避戰方為上策。
二、中國發布融合台灣藍圖
根據今日俄羅斯網站報導,北京提議與台灣加強經濟合作,以緩解日益緊張的局勢。中共提出了台灣的經濟一體化計劃,同時又在台灣周圍部署了歷史上規模龐大的軍艦和戰機。中共中央委員會和國務院週二發布了所謂台灣未來發展的“藍圖”。根據該計劃,福建省將成為台灣一體化發展的“示範區”。該提案呼籲允許台灣居民在大陸(首先是福建)生活、工作和學習。台灣企業也將被允許在鄰省掛牌,並被鼓勵在中國證券交易所上市。人民日報稱解決台灣問題、實現完全統一是中共的歷史任務,福建在對台工作全局中具有獨特地位和作用。為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現就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踐行“兩岸一家親”理念,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努力在福建全域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充分發揮福建對台獨特優勢和先行示範作用,善用各方資源,深化融合發展;始終尊重、關愛、造福台灣同胞,完善增進台灣同胞福祉和享受同等待遇的政策制度;堅持問題導向,突出先行先試,擴大授權賦能,持續推進政策和製度創新;堅持先易後難、循序漸進、持續推進、久久為功,因時因地制宜,支持條件好、優勢突出的地區率先試點、以點帶面,引導其他地區找准定位、協同增效。工作目標。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基本建成,福建作為台胞台企登陸第一家園的效應充分顯現。融合發展的政策制度體系更加完善,“兩岸一家親、閩台親上親”的社會氛圍更加濃厚;閩台人員往來更加便捷,貿易投資更加順暢,交流合作向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拓展;廈門與金門、福州與馬祖融合發展示範效應不斷顯現,平潭綜合實驗區對台融合作用充分發揮。
(二)建設台胞台企登陸
暢通台胞往來通道。開展交通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資金等要素保障力度。推動閩台基礎設施應通盡通,構建立體式綜合性對台通道樞紐,暢通閩台與大陸其他地區連接通道。加強物流樞紐等重大物流基礎設施佈局建設,完善區域物流集散體系。進一步優化福建沿海與台灣本島及金門、馬祖客貨運航線。為兩岸同胞往來閩台和台胞在閩停居留營造更寬鬆政策環境。鼓勵更多從未來過大陸的台灣同胞來閩走訪交流。促進台生來閩求學研習。對台胞子女在閩中小學和公立幼兒園就讀實行“歡迎就讀、一視同仁、就近入學”的政策。支持福建高校和科研院所通過多種方式擴大招收台灣學生規模。支持兩岸高校在閩開展高水平合作辦學與多元化合作,支持台灣優勢特色產業企業以多種形式在閩參與職業學校股份制、混合製辦學。建立一批兩岸青少年研學基地。鼓勵臺胞來閩就業,支援在閩各類企業聘用更多臺灣員工。支援臺胞參與福建生態環保、鄉村振興、社會公益等各項事業發展。便利臺胞在閩生活。取消臺胞在閩暫住登記。鼓勵臺胞申領臺灣居民居住證。加強兩岸仲裁機構交流合作,允許臺灣民商事仲裁機構在廈門設立業務機構、開展涉港澳臺和涉外仲裁業務。
(三) 促進閩台經貿深度融合
支持福建省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引導台胞台企共同建設市場化、法治化、便利化營商環境。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建設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加強閩台產業合作,提升兩岸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促進台灣農漁業和中小企業在閩發展。鼓勵台灣農漁民參與福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參與鄉村振興。持續造福台灣農漁民,在用地、融資、開拓內銷市場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鼓勵閩台企業和科研機構共建共性技術研發平台,推動在閩台企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支持福州、廈門建設特色鮮明、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閩台人才集聚平台。打造海峽兩岸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平台,支持台胞台企參與綠色經濟發展。
(四)促進福建全域融合發展
支持廈門開展綜合改革試點,以清單批量授權方式賦予廈門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更大自主權。實施金門居民在廈門同等享受當地居民待遇,率先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打造廈金“同城生活圈”,深化廈門大學與金門大學校際交流合作。支持福州與馬祖深化融合發展。打造福馬“同城生活圈”,支持馬祖居民在福州同等享受當地居民待遇。設立福州馬祖產業合作園區,促進福州與馬祖在文化旅遊、海洋漁業等領域創新融合,吸引台胞台企參與福州數字經濟發展。加快平潭綜合實驗區開放發展。支持平潭綜合實驗區加快構建全方位對台開放格局。發揮泉州、漳州閩南語地區台胞主要祖籍地優勢,建設世界閩南文化交流中心,開展與澎湖融合發展實踐。
(五)深化閩台社會人文交流
支持閩台兩地各類民間組織開展常態化交流,鼓勵符合條件的台灣民間組織在閩設立辦事機構。支持廈門大學等加強涉台研究機構建設、與台灣各類智庫交流合作。辦好海峽論壇等兩岸重大交流活動。鼓勵青少年交流交往,支持閩台各領域各行業青年團體建立常態化交流渠道。加強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平台建設,助力台灣青年來閩追夢、築夢、圓夢。支持閩台兩地中小學校加強校際交流,開展棒壘球等青少年特色體育項目合作。鼓勵兩岸同胞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打造更多文化產業合作平台,鼓勵台灣文化業者投資入駐。支持閩台合作項目通過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對外展示。
三、中共不斷拋球台灣應如何接招
台灣應先消除爆發台海戰爭的風險,應加強兩岸溝通機制提出善意回應對岸,政府應修正一面倒向美國的政策,在中美兩強間尋求平衡點。九二共識是台灣最廉價的護身符,承認九二共識並非是一國兩制而是各自表述各取所需,並未矮化台灣,而且追溯歷史,兩岸同根同源也是事實。「九二共識」由海峽兩岸商定,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定海神針」,「九二共識」的重要性體現了兩岸和平的共存交流方式。但蔡英文不承認九二共識又無法做好戰爭準備,更遺憾的是目前國軍的戰力比兩蔣時代還差,試問台灣人誰喜歡打仗呢?而且是實力懸殊的戰爭。九二共識的好處就是可以避戰,若兩岸開戰,依賴美軍馳援是不切實際且很危險。民進黨不承認九二共識,而中共也全然無視海峽中線之存在,失去九二共識及海峽中線被無異使兩岸失去軍事緩衝區,台灣也沒了防禦縱深。如此一來,不但隨時可能擦槍走火,若中共武力犯台,國軍反應時間將大打折扣。惡性循環下,兩岸兵戎相見,恐只是時間問題。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