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金錢外交、烽火外交與外交休兵關鍵在兩岸關係
2023/03/23 10:55
瀏覽783
迴響0
推薦22
引用0

金錢外交、烽火外交與外交休兵關鍵在兩岸關係

 

一、小國自抬身價餵不飽  外交休兵是正著        

    宏都拉斯想與台灣斷交是不需意外的外交事件,以往中南美洲及非洲一些小國家往往遊走於中國大陸和台灣之間,玩弄斷交復交的戲碼,左右逢源獲取暴利,過去李登輝和陳水扁都喜歡搞“金錢外交”,李登輝搞國外度假或到大學演講等花招創造一些外交花邊新聞,未讓台灣獲取實質利益卻惹來麻煩製造者封號。民進黨執政後,陳水扁的烽火外交不但沒有打開國際空間,反使美國表態不支持台灣,其有名的迷航外交更讓台灣顏面喪盡,所以馬英九上台後以九二共識與中國大陸和解,推行兩岸“外交休兵”,使小國無法從兩岸建交又斷交搖擺獲利,這才是成功正確的政策,以前巴拿馬與中國建交可獲取大量經濟利益,多明尼加獲取的利益雖然未公開,但西瓜靠大邊是不變的定律,而蔡政府把台灣這個西瓜搞得越來越小,無法吸住邦交小國,以前,中國大陸表示,巴拿馬和台灣斷交一事已醞釀很久,只是中方沒有答應。台灣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隨經濟蕭條而衰退,大陸藉一帶一路的啟動,在經濟上吸引了各國的注意,中國在拉美及非洲的影響力甚至超越美國,這已經不是台灣能操控的情況了。 

      以前民進黨為打擊馬英九聲望以奪取政權,在甘比亞斷交事件中誤導民眾並未說明真實情況,蘇貞昌出席台大EMBA在職專班專題講座前受訪,說5年半來外交休兵造成的後果應該好好檢討,否則接下來會更嚴重,不能再把兩岸關係和政策放在外交關係之上。事實上若無兩岸外交休兵策略,台灣的小朋友邦交國8年前早就跑光了! 中國大陸在中美洲藉一系列投資正加大影響力,但中國拒絕了中美洲台灣邦交國建交的請求,環球網報導中國至少曾經拒絕了5個國家的建交請求。維基解密曝光稱巴拿馬2009年曾希望承認北京但遭到拒絕。陳水扁總統任內八年儘管台灣撒下重資,但巴拿馬總統從不來台灣訪問。全國民眾應認知的是唯有國家強盛才會有尊嚴的外交,台灣目前經濟不好,22K低薪及失業率自身難保,民進黨應停止虛耗協助執政黨團結拼經濟,台灣才能免除被小國羞辱的外交。送12億美元給立陶宛這個非邦交國,台灣得到甚麼?非邦交國的議員、議長及部長來華能建交嗎?台灣花錢配合演出獲利的是外國政客。現在宏都拉斯訛詐台灣,一會兒說要每年一億美元贈款,一會兒又傳說23億,這些小國永遠餵不飽,台灣拿民脂民膏送外人不如照顧自己同胞。 

二、台灣長遠的外交策略建議 

   中國大陸最近的外交聲勢如日中天,在成功調解沙特阿拉伯與伊朗後,習近平訪俄打算調解俄烏戰爭,中國影響力大增已成為世界外交舞台中心,台灣根本無法與其爭奪小國邦交,即使拿錢餵飽宏都拉斯,沒多久又會來鬧,其他巴拉圭等邦交國議會有樣學樣。中國大陸成功地從疫苗外交、太空外交、經援外交到目前的調解外交,影響力與日俱增。面對此嚴峻形勢,台灣除了搞好兩岸關係,仍需以發展經濟實力與研發尖端武器著手,學學小國以色列的強國之道。 

(一)發展以經濟為主的務實外交

    國際上是非常現實的,弱國無外交,台灣不必在乎有幾個邦交國,這些小國家並無影響,事實上小國家若願與我為友則待之以禮,若不願也無需強求,中國大陸的邦交國近200個,台灣的14個邦交國無法幫助台灣登上聯合國等國際舞台,總統應關心內政,不必為鞏固邦交花大把鈔票去訪問,台灣的外交部應多培養貿易及財經人才,國外重點應放在有能源、有資源及可開拓台灣市場的重要國家,外交據點即是經貿據點,全力發展務實外交,有沒有表面的外交關係並不重要,要發展實質的經貿關係。台灣處處都輸南韓,外交亦應以南韓為師,韓國政府自前總統李明博總統於2008 年上任後,即採行「務實外交」,宣示「能源外交」及「洽簽FTA 多角化」為其施政重心,將持續推動洽簽FTA 列為第一優先政策。韓國於2009 年3 月提出「新亞洲構想」,計畫推動與亞洲所有國家簽署FTA,企圖推動韓國成為亞太區域FTA 之樞紐,擴大韓國在亞洲之外交及經貿影響力,事實上南韓也大多達成目標,所以南韓經濟飛躍超越台灣,務實政策功不可沒。民進黨若真的重視台灣的外交邦交國,就應學南韓與包括中國大陸的世界主要市場簽FTA自由經貿協定,協助台商拓展外銷發展經濟。 

(二)全力發展軍火工業

   軍火工業不但提升了美國的科技水平,又增加了外匯收入,還可影響國際外交,可以說軍火工產業可有效地提升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軍事需求促進民用發展進而可推動經濟全面提升,軍隊現代化是很花錢的,買一些陳舊的武器不足以保家衛國,我們需要的是“知彼知己”,能找到關鍵性的武器才能保衛國家。中國大陸軍火輸出過去以輕武器為主,但近年來大陸輸出武器的層次越來越高,如今出售的武器包括戰艦、無人機、先進戰機和大型火砲,呈現軍火輸出大躍進之勢,這些武器的輸出加大了中國大陸在外交上的影響力,中國大陸目前為全球第五大軍火出口國,台灣應積極發展國防軍火工業,將花錢的事轉為賺錢的事,若能學南韓發展重工業及軍火工業,飛機、大砲及潛艇均能自製及外銷,則台灣外交影響力必大增。 

(三)兩岸關係決定台灣外交空間

   台灣與中國大陸目前國力相差懸殊,不像南北韓實力較接近,中國大陸的一個中國政策是台灣多年來走不上國際舞台的夢魘,不管你多多討厭中國大陸還是要面對這個現實障礙,所以兩岸關係要和緩才能取得一個共識,李登輝的戒急用忍及陳水扁的一邊一國最後證實都損害台灣經濟發展且不利外交擴展,現在蔡英文媚日仇中更帶給台灣災難。馬英九的兩岸政策相對是對台灣外交較有利的,最重要的是台灣在簽定主要市場的自由貿易協定FTA這上面須取得中國大陸的協助,否則會影響整個台灣出口競爭力及整體經濟,故服貿協定不可阻撓拖延。 

(四)台灣要學以色列

 以色列四面敵人環俟,國小人少但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敢輕視他,以色列重視科技研發,新武器研製不斷出陳翻新還外銷創匯,國家意識高,採徵兵制戰鬥力強,若不重視研發科技,經濟無競爭力,外交上當然不受人敬重。 

三、凱子外交無願景      

    媒體前曾報導海地要求撤換我國大使,理由是為了一件「小事」,這小事當然是與錢有關,明顯就是藉邦交出現警訊來勒索台灣吐錢!2018年海地總統訪台要求經援,台灣承諾提供1.5億美元貸款,協助進行電力建設。聯合國大會上,海地未發言提及台灣,卻向台灣要45億新台幣,金援外國錢如肉包子打狗!台灣從馬政府的外交休兵到蔡政府的烽火外交,台灣當凱子撒了許多錢,不但未鞏固邦交,貸款全程呆帳由全民買單,阿扁任內掉了九個邦交國,但仍付出近百億元新台幣,可見外交現實逼著台灣吐更多金援給邦交不穩固的小國。蔡政府上任後,從機密外交預算編列增加可見仍是凱子。邦交國與我斷交,欠的貸款根本討不回來!有的更惡劣,拿了錢再跑,以前中非及剛果轉與中國大陸建交,過去貸款新台幣64億元,即使在美國法院打官司勝訴也要不回來!報載曾經的邦交國欠台灣的貸款大約台幣150億,撒錢留得住宏都拉斯嗎?台灣有多少錢可撒?上次蔡英文大老遠跑去非洲訪問斯威士蘭,遭受出訪規格最差的一次,且布吉納法索還拒絕台灣出訪,國家元首在此種情形下出訪有何意義,外交都處於被動的被斷交,毫無骨氣及對策。改善兩岸關係不必撒錢是維持邦交國正解。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政治
自訂分類:時事評論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