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Calorimetry 卡計 2-1
2011/07/05 08:48
瀏覽14,056
迴響0
推薦0
引用1

我們可以利用一種叫做卡計/熱量計 calorimeter的東西來測量一個化學反應的熱量;測量熱量的科學基礎在,觀察物質吸收或釋放熱造成的溫度變化。

化學原理啟迪218

1.     我們可以利用一種叫做卡計/熱量計 calorimeter的東西來測量一個化學反應的熱量;測量熱量的科學基礎在,觀察物質吸收或釋放熱造成的溫度變化

2.     每一種物質對加熱的反應都不同。一般而言,物質的熱含量 heat capacity定義(C)是每增加一度需要吸收的熱能:

C=吸收的熱/增加的溫度

3.     元素或化合物被加熱後,溫度提高到某個水準需要多少能量,與這些物質的數量有關,舉例來說,讓「2g的水提高1」需要的能量是「1g水提高1」的2倍。因此,對物質的熱含量下定義時,一定要弄清楚物質的份量。

4.     如果熱含量的單位是每公克per gram的物質,這稱為比熱specific heat capacity,單位是每1公克物質,提高K絕對溫度1度,需要J焦耳單位的能量,寫成「J K1g1」;或每1公克物質,提高攝氏溫度1需要的J焦耳單位的能量,寫成「J 1g1」。

5.     如果熱含量指每莫耳per mole的物質,這稱為莫耳熱含量molar heat capacity,單位是每1莫耳物質,提高K絕對溫度1度,需要J焦耳單位的能量,,寫成「J K1mol1」;或每1莫耳物質,提高攝氏溫度1需要的J焦耳單位的能量,寫成「J 1mol1」。常見物質的比熱如下:

6.     雖然用來檢驗重大實驗的高精確度卡計,是非常精密的測量儀器,但是如果只是要做基礎的測量,我們可以使用一種簡單的卡計:咖啡杯卡計coffee cup calorimeter

7.     我們需要2個保麗龍咖啡杯(像麥當勞冬天提供的有蓋保麗龍杯),其中一個咖啡杯上頭有蓋子密封,插入攪拌器與熱量計,然後再把另一個咖啡杯套在這組咖啡杯底下,當成隔溫、保溫的外罩,裡頭的咖啡杯裝要測量的溶液,反應就在內層咖啡杯的溶液中進行,這就是咖啡杯卡計coffee cup calorimeter

8.     下圖是簡單的恆壓卡計constant-pressure calorimetry,因為杯子外面的壓力在反應過程中都是保持恆定不變的。恆壓卡計可測量出溶液的焓變化。特別留意在恆壓下,焓變化等於流入或流出的熱。

9.     舉例來說,假設在25下,我們在卡計裡面,混合50.0ml1.0M HCl 50.0ml1.0M NaOH。在反應物混合之後,觀察到溫度上升到31.9。淨離子反應方程式是

H+(aq)+OH(aq)→H2O(l)

10.  混合這二種反應物(原本溫度都一樣)後,混合溶液的溫度上升。所以這個化學反應以熱的形式釋放能量。混合,增加了溶液內化合物的隨機運動,因此提高了溫度。

11.  釋放的能量多寡可以從增加的溫度、溶液的質量、溶液的比熱衡量出來。在求取近似值的時候,我們會假設卡計沒有釋放或流失任何溶液的能量,而且溶液視為純水,濃度是1.0g/mL

12.  我們也必須知道一定份量的水溫度提高1需要的熱是多少。上表列舉水的比熱是4.18 J1g1。意思是,要提高1g水的溫度1需要4.18 J的能量。

13.  依據假設條件與定義,我們計算出這個中和反應的熱(焓變化):

反應釋放的能量

=溶液吸收的能量

=比熱×溶液質量×增加的溫度

14.  這份溶液增加的溫度=31.925.06.9,並且

溶液的質量=100.0m1.0g/mL1.0×102g

15.  因此

釋放的能量=(4.18 J/ g)(1.0×102g)(6.9)2.9×103J

16.  反應的焓,常用的單位是反應物質的莫耳數。以上實驗中消耗掉的H+離子莫耳數

50.0mL×(1L1000mL) ×(1.0 molL H+)5.0×102mol H+

17.  5.0×102molH+離子進行中和反應,溶液釋放出2.9×103J的熱,因此

2.9×103J)/(5.0×102mol H+)=5.8×104J

就是每1.0moleH+離子中和釋放出來的熱。

18.  H+(aq)+ OH(aq)→H2O(l)中和反應,每莫耳per mole焓的強度是58kJ/mole。因為這個反應與熱的流出有關,ΔH=-58kJ/mol

19.  【例題】251.00M Ba(NO3)2的溶液 1.00L,與251.00M Na2SO4的溶液1.00L在卡計中混合,產生白色固體BaSO4,混合溶液的溫度上升28.1假設卡計吸收的熱能少到可以忽略,並且這個溶液的比熱是4.18J1g1,溶液最後的濃度是1.0g/mL,計算製造出1莫耳BaSO4的焓變化。

20.  【解題】在任何反應發生前,溶液中的離子是Ba2+NO3Na+SO42Na+NO3是旁觀離子,因為NaNO3在溶液中溶解度非常高,在這樣的條件下不會沈澱。因此,淨離子反應是:

Ba2+(aq)+SO42(aq)→BaSO4(s)

21.  因為反應後溫度提高,形成固體BaSO4必定是散熱,ΔH是負數。

反應的熱

=溶液吸收的熱

=比熱×溶液質量×提高的溫度

22.  因為混合的二種溶液各使用1.00L,溶液總共2.00L,並且

溶液的質量

2.00L×1000mL/1L×1.0g/mL

2.0×103g

溫度增加=28.125.03.1

反應的熱

=(4.18J1g1)(103g)(3.1

2.6×104J

23.  所以 q=qpΔH2.6×104J

24.  因為1.00M Ba(NO3)2的溶液 1.00L含有1 mol Ba2+1.00MNa2SO4的溶液1.00L含有1molSO42,因此這個反應最後形成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科學百科
自訂分類:化學原理啟迪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