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溶解平衡與溶解度積常數 Solubility Equilibria and the Solubility Product 2-1
2011/06/23 08:37
瀏覽61,495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溶解是非常重要的現象。糖或鹽溶解在水中的現象,增添食物的美味。因為碳酸鈣比較不溶於熱水,它會沈澱在鍋爐中,減低加熱的效能。

化學原理啟迪203

1.     溶解是非常重要的現象。糖或鹽溶解在水中的現象,增添食物的美味。因為碳酸鈣比較不溶於熱水,它會沈澱在鍋爐中,減低加熱的效能。

2.     蛀牙也是一種溶解現象:食物塞牙縫的時候,形成的酸會溶解牙齒的琺瑯質,琺瑯質含有一種礦物質稱為「羥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Ca5(PO4)3OH」。如果用氟塗抹牙齒,就可以減輕蛀牙。

3.     「氟」可取代羥基磷灰石中的「氫氧」,製造出「氟磷灰石fluorapatite, Ca5(PO4)3F」和「氟化鈣calcium fluoride, CaF2」,這二種化合物都比原本的琺瑯質難溶於酸。

4.     另一個重要的溶解現象應用是,用懸浮物硫酸鋇barium sulfate來使X光照射腸胃道更加清晰。硫酸鋇的溶解度非常低,不太容易溶解出有毒的Ba2+,確保這種化合物吞食到腸胃道仍十分安全。

5.     這個章節我們將討論固體溶解於水中形成水溶液的平衡反應。當一份固體的離子化合物溶解於水中,我們一般會 假設這個化合物完全解離成各自獨立的水合陽離子與水合陰離子。舉例來說,當氟化鈣溶解於水中,我們一般會把反應情形寫成以下的方程式:

CaF2(s)H2O→Ca2+(aq) + 2F(aq)

6.     固體鹽類一開始加入水中的時候,沒有產生任何Ca2+F。然後,開始不斷地溶解,Ca2+F的濃度不斷增加,這又增加了離子互相碰撞成固體的機率。也就是說,在溶解的時候有二種反應互相競爭、進行,正反應和逆反應(下行為逆反應):

Ca2+(aq) + 2F(aq)→CaF2(s)

7.     最後達成動態平衡:

CaF2(s)←→Ca2+(aq) + 2F(aq)

到了這一步,溶液已達飽和saturated,無法再溶解任何的固體。

8.     我們可依據「質量反應定律」寫出平衡方程式:

Ksp[Ca2+][F]2

9.     [Ca2+][F]的單位是mol/L。常數Ksp稱為「溶解度積常數solubility product constant」或稱為平衡方程式的「溶解度積solubility product」。

10.  因為CaF是純固體,活性是1,不涵蓋在平衡方程式中。乍看之下,過量的固體並不會影響溶解度平衡的位置,好像有點奇怪;更多的固體接觸溶劑的表面積更大,應該要導致更高的溶解度才對啊?結果並不是這樣,因為當溶液中的離子再度結合成固體,它們也是在固體的表面進行結合。

11.  所以固體接觸溶劑的表面積是二倍,不僅固體溶解的速率增加二倍,離子形成固體的速率也增加二倍。因此過量的固體並不會影響平衡位置。同樣地,把固體打碎增加表面積,或加快攪拌的速度,都不會改變固體溶解於水中的份量。過量的固體或粒子大小都不會改變溶解度平衡的位置。

12.  我們要分清楚特定固體的溶解度solubility與它的溶解度積solubility product之間的差距。溶解度積solubility product平衡常數equilibrium constant,特定的固體在特定溫度下只有一個溶解度積的數值。然而,溶解度是一個平衡位置,在固定的溫度下有無數可能的數值,取決於其他客觀條件(例如共同離子)。

13.  【例題】計算硫化Bi2S3Ksp值,在25下它的溶解度是1.0×1015 mol/L

14.  【解題】這個系統一開始含有H2O和固體的Bi2S3。最簡單的解決方法是我們假設固體的溶解如下:

Bi2S3(s)←→2Bi3+(aq) +  3S2(aq)

15.  因此 Ksp[Bi3+]2[S2]3

16.  因為在Bi2S3溶解之前,溶液中沒有Bi3+S2

[Bi3+]0[S2]0= 0

17.  因此這些離子的平衡濃度,取決於達成平衡時鹽類溶解的份量,在這裡是1.0×1015 mol/L。因為每單位的Bi2S3含有2Bi3+3S2離子,

1.0×1015 mol/L Bi2S3(s)

→ 2(1.0×1015 mol/L)Bi3+(aq)+3(1.0×1015 mol/L)S2(aq)

18.  平衡濃度是

[Bi3+][Bi3+]0+change0+2.0×1015 mol/L

[S2][S2] 0+change0+3.0×1015 mol/L

19.  所以

Ksp[Bi3+]2[S2]3(2.0×1015)2(3.0×1015)31.1×1073

20.  以上的例題,我們用離子固體的溶解促計算Ksp值。我們也可以倒過來計算,當我們知道離子固體的Ksp值,計算它的溶解度。

21.  【例題】在25下,碘化銅copper()iodate Cu(IO3)2Ksp值是1.4×107。計算它在25下的溶解度。

22.  【解題】一開始這個系統H2O含有H2O和固體Cu(IO3)2。固體依據以下的平衡方程式溶解:

Cu(IO3)2 (s)←→Cu2+(aq) +2IO3(aq)

23.  因此 Ksp[Cu2+][IO3]2

24.  為了找到Cu(IO3)2的溶解度,我們必須知道Cu2+IO3的平衡濃度。我們用一般的程序處理這個問題,先分辨固體溶解前的初始濃度,然後定物達到平衡需要做的改變。

25.  在這裡我們不知道溶解度,所以我們假設要達到平衡,會溶解x mol/L的固體。鹽類陽離子與陰離子1:2的化學計量比例是:

x mol/L Cu(IO3)2 (s)x mol/L Cu2+(aq) + 2x mol/L IO3(aq)

26.  平衡濃度如下 

27.  把平衡濃度代入方程式來計算Ksp

1.4×107Ksp[Cu2+][IO3]2 (x)(2x)24x3

x3.5×1083.3×103 xmol/L

固體Cu(IO3)2的溶解度是3.3×103 xmol/L

n         翻譯編寫Steven S. ZumdahlChemical Principles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科學百科
自訂分類:化學原理啟迪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