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一個滴定反映選擇指示劑時,我們要指示劑的終點(顏色改變的位置)與滴定當量點愈接近愈好。如果當量點附近的pH值範圍很大,指示劑的選擇就比較容易。
化學原理啟迪201
1. 我們為一個滴定反映選擇指示劑時,我們要指示劑的終點(顏色改變的位置)與滴定當量點愈接近愈好。如果當量點附近的pH值範圍很大,指示劑的選擇就比較容易。
2. 強酸-強鹼的滴定反應在當量點附近的pH值改變幅度非常巨大,製造出鮮明的滴定終點;意思就是,通常只要一滴就能夠讓指示劑的顏色完全改變(從酸性變為鹼性的顏色或從鹼性變為酸性的顏色)。
3. 我們用
4. 然後我們加入OH-,一開始pH值增加得很慢,然後pH值在當量點附近很快地竄升。這個劇烈的改變造成指示劑的解離反應:
HIn←→H+ + In-
突然快速移往右邊,製造出足夠讓顏色改變的In-。
5. 最早讓我們看到顏色改變的pH值是
[In-]/[HIn]=1/10
因此 pH=pKa+log(1/10)=pKa-1
6. 如果我們想要一種顏色會在pH7改變的指示劑,我們可以用韓德森方程式找到pKa值恰當的指示劑:
pH =7=pKa-1 或 pKa=7+1=8
也就是pKa值8的指示劑會在pH值7左右的時候改變顏色,這種指示劑能夠清楚標示出強酸-強鹼滴定的終點。
7. 在強酸-強鹼滴定裡,指示劑的顏色要剛好在pH7的時候改變,這有多重要?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將檢視100.00 mL 的
8. 特別留意,增加的NaOH體積從
l 光增加一滴滴定液,指示劑顏色就會明顯改變。
l 恰當的指示劑的選擇範圍很廣。只要使用滴定終點在pH=5到pH=9之間的指示劑,就能發生一滴滴定液使顏色改變的結果。
9. 弱酸的滴定有些不同。下圖顯示被滴定的溶液酸性愈弱,當量點附近pH垂直改變的幅度愈小。這使得指示劑的選擇彈性較低。指示劑的pH改變區域的中點,愈接近當量點的pH值愈好。
10. 舉例來說,用
n 翻譯編寫Steven S. Zumdahl《Chemical Principles》
研究心得:
1. 自由時報、蘋果日報、中國時報、聯合報、TVBS、三立新聞、民視新聞……,各家新聞媒體都各有特色,原因是因為新聞媒體主管,每一個人的專業領域不同、知識程度不同、政黨傾向不同、社會正義感的程度也不同。所以他們可以檢驗出社會的各個不同的層面的狀態。
2. 現代的公民如果只相信一家新聞媒體,一定會變弱智,這是鐵律。現代公民不應該完全相信1新聞媒體、2政客、3專家、4司法官、5商人以及6民意調查;因為他們很可能都有偏見,不符合「客觀真實」,那公民應該相信什麼?
3. 一、比較相信世界級水準的大學教科書。二、要檢驗政客的政見有沒有兌現?三、要檢驗軍公教的「行政效率」是不是世界頂尖?四、檢驗大學教授的學術水準是不是世界一流?五、檢驗自己是不是「五育均衡並重、終身學習」?六、一定要相信絕大部分的政客、立委、司法官與名嘴,品德都相當地卑劣,絕對不可信任。
4. 現代公民一定要不斷地用「世界級的大學教科書」的內容為生活的標準,嚴格地檢驗自己是屬於什麼樣的程度?有沒有持續在增加社會競爭力?各領域世界級的大學教科書都是「經典」,可以是人類品德與能力的「酸鹼指示劑」。
參考資料:現代與社會32 對知識權貴的 質疑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