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酸鹼滴定法 acid-base titration
2010/07/04 14:05
瀏覽7,840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酸鹼滴定法是一種「容量分析volumetric analysis」,這是用某一種溶液來分析另一種溶液的技術。

 

化學原理啟迪54

1.      酸鹼滴定法是一種「容量分析volumetric analysis」,這是用某一種溶液來分析另一種溶液的技術。

2.      用來測試的溶液稱為「滴定劑titrant」,滴出溶液的儀器稱為「滴定管buret,它能精確地測量體積。

     

3.      在滴管中加入可完全與受測試物質反應的分量,顯示出這個份量的刻度點,就是「當量點quivalence point」,或「計量點stoichiometric point」。這個刻度點通常透過某種化學物質顏色改變來找到,這種化學物質稱為「指示劑indicator」。

4.      要成功地完成滴定法,以下幾點必須注意:

(1)   必須知道滴定溶液的濃度。已知濃度的滴定溶液稱為「標準溶液standard solution」。

(2)   必須知道滴定溶液和受測物質之間的確實反應。

(3)   必須知道化學反應的「當量點」,或「滴定終點/計量點」。我們通常會使用在「當量點」改變顏色的指示劑。

(4)   「指示劑」改變顏色的點稱為「終點endpoint」。

(5)   重點是,選擇的「指示劑」的「終點」,是與受測物質平衡的「當量點」一樣。最常用在酸鹼滴定的「指示劑」是酚酞phenolphthalein,它在「酸」中是「無色的」,當受測試的「酸」被「鹼」 滴定到「終點」,酚酞的顏色轉為「粉紅」。

     

5.      達到化學平衡「計量點」需要多少滴定溶液體積?這必須盡可能精確地知道。

6.      分析酸性物質的時候,我們會用裝有「OH-氫氧根」的標準溶液的滴管,來判斷溶液裡有多少酸?同樣地,測試鹼性物質就用裝有「質子H+」的標準溶液的滴管來測試。

7.      【範例】要中和25.0ml 0.350MNaOH,需要多少體積的0.100M鹽酸HCl

8.      【解決】在反應發生前,混合溶液內有的化學物質

H+Cl-Na+OH-H2O

9.      將會發生什麼樣的反應?有二種可能:

Na+(aq) + Cl-(aq) NaCl(s)

H+(aq)+ OH-(aq)H2O(l)

10.  因為NaCl是可溶的,所以第一列的反應不會發生(Na+Cl-是旁觀離子)。而H+ OH-離子確實會產生H2O

11.  這個反應平衡過的淨離子方程式是:

H+(aq)+ OH-(aq)H2O(l)

12.  接下來,我們要計算25.0ml0.350M NaOH樣本,有幾莫耳的OH-離子?

25.0ml NaOH ×(1L/1000ml) ×(0.350mol OH-/L NaOH)=8.75×10 -3mol OH-

13.  要分析這個溶液,我們需要足夠的「H+離子」來跟既有的「OH-離子」反應。所以我們不需要判斷誰是限量反應物。

14.  因為,H+ OH-離子反應的比例是1:1,所以我們需要8.75×10 -3mol H+離子來中和既有的OH-離子。

15.  多少體積的0.100M HCl8.75×10 -3mol H+離子?計算如下

V ×0.100mol H+/L = 8.75×10 -3 mol

16.  解開方程式,得到V

V = 8.75×10 -2 L

17.  結論,要中和25.0ml 0.350MNaOH,需要8.75×10 -2 L(87.5ml)0.100M HCl

翻譯編寫Steven S. Zumdahl 的《化學原理Chemical Principles

圖片來源:www.answers.com/topic/titrationfundamentalphotographs the art of science

 

歌德:

1.      野獸,只能受限於器官,而人,卻能訓練器官、支配器官。

2.      只要叫我們學習偉大的東西,我們就立刻發現自己的知識與見識,多麼地貧窮。然而,這也是經常讓我們獲得學問的途徑。

3.      國家,最尊貴的成員是誰?是誠實、正直、有知識的市民。

4.      大眾,不能缺少有能力的人;而有能力的人,對大眾而言,卻經常是沉重的負擔。有能力的人,總是不斷地督促社會大眾學習,然而,「學習」對大眾而言,真的很沉重。

5.      弱者們,根本不知道自己所求為何,只知一昧地著急地跟在別人後面走,而成為不求甚解的無知大眾。

6.      在現代裡,誰都不肯沉默,誰也都不肯讓步。人必須發言,必須活動,不只是為了征服對手,同時也是為了保持自己的立場。不管是多數派也好,少數派也罷,他們都有權利發言。

7.      國民,要有正確的判斷力,首先必須先從判斷自己做起,要不斷地增加自己的知識,這樣才有力量。但是,國民要到達那種完美的境界,不知得經過多少年。

8.      自然,不斷地建設,但也不斷地破壞,自然的工廠,真是令人捉摸不定。我們尊重古代的基礎,但是也不放棄現在重新建設的權利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科學百科
自訂分類:化學原理啟迪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