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直接連到「碳自由基」上的「烴基alkyl分子群」越多,這個分子的穩定度越高。在「異丙基自由基isopropyl radical」(注)以及「三級丁基自由基tertiary butyl」,有二個以及三個烴基分子群,理所當然地,更能提供「缺電子的碳electron-deficient carbon」互補的電子軌域,使它們因為高度共軛而穩定。
注:醇的碳原子,與一個碳氫分子群連接,稱為第一級;與二個碳氫分子群連接,稱為第二級;與三個碳氫分子群連接,稱為第三級。
2. 因此,一個「第三級自由基tertiary radical」是比一個「第二級自由基secondary radical」穩定,依此類推,也會比一個「第一級自由基primary radical」穩定,部分原因就是高共軛所提供的穩定度,隨著級數增加而增加。
3. 自由基穩定度的順序(3°三級>2°二級>1°一級),與不同「碳-氫C-H」化學鍵的鍵解離能,大小一致。(翻譯改寫自Mary Anne Fox, James K. Whitesell的《Organic Chemistry》)
心得感想:
1. 要讓一個甲醇的「碳氧C-O」鍵均勻斷裂,必須解決這個化學鍵有極性,2個共價電子偏向氧的問題。怎麼解決?
2. 把偏向氧的2個電子,其中1個拉回到靠近碳的位置。然而,這麼做是違反自然的,因為氧的陰電性electron negativity比較高。
3. 所以,硬拉回碳原子身邊的電子,只能勉強接近碳,無法靠進碳原子核,意思就是,電子,無法拉到比較靠近碳原子核的s殼層,只能拉到比較遠離原子核的p殼層。
4. 碳,要有能力把失去的共價電子拉回,原子核的引力必須增加;原子核的引力增加,就會把所有外層電子向內拉,更多電子進入更靠近原子核的s殼層;而被拉回到碳原子的那1個共價電子,就待在p殼層,這就是sp2混成軌域。
5. 對醇類分子來說,如果有更多「碳氫分子群」(烴基)與「碳」鍵結,代表碳那一方的萬有引力增強,有助於「碳」搶回被「氧」陰電性吸走電子,均勻斷裂更容易,碳自由基的穩定度因此更高。
6. 社會是一個分子,人是組成社會的原子。任何人的言行,能夠有利於社會各族群,滿足各族群的需求,他的社會聲望會變高,社會地位也會變穩固。
7. 有利於社會各族群的言論,不能是口號,而是確實能夠幫助他人進步的心得。為了幫助他人進步,社會意見領袖必須用合學術邏輯的白話文,提供有價值的知識,激勵他們挑戰生活的種種困境。
8. 人為什麼能夠說中別人的問題,解決別人的問題?因為他自己好學不倦,言而有信,他不斷地了解自己與他人的問題,不斷解決自己的問題,從挑戰各種困難中鍛鍊出超人的意志,所以能在悲觀的氣氛下說出幽默的話,鼓勵人們。
9. 政黨與意見領袖,如果只靠包裝、造勢,只靠撒錢來解決問題,那不是真的解決自己與別人的問題,因為,沒有人在這個過程中累積智慧與知識。
10. 一個人的知識與修養越來越高,身心健康越來越好,才會真的覺得自己的人生,越來越有前途。靠光環過活的人,說話言而無信,不論權力地位再大,晚上一定做噩夢。
11. 政黨或社團,如果一時沒有發展,不要急著做秀,應該先轉型為學習型組織,嚴格進行內部訓練,增加每個成員的實力。
12. 有科學的知識,就有科學的論述能力,就知道怎麼用科學的知識,解決現實的危機,幫助不理性的人恢復理性,與學科學的人自由地討論科學的問題。
13. 如果一個人除了會幾門專精的科學知識,再去學幾門人文學科,那就能夠幫助人文與科學二個領域交流。如果除了知識以外,又懂一些音樂、體育,那生活就更多采多姿了,誰不喜歡跟多采多姿的人說話?
14. 每個人都應該終身學習、五育並重,一生至少要有二個以上的專長,懂一樣樂器或繪畫技能,擅長一種運動。只有能獨立自主生活的人,才有能力解決別人的問題,己立立人,己達達人。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