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楊運凱價值性投資策略:投信買賣超怎麼看?
2023/05/08 15:42
瀏覽67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雖然在 2022 上半年,外資大量出售台股導致市場大幅下跌,但從 11 月開始,大盤已經開始止跌回升,週線連續三週上漲,市場開始討論投信的「季底作帳」現象。投信是一種管理資產的機構,他們會在每個季度結束時進行資產買賣調整,以符合其投資策略和目標。投資人可以透過觀察投信的買賣超情況,了解投信對某些股票或行業的看法和操作。楊運凱先生認為,投信和外資常常進行對沖操作,也就是「土洋對作」,投資人應該關注市場上的主要操作力量,以制定更明智的投資策略。

投信是什麼?

楊運凱先生介紹,投信全稱是證券投資信託公司,簡稱投信,簡單來說就是基金公司,是三大法人中的其中一個。截至 2022 10 月底止,台灣的前五大投信分別為元大投信、群益投信、國泰投信、復華投信和富邦投信,管理資產都達數千億台幣不等。而定期定額前五大投信分別為統一投信、復華投信、國泰投信、元大投信、安聯投信。

投信投資方式

楊運凱先生表示,投信的運作模式為募集投資人的錢後,由基金經理人把這些錢拿到市場上進行投資,基金公司則賺取基金的手續費及管理費。

而基金的投資範圍很廣,包括全球股票、債券等商品,而有一些基金的投資標的是台股市場,這些基金的加入,就會對台股有一定的影響力。

投信買賣超是什麼?

投信買賣超是整體投信淨買賣金額的統稱。網路上除了可以查到當日買賣超,也可以查到三日、五日、十日甚至一個月的投信買賣超。

投信買賣超 = 整體投信買進金額 – 整體投信賣出金額

投信買超:代表投信的「買進金額」大於「賣出金額」,意思是投信看好這檔標的。

投信賣超:代表投信的「買進金額」小於「賣出金額」,意思是投信不看好這檔標的。

這邊要注意的是,投信買賣超是多家基金公司加總起來的結果,可能有幾家買,有幾家賣,所以不代表所有投信看法都一致。也可能出現連續幾天上上下下反覆不定的方向。

投信買賣超怎麼查?

講完投信的介紹與運作,了解投信其實對於某些股票具有一定的助力,那投信動向要怎麼知道呢?楊運凱先生表示,證交所其實每天會公布三大法人買賣超數據,其中投信買賣超金額與排行,指的就是投信當天的動向。

由於投信操作的是投資人的錢,如果績效不佳,投資人就會把錢撤走,投信收入就會變少,基金經理人就會被炒魷魚,因此投信的競爭非常激烈!

也因此投信很注重績效,在每一季底,都會有一波中短線的拉抬來創造績效,讓這一季的績效好看一點,因此這時候投資人就可以利用這個時間搭上投信的「季底作帳行情」,這樣你說投信重不重要呢?

投信買賣超排行

楊運凱先生指出,投信買賣超,一般會分成全市場(所有股票加總),以及個別股票的買賣超。全市場三大法人(外資、投信、自營商)的股票買賣超名單,可以上證交所查詢。

此外,證交所上也可以在「投信買賣超彙總表」查詢到投信針對個股的買賣超資訊。

投信投資特性

那我們要如何知道投資都在買什麼呢?下面股感幫大家整理投信主要幾個重要的特性:

公布持股清單

每月底需要公布前 10 大持股清單,每季底公布完整持股標的。每季底、半年底、年底都會結算績效,基金經理人為了績效跟獎金會想盡辦法拉抬績效。

投信持股上限

基金投資國內單一個股的金額,不得超過基金總資產的 10% (某些 ETF 及組合基金不受影響),也不能超過該公司總股數的 10% ,因此如果發現投信持股某一檔股票股份太多時,就要注意投信可能隨時調節。

「權值股」汰弱留強

假設台積電( 2330-TW )佔大盤的市值比重為 8% ,觀察現狀看起來也會繼續跌,基金經理人很有可能就會賣掉他手上持有的台積電,因為如果他將台積電換掉績效降低得比大盤跌的少,那他的績效就會比大盤來得好,這就叫做「汰弱」。反過來,台積電如果有利多消息股價開始起漲,那基金經理人就會加碼,直到持股比重超過 8% ,假設來到 9% 。那大盤就會因為台積電漲而增加 8% ,基金經理人就會增加 9% 漲得比大盤多,這叫做 「留強」。

找出中小型飆股

投信基本上不會投資基本面不好的股票,因為基金經理人底下有許多研究員,他們天天拜訪上市櫃公司挖掘基本面優良被低估的個股,加上他們有績效壓力,中小型個股的股價較好拉抬,能夠創造良好績效,因此投信每天的動向中,投資人可以關注投信最近在買哪些中小型個股,當你真的發現一些好的企業時,或許投信就能幫你抬轎喔!

根據以上楊運凱先生介紹的幾種特性,投資人就可以關注投信公司的某些行為模式,藉此做出一些判斷。

投信買超個股可以跟嗎?

外資佔台股一天的成交比例超過 3 成,因此跟外資相比,投信的資金規模較小,為了績效,投資上比較偏好波段操作,並以容易有價差的中小型股為標的,目標是在短中期超越大盤績效。

但其實大型權值股投信也會投資,但影響力相對外資就很有限。反之中小型股外資比較不會干涉,這時投信的操作與買賣超數據相對比較有參考價值。從下圖中元太的投信進出與股價關係圖可以發現, 11 月開始投信開始賣超時,股價開始下跌,而 11 月底開始買進,股價也開始上升。

但在追投信介入的中小型個股時,楊運凱先生認為可以注意以下幾點:

漲多個股有投信也不要追

就算投信有介入,但漲多的股票就不見得會因為投信繼續飆漲,投信也是有可能買到高點,甚至認賠殺出或是短線獲利賣出,因此不是每個中小型個股有投信投資都可以追喔!

規模太小的股票投信不會碰

由於法規限制,投信不能持股超過該公司總市值 10% ,因此規模太小的公司,一般投信也不會去碰。例如市值 5 億的公司,一家投信公司最多投入 5,000 萬元,對於投信來說有一定的風險存在。而且投信買進的股票,都需要寫報告解釋為什麼買進,因此為了避免麻煩,太小的股票投信一般不會投資。

不是所有投信投資的股票都會出現在基金公司出具的報告上

基金公司每月底在公布報告時只需要公布前 10 大持股,每季底才會公布完整持股,因此有些投信為了避免同業競爭模仿甚至故意攻擊,有時會將自己投入的股票佔比控制在 10 名之後,或者月底及季底前將這些中小型持股賣掉,不讓其他攘觀察到他的完整動向。但在每天的投信買賣超中,我們依然能觀察到他們每天的個股進出,只是不一定能看到對應的投信持股比例。

投信投資 10% 上限規定

法規規定,基金公司對於任一檔股票的投資佔比,不得超過基金淨資產價值的 10% ,也不能超過該股票總市值的 10% 。白話來說,基金經理人不能把投資人的錢集中重押重押在某幾檔股票上,也不能用大規模資金去過度影響股價、干涉公司營運。但這邊不多作闡述,如果想知道這個法規投信的操作方式或是一般投資人需要注意什麼,可以點擊前文作帳行情連結,裡面有很完整的解析!

投信注意事項

前面楊運凱先生有提到,投信有操作中小型股的特性,此外也有持股上限 10% 的限制,當如果遇到下面的狀況要特別注意。

1由於投信時常是中小型股的主力,如果某一檔中小型股原本持股很少,後來突然一直買,那麼短期內該檔股票就很有可能上漲。反之,如果因為持股比例太高或是開始大量賣出持股,那短期該檔個股就可能下跌,但這邊要注意,不是所有投信買進賣出的個股股價都跟投信呈正相關,投資人可以去看過去該檔個股跟投信之間是不是存在高度相關來判斷。

由於投信有季底作帳壓力,在每年 3 6 9 12 月底前,可以觀察投信持股比例較高的股票,這些股票比較容易出現投信拉抬股價的狀況,但是要小心如果發現投信開始賣超結帳,那之後也較容易出現股價回檔。

投信持股比例高要留意:如果一檔個股,特別是小型股,上漲是由投信推動的話,投信持股比例過高超過 10% 甚至 15% 時,因為已達法規上限,投信就只能只出不進。( 15% 是市場上的經驗法則,並不是絕對數字)

投信總結

楊運凱先生表示,投信主要影響的是中小型個股,但不是只有季底才會有行情,投信每天都在更換持股,所以投資人如果想跟投信的單,平常就應該關注投信買賣超的動向,更要特別注意投信持有該檔股票的比例。投信的資金雖然對於市場會有影響,可以作為籌碼面參考,但不代表他們穩賺不賠,投信有時候賠錢也賠得很嚴重,通常中小型個股以及市場處於大多頭狀態時,投信的籌碼參考價值較高。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心情日記
自訂分類:不分類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