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春聞春 / 周天紅
2025/02/03 22:55
瀏覽214
迴響0
推薦8
引用0

 

轉了又轉,盼了又盼,春欲立,已悄然聞見春天的氣息。

 

立春,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古書云:立,始建也。春氣始而建立也。立春期間,氣溫、日照、降雨,開始趨於上升、增多。但這一切僅僅是春天的前奏。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意味着風和日暖,鳥語花香;春也意味着萬物生長,農家播種。鄉間有俗語云:立春晴,雨水勻;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費力;立春之日雨淋淋,陰陰濕濕到清明;雨淋春牛頭,七七四十九天愁;立春打了霜,當春會爛秧。

 

一年之計在於春。立春強調了春在一年四季中所佔的重要位置,意指一年的計劃要在此時着手考慮安排,凡事要早作打算,開頭就要抓緊,好為日後打好基礎。要想莊稼好,一年四季早。立春時節,農事莊稼開始忙碌起來。春季大棚瓜菜育苗要注重選用早熟、豐產、節間短的品種,立春后要忙着栽培。露地蔬菜主要做好施肥,雨後排水,已成熟蔬菜,要及時採收。果園要做好清園及維修果園排灌系統,集中施肥,完成整形修剪,同時樹盤鬆土、培土,還得注意抓好病蟲防治。立春,田間農事是一樁接着一樁,真是松不得手。立春過後,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蟄居的蟲類慢慢在洞中蘇醒,河裡的冰開始溶化,不再堅硬負重。一年之計在於春,春是溫暖,也是希望。

 

立春是四季之首,也是一年之首,兩者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立春是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據說,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歷史。古時,立春時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去東郊迎春,祈求豐收。古今文人墨客無不對春進行讚美,把春的朝氣稱其為“青春”來歌頌春的創造力,強調春的寶貴。古時將立春分為三候:“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蟄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鄉間傳統有游春的習俗。村裡村外,鄉間人家紛紛裝扮起來,開始遊走。隊伍先是報春人打扮成公雞的樣子走在最前面,之後一群人抬着巨大春牛形象,之後的人打扮成牧童牽牛的、打扮成大頭娃娃送春桃的、打扮成燕子的應有盡有。民間藝人製作許多小泥牛,稱為“春牛”,送往各家,謂之“送春”。也有的地方是在牆上貼一幅畫有春牛的黃紙,黃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農事,俗稱“春牛圖”。記得還有一類人,專門上門送春的,就是手裡拿些板畫或黃曆,再說些吉利的好話,討主人家的喜錢,謂之曰:春官兒。鄉間有俗語云:春官兒上了門,滿地招財神。好事,大好事啊,招財進寶,誰不喜歡,主人家當然是要趕緊送上喜錢的。

 

立春,就要有所“立”。 立春一年端,種地早盤算;人勤地不懶,人懶地起鹼;讀書不離案頭,種田不離田頭。春天是短暫的,立春亦如立人生,美好的時光易逝,怎能不倍加珍惜。春爭日,夏爭時,一年大事不宜遲。立人生譬如立春,青春年少,正如人生的春天,處在立春的當口,充滿了期待,充滿了幻想,充滿了彷徨,紛擾於塵世,一切都得定下目標為之拼搏。人生如春蛹,吸收日月之精華,天地之靈氣,雨露之潤澤,只待為了破繭而出,化着那一羽偏飛的彩蝶。人誤地一天,地誤人一年。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覺。種下希望,就會有收穫的。

 

老家鄉下有“數九歌”云:五九六九沿河看柳。立春前後正處於五九六九之間,想必過不了多久,柳樹將抽出新芽,池塘邊小河旁流水彼岸將率先呈現出一片春意盎然。迎春花要開放,桃花要醒目,杜鵑花要滿山遍野,紅的,白的,黃的,千花萬樹像是要趕着趟把春天的訊息早早報來。想那老家兒時的那片山岡也是春風一地,滿山花紅。

 

春欲立,然而冬天的寒冷還未完全消失殆盡,它需要經過很長的時間才能慢慢消融,大地解凍才能使萬物復蘇,才能有萬物生長的土壤,一切都需要努力,一要都需要耐心而細緻地等着。

 

立春,你立春天的美麗,我盛開一季的夢想,可否,叩問春天,萬事與萬物均已期待中。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創作 散文
自訂分類:不分類
上一則: 迎 新 春 / 黑馬
下一則: 飛速而來的春天 / 聽松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