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寧靜的時刻,我常常將細碎的過往和點滴的心情化為文字,存放在心靈的空間里。這些文字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波瀾壯闊的情節,但它們終究是我的心聲,堆砌着那些平凡的點滴,記錄著流年的軌跡。
很久沒有更新日誌了,偶爾會有很多感想,但都沒有及時記錄下來。偶爾無意中會去瀏覽空間,那些熟悉而陌生的文字會讓我領略到另一種滋味,彷彿與我息息相關,又彷彿與我無關。
轉眼又是秋天。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多以悲秋為主題,宋玉在《九辯》中以“悲哉秋之為氣也”開篇,更是奠定了這一傳統。然而,李白卻以“我覺秋興逸,誰言秋興悲”來表達他對秋天的獨特感受。儘管像李白這樣樂觀豪放的詩人並不多見,但楊萬里的“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綠池落盡紅蕖卻,荷葉猶開最小錢”卻展現了另一種美麗,讓人感受到秋天的宜人之處。而劉禹錫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更是以超然的姿態,表達了對秋天的熱愛和讚美。
我很喜歡劉禹錫那句“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的豪情逸致。然而,喜歡歸喜歡,我始終沒有達到他那樣的豁達和才情。雖然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學到、領悟到不少東西,心境和觀念也改變了不少,但有些東西卻是明明知道要去改變卻很難改變的。
似乎已經很久遠,上一次與爸媽共度中秋的時光變得模糊不清。那次在韶關的短暫相聚,雖然只有三四天的光陰,卻讓中秋佳節充滿了別樣的溫馨與意義。
每次家庭聚會,我都希望能好好照顧他們,讓他們感受到我的熱情與關懷。然而,結果往往是媽媽忙碌的身影佔據了大部分畫面,就像每次回家,她總是忙裡忙外,不得閑暇。這麼多年了,一直都是他們在為我們操心,為我們付出。只有在父母面前,我們可以毫無顧忌地任性,可以無條件地依賴,可以不必擔心他們會對我們產生誤解或偏見,可以把他們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視為理所當然……可就像上次一樣,我也會因為他們不肯多留幾天而感到難過,但其實,讓我難過的遠不止這一點。
有人曾邀請我寫一篇關於中秋懷人的文章,慚愧的是,我終究還是沒能完成這個任務。在這個特殊的節日里,我最懷念的是爺爺奶奶,但我已經開始害怕去觸及心靈最深處的那份情感,因為那裡既有快樂的回憶,也有無盡的悲傷;我最挂念的是爸爸媽媽,然而我也深知,自己無法改變歲月的匆匆流逝,那白髮蒼蒼的背影又是怎樣的一種感傷;我還懷念着許多同窗好友,雖然有些已經不知散落何方,但記住的便永遠都記住了。如果有一天在茫茫人海中相遇,我希望能喊出對方的名字,讓那份記憶再次鮮活起來。
這個秋天,我以為自己已經淡漠了那些悲傷的心情和文字,因為已經害怕去觸及心靈最深處的那份情感。然而,一提到“懷念”兩字,尤其是在這樣萬人皆言悲的季節里,我還是會感受到一種難以言喻的落寞。
其實,我本不該如此。歲月流轉,人事更迭,但那些美好的記憶和深情的懷念,將永遠鐫刻在我的心中。無論時光如何變遷,我都會珍惜那些曾經陪伴過我的人,感激他們給予我的溫暖與關愛。在這個秋天,這個中秋佳節,願我的思念能穿越時空的阻隔,傳達給每一個我懷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