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015)四月份,有機會與幾個學生團契討論信仰與環境問題,我們由電子廢棄物怎麼處置,及三月份熱門話題「穹頂之下」所題出的空氣浮懸微粒PM2.5污染事說起,談到由燃煤、燒油、開車、用電、使用石化塑料產品、與高端電子用具,到闢建公路、修地鐵、蓋大廈高樓、耕種農產等都是造成土地與空氣微粒污染的原因。 沙塵豹問候 2015-5-24 |
- 2樓. 時和2015/05/29 08:55
三十年前大陸剛開放,我們嘲笑大陸的自行車落後
今天我們推崇丹麥自行車的環保
成也自行車 敗也自行車 醉了由他

Have a nice weekend. 外出走走路比騎腳踏車更好。
沙塵豹 於 2015/05/30 12:25回覆 - 1樓. 時和2015/05/27 13:31
煤 和 石油 都是從 地下挖出來的,
反過來想,垃圾也應該填海或是找個山谷掩埋,回歸地下
有不少區域鬧「地荒」,人與其他生物沒地方住,因為得讓出來當作垃圾掩埋場,人制造的垃圾太大量了。筆者以前曾去掩埋場參觀過,事實上,廿餘年前還與地質工程師在那工作過幾天,在討論怎麼把掩埋場生產的沼氣抽出可供發電用。問題是,有很多不該進入大地的物資,也都扔到垃圾桶裡,送到掩埋場,制造很多污染問題,使得地土、水域受到二次、三次、四次....傷害,人與其他生物也因此再受害,真可憐可悲。 沙塵豹 於 2015/05/27 22:39回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