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一:怪物
2007/02/12 04:46
瀏覽1,736
迴響8
推薦76
引用1

阿根廷大文豪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在擔任阿國圖書館館長時,編寫了一本《El libro de los seres imaginarios》,十年後這本書出增訂版,並且譯成多國文字,成了今日仍是一本冷門書的《The Book of Imaginary Beings》〈1979年由志文出版社翻成《想像的動物》曇花一現在華文市場,如今絕版中〉。
《想像的動物》共收錄117則故事,每一則故事介紹一種怪物,在後人看來,這些怪物絕大部份是真實動物的各部肢體任意組合,各式各樣的創意組合無奇不有。〈酷媽認為中國的《山海經》也是讓人歎為觀止的想像動物之書,可惜沒有拍成電影宣傳,否則什麼「魔戒三部曲」根本沒得比。〉
波赫士的博學多聞沒話說,眾所皆知馬奎斯以「百年孤寂」奠定他在文壇的大師地位,其實波赫士才是魔幻寫實書寫風格的鼻祖,《想像的動物》也只有他能從成人的心智出發,帶讀者進入一片童騃異想的世界。
這本書看似滿紙荒唐言,可能會被一些老夫子視為寫給小朋友看的童話,可是波赫士有憑有據的想像,如果讀者不了解那些排列組合的背景典故,就難以深入涵義,享受無法溢於言表的交會樂趣,而只能就是一本閒扯淡。〈上圖中國的龍物,當然也被收入想像的動物一書中,但是龍又是怎麼想像出來的?〉
如果各位像酷媽這樣嗜讀神話,可曾在閱讀中閃過一絲疑問,為什麼前人會編出各種荒誕不經的怪物來?〈在此聲明一點,酷媽從不輕視前人的智慧,有時反而覺得他們更加聰明,因為現代人吃進的資訊垃圾太多〉隨著歲月漸長,歷練人世之後,逐漸領悟出原來這些怪物都是─「人」。
福婁拜把他的領悟寫成《聖安東尼的誘惑》〈The Temptation of Saint Anthony)。聖安東尼在洞穴隱居三十年後,決定走出洞口接受世俗誘惑,在他眼中看到妖魔鬼怪幻化的形象,精采不輸《想像的動物》,影射卻更讓人深思。
事實是,每個人都不是你眼中看到的那個人,包括攬鏡自照。每個人都有各種動物的部份所組合,有些人從面相上就能判斷其強勢性格,有些人則是相處之後才能察覺「像綿羊的怯懦」或「像毒蛇的心腸」,還有許多部份蟄伏在人身上的洞穴深處,連自己也毫無所覺。
《想像的動物》是存在的,牠們只是隱藏著原貌,活動在「人」的世界。

Jeroen Bosch所畫的《聖安東尼的誘惑》
《想像的動物》共收錄117則故事,每一則故事介紹一種怪物,在後人看來,這些怪物絕大部份是真實動物的各部肢體任意組合,各式各樣的創意組合無奇不有。〈酷媽認為中國的《山海經》也是讓人歎為觀止的想像動物之書,可惜沒有拍成電影宣傳,否則什麼「魔戒三部曲」根本沒得比。〉

這本書看似滿紙荒唐言,可能會被一些老夫子視為寫給小朋友看的童話,可是波赫士有憑有據的想像,如果讀者不了解那些排列組合的背景典故,就難以深入涵義,享受無法溢於言表的交會樂趣,而只能就是一本閒扯淡。〈上圖中國的龍物,當然也被收入想像的動物一書中,但是龍又是怎麼想像出來的?〉
如果各位像酷媽這樣嗜讀神話,可曾在閱讀中閃過一絲疑問,為什麼前人會編出各種荒誕不經的怪物來?〈在此聲明一點,酷媽從不輕視前人的智慧,有時反而覺得他們更加聰明,因為現代人吃進的資訊垃圾太多〉隨著歲月漸長,歷練人世之後,逐漸領悟出原來這些怪物都是─「人」。

事實是,每個人都不是你眼中看到的那個人,包括攬鏡自照。每個人都有各種動物的部份所組合,有些人從面相上就能判斷其強勢性格,有些人則是相處之後才能察覺「像綿羊的怯懦」或「像毒蛇的心腸」,還有許多部份蟄伏在人身上的洞穴深處,連自己也毫無所覺。
《想像的動物》是存在的,牠們只是隱藏著原貌,活動在「人」的世界。

Jeroen Bosch所畫的《聖安東尼的誘惑》
迴響(8) :
- 8樓. ≡⊙蘭嶼高中2年級⊙≡2007/02/23 11:02怪物..
酷媽..這篇蠻經典的!
我加入我的文摘..以後細細的品嘗^^
- 7樓. 夏子2007/02/17 07:22怪物
或許想像的動物不止存在於人的想像裏 更以奇異的象徵 真實地存在於人的世界
只是我們能形諸於文字圖像的太有限了
這些怪物是我們用來溝通自己意識和無意識的橋梁
他們隨時支配並激發著我們的心理能量
- 6樓. Monkeyboy2007/02/13 07:54過癮
酷媽旁徵博引,猴兒讀得痛快淋漓。
睡美猴到此夢遊...ZZZ...
- 5樓. 123酷媽2007/02/13 05:19眼睛痛,還是來回應,快感動吧!
TO 小咩咩99
酷媽也粉喜歡武藝耶,小時候看諸葛四郎與真平大戰魔鬼黨,還想揹上水壺帶著麵包上山去拜師學藝,長大後學了一點花拳繡腿,其實最想學武當劍法,可惜這一生無法「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TO 蔡姐
聯網臥虎藏龍,酷媽本不敢關公面前耍大刀,可是想寫一系列有關人的事,這篇是個引子,不能不先點出一些想法根源。每個人都有可以讓酷媽學習的地方,謝謝妳總是提醒酷媽銘記謙虛為懷。
TO Sun
人吃人,也是一種動物常態。差別是,其他動物互弒,沒繞那麼大圈子。
TO 老黃貓
這哪叫精通,勉強稱得上皮毛好嗎?精通就去當大學教授了啦,還問會不會"胸口碎大石"或"吞劍"?這些都不會,不過教到你這樣好問的學生,偶會"撞牆"或"跳樓",這樣還口以算厲害嗎? - 4樓. 老黃貓2007/02/12 20:20唉呦 乖乖
Hi 酷媽
酷媽真厲害 樣樣都精通 連藝術史文學史都知道 真是厲害
這大師的文章大學時敎過不過絲毫不記得了
唉呦 乖乖 酷媽懂得真多
不曉得會不會"胸口碎大石"或"吞劍"呢?
要快樂喔! - 3樓. crystalsun2007/02/12 15:53人是食物鏈的最後一個
人什麼都吃,而且會使用各種工具達到目的。照理說,不應該吃同類,可是… - 2樓. 花露露 (邀舞~ 韋伯)2007/02/12 14:00領悟有限
好有學問的酷媽(由衷的欽佩)!這是很有深度的一篇文章,姨婆讀過一次之後領悟有限,但我會再回來多讀幾次,相信會有更深的領悟。我把它當成是我文學欣賞的範例文章之一。
- 1樓. 張爺2007/02/12 12:22厲害厲害~~123酷媽真是看透人生百態
我自己對戰術小有興趣,我朋友則是武癡,結果我們的共同點是討論Discovery動物節目中野獸獵食的技能,共識是人的搏鬥技能和動物的獵食或逃脫方式幾乎一致。我們還把人分為肉食和草食動物,只有少數草食動物足夠壯大,其他的都難逃獅吻。人也是,要嘛被剝削,要嘛剝削別人。
山海經我也很喜歡~~想像力超炫的(很不像刻板印象的傳統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