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蛋!最糟的還沒有來
2009/02/24 14:06
瀏覽5,203
迴響25
推薦91
引用0
引用文章看來日誰家天下?!
美國總統歐巴馬簽署7870億美元經濟振興方案,並且誓言在他第一任期屆滿前,將前任政府遺留的赤字減半,但投資人持續擔憂政府的各種減緩經濟衰退計劃仍有所不足,美國股市23日再度重挫,創下1997年以來收盤低點。
週一股市慘綠,也跟美國聯邦政府宣佈不排除成為參與花旗集團與美國銀行決策的大股東有關。聯邦政府自去年金融風暴爆發後,以 1250 億美元緊急資金支撐 8 家金融機構,包括金融巨頭的花旗集團,結果至今倒閉了十四家銀行,勉強營業的還是無法自民間籌到足夠資金解除財務危機。
除了金融黑洞,汽車業也在破產邊緣掙扎,加上各界都向政府伸手求助紓困,即使歐巴馬振興經濟方案中包含退稅 ─ 納稅人每週可領回13美元(只能買兩個大漢堡),但申請失業補貼人數跳升到26年來的最高點,美國失業救濟信託基金也快面臨崩盤。
其實有在密切注意國際財經的人,都會知道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曾說:「現在所想的景氣問題,你還要把它擴大三倍,最糟的還沒有來。」是什麼意思,企業領導人往往比政府對經濟演變的感應更敏銳,也更誠實,倘若第二波金融風暴來襲,屆時局勢將更加險峻惡劣。
美國政府為了因應經濟蕭條,大量發售公債,而外匯存底多達2兆美元的中國,逐漸成為美國國債目前最大的債主,歐巴馬能丟出7870億美元來救急,多少要感謝中國大陸買下近70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
於是新上任的美國務卿喜萊莉,前往中國大陸訪問時,與中共外交部長楊潔篪商談的主題是加強經濟合作,不像從前美中高階會面總要帶到台灣問題,以致在美聯社發佈的新聞稿中,楊潔篪和喜萊莉就美中戰略經濟對話機制擴大到安全領域達成原則協議,指的究竟是什麼,讓人捉摸不清。
但從美國需要大陸力挺渡過難關,許多經濟分析家認為中國經濟將先於歐美復甦,因此全球首腦就金融問題提出終極解決方案的G20峰會,將於4月在倫敦舉行,預料在各國保護主義抬頭、利益糾葛難捨的情況下,中國大陸極有可能擔當重大角色。
反觀明年東協加三的大勢所趨,台灣不但會被邊緣化,東協與大陸關稅降為零之後,不利台灣產品出口到大陸,將會為台灣經濟雪上加霜,馬政府為此推動台海「兩岸綜合性經濟合作協定〈CECA〉」,竟被民進黨以意識形態扭曲成「為兩岸統一鋪路」,實在令人扼腕興嘆。
最糟的還沒有來,民進黨卻把政黨利益放在人民死活之前,不但提不出有建設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的振興經濟方案,像蔡英文有家族資產租給別人開餐廳,當然不必擔心失業餓死的召開假議題的國是會議,說穿了還不是「為縣市長選舉鋪路」。高孔廉批蔡英文是「混蛋」,酷媽心有戚戚焉。
PS. 民進黨黨團書記長高志鵬質疑為何不能讓台灣直接參與東協?引以證明簽署CECA會成為中國一個經濟附屬體。聽了真是讓人哭笑不得,民進黨這些政客把國際當台灣,把東協當立法院,以為他們要怎樣就能怎樣,也不去"監督"民進黨執政八年下來,台灣對大陸進出口的依存度成了什麼樣?
〈1930年代的大蕭條是否會重演,已成世人當前心中最大的恐懼。圖為大蕭條時期排隊等候領取免費午餐的失業族。圖/美聯社〉
美國總統歐巴馬簽署7870億美元經濟振興方案,並且誓言在他第一任期屆滿前,將前任政府遺留的赤字減半,但投資人持續擔憂政府的各種減緩經濟衰退計劃仍有所不足,美國股市23日再度重挫,創下1997年以來收盤低點。
週一股市慘綠,也跟美國聯邦政府宣佈不排除成為參與花旗集團與美國銀行決策的大股東有關。聯邦政府自去年金融風暴爆發後,以 1250 億美元緊急資金支撐 8 家金融機構,包括金融巨頭的花旗集團,結果至今倒閉了十四家銀行,勉強營業的還是無法自民間籌到足夠資金解除財務危機。
除了金融黑洞,汽車業也在破產邊緣掙扎,加上各界都向政府伸手求助紓困,即使歐巴馬振興經濟方案中包含退稅 ─ 納稅人每週可領回13美元(只能買兩個大漢堡),但申請失業補貼人數跳升到26年來的最高點,美國失業救濟信託基金也快面臨崩盤。
其實有在密切注意國際財經的人,都會知道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曾說:「現在所想的景氣問題,你還要把它擴大三倍,最糟的還沒有來。」是什麼意思,企業領導人往往比政府對經濟演變的感應更敏銳,也更誠實,倘若第二波金融風暴來襲,屆時局勢將更加險峻惡劣。
美國政府為了因應經濟蕭條,大量發售公債,而外匯存底多達2兆美元的中國,逐漸成為美國國債目前最大的債主,歐巴馬能丟出7870億美元來救急,多少要感謝中國大陸買下近70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
於是新上任的美國務卿喜萊莉,前往中國大陸訪問時,與中共外交部長楊潔篪商談的主題是加強經濟合作,不像從前美中高階會面總要帶到台灣問題,以致在美聯社發佈的新聞稿中,楊潔篪和喜萊莉就美中戰略經濟對話機制擴大到安全領域達成原則協議,指的究竟是什麼,讓人捉摸不清。
但從美國需要大陸力挺渡過難關,許多經濟分析家認為中國經濟將先於歐美復甦,因此全球首腦就金融問題提出終極解決方案的G20峰會,將於4月在倫敦舉行,預料在各國保護主義抬頭、利益糾葛難捨的情況下,中國大陸極有可能擔當重大角色。
反觀明年東協加三的大勢所趨,台灣不但會被邊緣化,東協與大陸關稅降為零之後,不利台灣產品出口到大陸,將會為台灣經濟雪上加霜,馬政府為此推動台海「兩岸綜合性經濟合作協定〈CECA〉」,竟被民進黨以意識形態扭曲成「為兩岸統一鋪路」,實在令人扼腕興嘆。
最糟的還沒有來,民進黨卻把政黨利益放在人民死活之前,不但提不出有建設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的振興經濟方案,像蔡英文有家族資產租給別人開餐廳,當然不必擔心失業餓死的召開假議題的國是會議,說穿了還不是「為縣市長選舉鋪路」。高孔廉批蔡英文是「混蛋」,酷媽心有戚戚焉。
PS. 民進黨黨團書記長高志鵬質疑為何不能讓台灣直接參與東協?引以證明簽署CECA會成為中國一個經濟附屬體。聽了真是讓人哭笑不得,民進黨這些政客把國際當台灣,把東協當立法院,以為他們要怎樣就能怎樣,也不去"監督"民進黨執政八年下來,台灣對大陸進出口的依存度成了什麼樣?
迴響(25) :
- 25樓. 123酷媽2009/08/22 03:00美英赤字 打破紀錄
美國白宮準備下周公布,今年聯邦預算赤字將達1.58兆美元,比預期少2,620億美元,主因是對華爾街的紓困金額少於預期,但這個數字仍將打破紀錄。英國的財政也同樣嚴重惡化,7月預算赤字高達80億英鎊(132億美元),創下編纂數據16年來最高紀錄。
匿名的白宮資深官員19日透露,今年的聯邦預算赤字將達1.58兆美元,雖比預期少2,620億美元,仍是去年的三倍多。官方報告預定25日(下周二)出爐。
新的赤字將打破紀錄,但歐巴馬政府反而有機會表明,是施政得宜才阻止金融危機惡化,避免進一步金援銀行的必要。但鉅額赤字將成為重大障礙,使白宮難以在健保及環保議題上進行大規模改革。
另外,英國國家統計局(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20日說,英國7月來自所得與財富稅收減至207億英鎊,低於去年同期的266億英鎊,加上其他稅項的收入也下滑,預算赤字因此高達80億英鎊。英國上次在7月出現赤字是1996年。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的資料,到2010年英國將是20國集團(G20)中赤字最高的國家。英國首相布朗將在明年國會改選面臨壓力,他正敦促G20 的各國領袖合作維持財政刺激方案,直到能確定全球經濟復甦為止。在野的保守黨則認為,降低債務必須刪減支出,也可能要加稅。
IMF預估,英國今年的赤字將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1.6%,僅次於美國的13.5%。【2009/08/21 經濟日報】 - 24樓. 123酷媽2009/07/17 08:51林毅夫警告:全球可能陷入通貨緊縮
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指出,全球工業產能嚴重過剩,必須採取緊急對策,否則全球經濟可能陷入通貨緊縮漩渦,金融危機也將持續下去。
林毅夫在南非普勒多利亞大學發表演說時指出,全球產能過剩的問題日益嚴重,德國的產能利用率下挫至72%、美國69%、日本65%,部分開發中國家產能利用率更低達50%,許多國家都寫下近代最低紀錄。
他警告,如果產能過剩的問題未能解決,全球經濟就可能陷入物價持續下跌的惡性循環,這波金融危機也將持續下去。如此一來,已開發國家的金融機構可能需要更多政府紓困,部分新興國家也可能爆發金融危機。
在以往,陷於衰退的國家可以藉貨幣貶值慢慢熬過難關,但目前的危機席捲全球,這一招已不靈。林毅夫說:「沒有國家能指望靠貨幣貶值和出口來擺脫衰退。除非解決產能過剩問題,所有國家都會受到衝擊。」
林毅夫指出,全球股市已蒸發掉30兆美元、美國房價也跌掉4兆美元,形成通貨緊縮的強烈逆流。各國紓困措施雖然緩和了金融危機的衝擊,但並未能阻止金融危機演變成更嚴重的「實體經濟」危機,而引發大規模裁員潮。經濟衰退下,今年可能新增5000萬赤貧人口,林毅夫呼籲全球協調振興計畫,集中投資窮國的公共設施。 【2009/07/16 聯合晚報】 - 23樓. 123酷媽2009/06/15 10:33借錢救經濟 國債黑洞滾雪球
全球經濟風暴也許正趨於緩和,但另一朵烏雲卻在逼近,那就是各國天文數字的公債。所有富裕國家政府都在大量舉債,因為經濟衰退導致稅收減少,而政府為了救經濟,必須大幅增加支出。全球十大富國公債佔國內生產毛額(GDP)比例將從二○○七年的七八%上升至二○一四年的一一四%。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顯示,屆時,這些國家的政府將積欠每位公民大約五萬美元。
各國集體負債 二戰後首見
二次大戰結束至今,不曾有這麼多政府在這麼短時間內借了這麼多錢,集體欠下這麼沉重的債務。和戰時不一樣的是,當前暴增的債務可不是暫時的煩惱,就算衰退結束,沒有幾個富國能把預算緊縮到足以遏止債務進一步升高。
更糟的是,隨著人口老化,退休金和健保成本累積,各國原本就面對預算破產的慢性危機。到二○五○年,三分之一富國人口將超過六十歲,這份人口帳單可能要比當前金融危機的財務成本高十倍。
降低債務成本 恐升高通膨
面對這樣的前景,決策者的處境愈來愈艱難。短期來說,政府借錢是挽救經濟的重要手段。長期而言,政府需錢若渴終將排擠私人投資,抑制經濟成長。更令人擔憂的是,巨額負債可能誘使政府對債務違約,或升高通貨膨脹率來削減債務實際成本。
投資人擔心會賴帳的國家,包括歐元區的希臘、愛爾蘭、義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等經濟弱國。可能利用通貨膨脹擺脫債務的則是美國。無論是否成為事實,這種擔憂本身就有破壞性。
決策者該怎麼做?日本在一九九七年提高消費稅的經驗告訴我們,遽然採取緊縮政策只會招致反效果。與其現在倉促削減赤字,政府不如明白承諾經濟改善後就會處理赤字,並訂出降低赤字的確切原則,迅速做出若干政治上困難的抉擇,例如提高退休年齡等能增進儲蓄的措施。
防堵預算揮霍 需藉助法規
概括來說,政府應保證日後將透過削減支出來解決債務,而非提高稅賦,歐洲大部分國家已沒多少增稅空間;就連稅收佔GDP不到三○%的美國,也應以控制支出為優先考量。
接下來則是藉法規和制度強化政客的決心,提高上述原則的公信力。英國保守黨主張設置獨立的「預算責任局」來公正評估政府各項計畫,德國準備修憲來限制政府結構性預算赤字,美國政府也有意恢復赤字控管法規。智利、瑞士等國家的經驗顯示,適當的預算束縛能防堵揮霍。
然而最能傳達強烈訊息的,是在今天就做出艱難抉擇。一項優先要務是提高退休年齡,這能增加稅收並減少未來退休俸的成本。另一項則是健保改革,美國的健保制度是全球最浪費的,國會若能通過必要的改革方案,將改變未來的財政前景,否則另一場金融災難將步步進逼。(中國時報 2009.06.15) - 22樓. 123酷媽2009/04/07 23:29IMF:全球問題資產恐達4兆美元
英國泰晤士報報導,國際貨幣基金(IMF)估計,銀行和保險業者的問題資產規模可能膨脹到4兆美元(台幣133.6兆元)。
亞洲、歐洲問題資產也惡化
報導說,IMF曾在1月間估計,源自美國的問題資產規模可能在明年底惡化至2.2兆美元,但IMF預定於4月21日公布的全球經濟評估報告中,將把這個數字調高至3.1兆美元;另外,源於歐洲和亞洲的問題資產也可能增至9000億美元。
銀行和保險業者目前擁有的問題資產估計達1.29兆美元,由於經濟持續衰退,問題可能愈來愈嚴重,使得次級房貸引發的債務水漲船高。IMF的新估計數字可能在本月底之前再度修正,這對已經注資數十億美元到金融體系的各國政府來說是一大打擊。
美國投資機構Capital Economics資深分析師艾希華斯指出,最初的損失來自次級房貸抵押和相關投資工具的資產減值,但銀行目前紛紛出售抵押、商業貸款和信用卡損失的基本型交換,問題資產的債務在一、兩年內到底會滾到多大,房地產市場將有關鍵影響。
IMF在1月份的報告中指出,由於問題資產損失加大,未來銀行所需資金也會繼續增加。同時,美國國會對注資金融業的態度也出現劇烈轉變,英國政府也受到整頓金融業的壓力。
經濟學家早就警告,問題資產的問題遠比目前所知來得嚴重,IMF調高對問題資產規模的估計,並不令人意外。RGE Monitor主席洛比尼認為,源自美國的問題資產壞帳將在明年中達到36億美元,計入其他地區資產的壞帳後,這個數字會繼續增加。
【2009/04/07 聯合晚報】 - 21樓. 123酷媽2009/04/06 08:408.5%美失業率創新高 後市看壞
美國三日公布今年三月分非農業就業人口下降六十六萬三千人,失業率攀升至八.五%,創下廿五年來新高。而若干分析家悲觀地認為,今後好幾個月情況恐怕仍會很糟。另有些專家則相信,最壞的情況已過去。面對消費需求降低,三月間美國從製造業到服務業的許多公司,甚至美國郵政總局,皆宣布裁員。
紐約一家預測公司的首席經濟專家夏皮洛預期,未來許多個月美國勞動市場的情況仍很不妙。而就業人數持續下降,可能引發另一波消費者削減支出潮,從而把才剛出現復甦跡象的經濟推向更嚴重的衰退。
恐引發削減支出潮 抵銷復甦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副主席唐納.寇恩三日在一場演講中說,美國經濟「尚未走出叢林」,聯準會和歐巴馬政府必須維持「彈性和開放」,以採取進一步措施挽救經濟。
自二○○七年十二月以來,美國就業人口減少了五一○萬人,情況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最糟,其中三三○萬人是在過去五個月內失業。
美國「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創辦人葛洛斯表示,過去十五個月美國失去超過五百萬個工作機會,這個數字很龐大。歐巴馬的目標是要創造或保留三五○萬個工作,顯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穆迪經濟網站」負責宏觀經濟研究的經濟學家福謝也預期,美國的就業情況會變得更糟。他說,今後幾個月還會出現大量失業,失去的工作機會將超過七百萬個。
樂觀學者預期已近衰退尾聲
「DMJ顧問公司」經濟學家大衛.瓊斯則樂觀地認為,情況不會變得更糟。
美國「經濟諮商理事會」專家高德斯坦也說,他不認為美國能一直持續這樣嚴重的就業下降率,更別提讓情況更惡化。他不知道企業還能以什麼理由以及如何持續進行裁員。高德斯坦推測,企業之所以裁員是為了保存資金,因為信貸市場萎縮。不過這種借不到錢的情況目前已經好轉。
持樂觀態度的經濟學家依據若干理由和歷史模式,預期勞動市場將隨著經濟復甦而改善。日本「三菱東京日聯銀行」經濟學家魯普基說,在衰退期接近尾聲時,失業情況往往變得非常糟糕,他以一九九一年和二○○一年兩次衰退為例,失業率都在衰退結束的前兩個月達到高峰。(中時2009.04.06) - 20樓. 123酷媽2009/03/15 07:59美歐振興經濟歧見 G20財長會議蒙上陰影
(法新社英國荷善14日電) 全球主要經濟體的財政部長今天舉行會談,試圖在4月2日20國集團(G20)峰會前取得共識。然而,會談已經出現分歧,而非大家想見的團結一致。
世界強權美國、日本及中國,加上歐洲富國以及南韓等新興經濟體,尋求為全球經濟掙脫衰退計畫奠定基調。
然而,對於該透過推出新振興方案、或是實施較嚴格的金融規範來對抗衰退,美國與歐洲各持己見,已為倫敦南部荷善(Horsham)舉行的G20峰會準備工作蒙上陰影。
各國財長若無法提出明確的行動承諾,20國集團實現承諾的希望也將變得渺茫,並可能進一步打擊波動不安的全球股市。
G20高峰會由現任集團輪值主席國英國在倫敦舉辦。
各國財長舉行會談前夕,英國財政大臣達林(Alistair Darling)試圖淡化美國與歐洲間的分歧。
他告訴英國廣播公司電台(BBC Radio)記者:「我認為,大西洋兩岸以及世界其他地區都做出承諾,確保我們支持民眾、支持企業和我們的經濟。」
然而,最近幾次的意見交換暗示,雙方確實存在歧見。
幾天來,包括歐巴馬首席經濟顧問薩默斯(LarrySummers)在內的美國高層官員紛紛呼籲,全球大國必須對本國經濟注入更多資金,以加速提振全球經濟復甦。
法國總統沙柯吉(Nicolas Sarkozy)與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12日罕見站在同一陣線,同意兩國將在峰會上聯袂敦促與會各國,與其支持政府挹注更多資金,不如實施更嚴格的金融監管,避免未來出現更多危機。 - 19樓. 123酷媽2009/03/12 10:35全球經濟的中美共治時代 已經來臨?
台灣最近為了CECA、ECFA而爭論不休,反映出面對中國大陸壓力的集體焦慮。其實,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對中國充滿著矛盾情結。這一波全球金融風暴加重了中國在國際經貿舞台上的份量,與美國形成的共生結構成為穩定全球金融體系的關鍵,更令此種複雜情緒表露無遺。
上週在美國的常春藤名校之一發生一起令人遺憾的種族歧視事件。位於美國東北部新罕布什爾州的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日前任命一位亞裔學者出任新校長,這是常春藤名校有史以來首次出現亞裔校長,本應是美事一樁,不料在風氣保守的校園引起軒然大波,部分學生在網際網路上或用電子郵件散發充滿種族歧視的反對言論,引發社會關注。
不過,這起事件的震撼之處並不僅在於種族歧視,而是達特茅斯學院的學生把韓裔的新校長誤認為華裔,所散發的種種攻訐言論完全是針對華人。在當前美國深陷金融危機及經濟衰退之際,各界不禁揣測這是對中國經濟力量崛起感到不安而產生的投射心理。部分媒體更重提發生於1980年代的陳果仁事件,以做為對照。(陳果仁是一名住在底特律的華人,當時美國汽車業正遭逢日本車大軍壓境的衝擊,汽車業重鎮底特律的美國白人對日本人充滿敵視,陳果仁就因被誤認為是日本人,而在一場細故口角中遭到毆打致死。)
平民百姓會對中國崛起感到不安,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受到政府與媒體態度的影響。面對現今全球只有中國大陸能以巨額資金刺激內需來創造商機,多國政府都有著欲迎還拒的複雜情緒。公然製造對立者如法國,已經嚐到訂單流失的教訓。與中國刻意保持疏離的加拿大政府,此時則承受企業界要求改善對中關係的壓力。近來中國大力推動國內建設,在國際間增加採購原物料並積極探詢投資機會,對中國敞開雙臂歡迎的澳洲因此受惠,同樣擁有豐富天然資源的加拿大卻只能望而興嘆。
前幾天英國金融時報的社論明白指出,全球所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因應中國的崛起。英國首相布朗上週赴美國訪問,他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說時特別強調全世界仍然需要美國的領導,歐洲將是美國的堅定盟友,言下之意即是不希望全球均勢出現改變。至於擬議中的區域組織「東協加三」,日本則是堅持應該邀請美國加入,並且赤裸裸地表現出對中國成為主角的憂心。日本宣稱唯有美國加入才能促使中國扮演負責任的大國,欲藉美國牽制中國的意圖明顯。
自從金融風暴爆發以來,對於事件成因的討論充斥美國媒體,然而自我檢討者有限,現在更幾乎是口徑一致的歸因於全球貿易失衡,中國大陸的儲蓄率過高而美國國內的儲蓄率過低,導致資金財富流往中國,因而美國政府必須舉債,人民則是靠著擴張信用來維繫高品質的生活水準。而中國以其豐厚的外匯存底大量購買美國國債,廉價的資金成本讓美國通膨數字一直處於低檔,於是孕育出超級龐大的金融經濟泡沫。
一年前,哈佛大學教授Niall Ferguson和目前在劍橋大學擔任訪問學者的Moritz Schularick教授即提出Chimerica理論。他們認為,過去十年全球經濟是在美國消費、中國生產,美國是債務國、而中國是債權國的架構下運作,兩者之間堪稱是天作之合,於是以China和America這兩個字合體而構成Chimerica,象徵中美兩國經濟其實已是合而為一,唇齒相依。
在金融風暴出現之後,很多人預期美國國力將步上衰頹,中國則可能趁勢擴大其對全世界的影響力,包括Ferguson教授本人也曾表示 Chimerica的架構可能會向中方傾斜,最後將因中國佔居優勢而宣告終結。他所預見的可能演變之一是中國的經濟發展將不再仰賴對美出口,不再在意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也不再大量購買美國債券,Chimerica的共生體系即徹底瓦解,全球均勢也將完全改寫。
如今全球密切注視中國的刺激內需方案,除了企業界覬覦可能衍生的商機之外,西方各國更關心的可能是中國能否藉此次金融風暴轉型為內需型經濟,一旦中國轉型成功即是中美共生結構解體之時。因此,美國經濟何時能夠復甦不僅關係著全球景氣,也牽動全球的權力均衡。只不過歐巴馬上台後,美國政府依然無法擺脫大量舉債振興經濟的模式,而且仍然亟需中國資金來挹注。
二月底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首度訪問中國,她收起了競選時期的尖銳言論,也未拿人權問題大做文章。中國同樣也表現了自制,未對美國財長的操縱匯率說法窮追猛打,雙方因而建立合作拯救全球經濟的共識,這也使一度看似搖搖欲墜的Chimerica架構重獲支撐。很顯然的中國無意在此時打破現狀,就現階段來看, Chimerica的運作應是符合各方利益,中美相互制衡有助於排解各方疑慮。如今,中美經濟合體的說法不能再被譏諷為「怪獸」(Chimera),全球經濟的中美共治時代確實已經來臨。
【2009-03-09 聯合新聞網】 - 18樓. 123酷媽2009/03/11 10:45IMF:今年全球貿易萎縮逾5%
貿易界資深人士表示,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今年全球貿易萎縮5%以上,遠高於IMF在1月底預測的2.8%,但這項新預測恐怕仍嫌過於保守。
這位不願具名的消息人士說,4月2日的20國(G20)峰會之前,IMF將提出這項預測。IMF可能在3月25或26日推出新的經濟預估,料將顯示今年貿易量將萎縮5%或更多。
IMF不願對這項報導置評。IMF下次發表「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是在4月底,但該組織在G20或G7等大型國際會議之前,往往提供期中報告供參考,但不一定公布。路透報導,全球貿易自1982年首度萎縮,而且萎縮速度非常快,不僅反映經濟衰退,也凸顯出在全球化下,各國在金融危機中相互依存的關係。
消息人士指出,「這只是我們從IMF取得的暗示數字」,但貿易萎縮5%的估計仍嫌保持,是因為貿易大國持續公布出口呈現兩位數下滑。
許多個國家已經公布出口驟減,最新的是台灣9日公布2月出口大降28.6%,1月則是創紀錄地銳減40%。另外,智利出口也重挫42%。
G20領袖下個集會倫敦,討論金融和銀行危機的因應之道,以刺激需求,提振貿易,使全球經濟擺脫衰退,預料IMF的新預測將受到密切注意。
在日內瓦,世界貿易組織(WHO)尚未發表對今年的預測,WTO秘書長拉米上周在澳洲和紐西蘭表示,預期今年全球貿易萎縮3%,和IMF上次發表的預測差不多。
另據路透取得的歐盟文件顯示,歐盟財長預料會響應IMF呼籲,在G20財長會議上,支持IMF把資金倍增到5000億美元,以幫助受世界金融危機打擊的國家。歐盟也將支持授予IMF 更大權力,以執行經濟和金融監管,防止類似財經危機重演。
【2009/03/10 聯合晚報】 - 17樓. 123酷媽2009/03/11 10:37末日博士 看衰美股
兩位「末日博士」同時看衰美股!紐約大學教授羅比尼認為,因經濟情勢惡化,標準普爾(S&P)500指數今年恐跌到600點甚至更低。麥嘉華(Marc Faber)也預測,該指數可能會跌到500點以下才會落底。
羅比尼9日參加芝加哥期權交易所風險控制會議時表示,S&P 500指數很有可能會跌到600點或更低,到500點的可能性不大,「但還是有一些可能」。
他預估,S&P 500成份股企業今年每股獲利可望達50美元,本益比為12倍。
S&P 500指數從2007年10月站上歷史高點至今已跌56%,去年跌38%,創1937年以來最大跌幅。今年來跌幅為25%,9日收在676.53點。
羅比尼表示,股市依然面臨「嚴重」風險,可能隨企業獲利大減、全球經濟加速萎縮以及銀行業前景黯淡繼續下跌。世界銀行9日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可能出現二戰以來首次萎縮,貿易量將創80年來最大降幅。
他說,利空不斷將衝擊股市。未來數個月期間,大家會逐漸了解,許多金融機構實際上已破產。
羅比尼指出,就算財政和貨幣政策運用得當,經濟仍在衰退,且頹勢會延續至明年。他形容:「衰退列車一年多前出站,還會繼續行駛。」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為因應美國自2007年12月開始的經濟衰退,已把基準利率降到接近零,總統歐巴馬提出的7,870億美元經濟刺激方案,國會也已通過。
不過,羅比尼認為,七大工業國(G7)不讓大型銀行倒閉的承諾,倒可視為一項利多。
此外,麥嘉華預測,S&P 500指數可能會再跌27%,跌到500點以下才落底,不過政府支出可望帶動股市反彈,未來10年投資股市可望獲利。
他接受彭博電視訪問時表示,股市從現在到4月底可望反彈。政府的努力無法振興經濟,但會帶動股市上漲。
不過,美林北美首席經濟學家羅森博格(David Rosenberg)看法不同。
他預估S&P 500可能在10月時跌抵600點,此後可望觸底反彈。羅森博格表示,600點比去年11月時的752.44點低約20%,752.44點普遍被視為「基本面低點」。
【2009/03/11 經濟日報】 - 16樓. 123酷媽2009/03/10 12:12美元走強 恐引第三波金融危機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是引發全球金融危機的禍首,但反常的是,美國在吸引資金方面卻優於其他國家,導致美元升值,雖有利於美國政府拚經濟,卻使得全球其他地區危機惡化,專家警告說,這已形成第三波金融危機,類似1990年代末的亞洲金融風暴。
美國投資人大舉出脫外國投資,使美元回流美國,投資相對安全的美國政府公債。而且中國繼續購買大量美國公債。這些行動使美元走強,在歐巴馬政府提出數兆美元的挽救銀行和振興經濟方案之際,提供美政府急需的銀彈,使政府不需升息,就能支付這些支出。
但全球經濟卻因缺乏信心和資金而被拖垮,從米蘭到馬尼拉,貸款和投資機制失靈,資金流入美國顯然使全球其他地區的危機加速惡化。
國際的資金爭奪戰突然變成零合遊戲。外國央行和投資人每投資美國政府公債一美元,急需重新貸款的東歐國家就少了一美元。
國際貨幣基金會前官員普拉薩德說:「所有低收入國家問題很大,這是第三波金融危機,低收入國家傷勢慘重,私人資金不再流入新興市場。」
投資新興國家的私人資金從2007年的9280億美元,驟減到2008年的4660億美元,今年可能降到1650億美元。事實是,全球投資人緊握現金,儘快贖回高風險投資。
美的外國人投資也明顯走緩,但美國人撤回海外投資,把資金留在國內,加上中國等外國央行大買美國國庫券,導致美國正在吸收過去散布在世界各地資金,使其他地區資金吃緊。
最立即的危機在東歐,過去東歐投資人大量借外幣來建辦公大樓和工廠,尤以借歐元和瑞士法郎居多,當本國幣值劇貶後,他們的債務膨脹,導致銀行虧損,需政府紓困,政府又向國際貨幣基金求援。
經濟學家認為這種情形類似1990年代末的亞洲金融風暴,當時,投資人借外幣,當外資撤離,當地幣值大貶,尤其是泰國和印尼,引金融風暴。【2009/03/10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