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最美和聲3】從《寫一首歌》看蕭敬騰導師給二重唱藝術的新思維
2015/06/06 17:51
瀏覽1,813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最美和聲3】從《寫一首歌》看蕭敬騰導師給二重唱藝術的新思維

                                          BluePoppy 2015-06-06

 

    個人非常喜愛最美和聲第三季第四期蕭敬騰導師和學員游夢嬌合唱的這一首《寫一首歌》。蕭導師對這一首二重唱的安排匠心獨具,跳脫最美和聲這個節目和其他歌唱節目的二重唱思維。

 

    別人的 Duet二聲部都是勢均力敵同等重要,二人輪流唱主聲部與和聲,蕭敬騰導師的《寫一首歌》卻讓男聲部全曲都當弱化的和聲背景,一直保持在若有似無的狀態。蕭敬騰把麥克風持在腹部,讓音量降到最低。即使到比較後端男聲部音量稍微加大,男聲仍然是輕輕托住女聲的配角。我要為蕭導師的大膽編排喝采,這個安排加大二重唱的可行範疇。沒錯,我們一般看到的五五波二重唱模式幾乎已經是固定思維,蕭導師在告訴大家,二重唱也可以有一九波模式,可以有一個非常突顯耀眼的絕對主角,另一人可以當完全卑微謙虛的陪襯,視歌曲的需要,這比例是可以很自由的。這是蕭導師對二重唱藝術的新體會。雖然現場的非專業觀眾不買單,《寫一首歌》這組和聲以119票對182票懸殊差距敗給另一組和聲《讓每個人都心碎》,但是毫不減損我對前者的高評價與喜愛。這個安排讓我們非常深刻體驗游夢嬌純淨美好的聲音。這個安排呈現了蕭導師對這首歌曲旋律和歌詞的理解,它很接近原作原唱,完全的質樸、簡單、自然,顯見蕭導師是很尊敬推崇原曲順子的唱法的。

 

    那麼,蕭導師給這首曲子的新精神新氣象是什麼?我從耳機裡感受到的是,一向被用來當配角的節奏變成不可或缺的第二主角,那就是蕭老師的響指。這響指不但非常搶耳突出,而且和吉他的節拍是沒有對齊的。嘿嘿,這可不是北衛的後期又對不齊音軌了,這只是蕭導師對節奏的想法,讓響指的拍子落在吉他節拍的後面,造成拖拍的效果,讓全曲的律動更為自由靈動。在順子的錄音室版中,這種自由的空氣是用比較大量的echo造成的,蕭老師的現場烹調改由節拍來達成同樣目的。我要說,蕭老師這個響指是最佳的提味調味料,非常成功。蕭導師也同時在告訴你,人聲和非人聲無音高樂器也可以成為Duet的一對。

 

基於以上兩點,我對蕭導師直指核心的直覺、不固化的思維、反潮流的自信非常佩服。

 

    最後,要吐槽一下字幕和攝影。字幕給的資訊如下:

 

編曲:劉卓。吉他:高飛、金天。貝斯:李九君。鼓:盧煒。鍵盤:劉卓、李海郡。打擊樂:劉效松。

 

可是我只有聽到一把吉他和鼓,沒有貝斯、鍵盤和打擊樂。攝影只在開頭給吉他一個鏡頭,後來完全沒有吉他的鏡頭。吉他在許多樂句扮演重要的角色非常突出,卻得不到露臉的機會,導演對音樂似乎理解不夠。

 

    第三季最美和聲到第四期為止充滿了不專業的製作和喧囂的雜音,但是,好音樂還是有的。只盼躁動的心能靜下來,多多去欣賞好的音樂,讓好的音樂得到應該有的關心和注意,不要白費了導師們精心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