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中秋總是伴著秋颱,能真的賞到明月,又有幾何?
中秋時近,月上心頭。
自然界的明月、現實的明月我已多年不在意了,
不復童年時那樣的好奇、天真,
關於月亮的形狀、顏色、情態以及月光下的景色等等,
我是如此的迷離朦朧,因為我居於城市已經多年了。
城市裡的月光,是零碎的、是淡淡的、
是被林立的高樓大廈切割和撞散了的。
城市的月光,是吵雜的、被汽車喇叭聲、夜市的喧囂裹混雜著,
我沒有感到如水的、靜幽的月華。
城市的月光,沒有金色、沒有皎潔,總是一種朦朧的似有似無的慘白或銀灰,
因為燈光太明亮了,而且徹夜地睜著眼睛。
多少次,我把窗外的燈光當作月光,一覺醒來,以為明月臨窗,卻又失望。
金色的月光,是初升之月的光,城市高大的建築擋住了人們賞月的視線,
誰能看見初月金色的光芒呢?
金色的月光映照的是一顆顆童心,也是童心世界月光的色彩,
城市的大人失卻了童心,而孩子們也是一顆缺失的童心,
無緣去享用那碩大飽圓得如初升的太陽般金色的初月。
皎潔的月光,是中空明月的光芒,
城市中明亮的燈光阻滯了真正的月光的皎潔,
也淡化了月光在人們心中的皎潔。
誰在夜半窗前能怡然自得地賞月?
誰能與月同醉,相知年年歲歲?
恐怕即使中秋月夜,人們大多只是舉家圍坐在電視機前品嚐月餅,
收看電視裡無聊的節目,又有誰去真正賞月呢?
一年又一年錯過了故鄉的明月。
故鄉的月是金色的月,是皎潔的月,
是童年纖塵未染的月,是靜幽如水的月,
是坦蕩如鏡的月,是神奇美妙如詩如夢的月。
星星點點的農舍、樹木,廣袤無際的田野平疇,
遠山、近水,鄉村的夜色濃重得真切。
這時候,月亮出來了,將金色銀輝灑滿大地,山水、樹木、田野、農舍
全都沐浴在月華之中,明暗相襯濃淡相宜,是一幅絕妙的鄉村月夜圖。明月高照,清風徐來;樹影搖曳,搖落一地“碎銀”;
莊稼私語,傾訴一腔情愫;更襯托出鄉村月夜的靜謐,
如天籟,奏一支美妙動聽的鄉村月光曲。
年復一年,我雖未觀賞故鄉的明月,但心中常懸一輪故鄉月,
那麼的皎潔明亮,如詩如畫,如歌如訴。
我慶倖,身居遠離童年的城市,
我的心中卻常存童年月光的記憶和嚮往。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