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政治中,保守界必須分成反美保守右派以及親美保守右派。綜觀高市早苗從政界出道至今的眾多發言,大眾媒體通常會將其政治光譜放至自由民主黨中最右的那一方。而高市於2008年在自身的部落格中亦曾疾呼「重新檢討日美地位協定」,其認為日本的美軍基地嚴重影響該地日本居民生活,基地的駐留費用甚至對日本政府造成嚴重負擔。視以上主張,或許將高市放在「反美保守」的範疇內並不為過。

然而當「高市議員」成為「高市首相」的那一剎那,高市的「反美保守」態度在外交方面似乎應聲而倒,在28日於橫須賀美軍基地與川普發表演講,高市對川普百依百順的發言內容儼然與1983年人稱「牆頭草」的中曾根康弘訪美時一般,想讓日本列島成為美國的「不沉航母」。

而高市何以360度大轉彎,從一個基本教義右派轉變為現實主義右派,甚至能說是機會主義者?我們能從高市內閣的官邸成員可窺知一二。

高市內閣在官邸的配置中大致與第二次安倍內閣相同,在政務層面的首席秘書官任用前經產省次官飯田祐二;事務層面則任用前警察廳長官露木康浩擔任內閣官房副長官,主掌官邸幕僚運作。另一方面,在內閣官房內更是請回主掌安倍政權內政的智囊今井尚哉,以及外交智囊秋葉剛男擔任特別顧問。此配置可謂「第三次安倍政權」,高市的外交手腕恐不如安倍,但背後的幕僚肯定會帶高市首相踏襲「安倍外交」,消除高市議員的基本教義成分。

個人思想方面,高市曾進入松下政經塾就讀,而松下政經塾內並不拘任何意識形態,目前在日本各主要政黨中皆有該塾畢業生,高市在年輕時甚至還幫野田佳彥(現為立民黨首)助選過千葉地方議員。高市於1993年初入政壇時為社會自由主義政黨「自由黨」(柿澤自由黨)之議員,其與清和會的關係要到1996年加入自民黨後才真正開始。而高市於2011年時離開清和會,其理由為「並不支持派閥(清和會)會長町村信孝選總裁,只想支持安倍晉三。」

由此可知高市的政治主張並非始終如一,而是能夠隨著時間空間做轉變。唯一不變的是其審時度勢之能力,曾經加入風靡一時的新進黨,亦可歸順自民黨、與安倍保持良好關係,使自身得以一直都站在政壇鎂光燈之下。

高市在當選自民黨總裁前曾於網路節目《PIVOT》中明言,其深受松下政經塾創辦者松下幸之助的「君子豹變」一詞所影響。高市認為雖然政治家撤回自身以前的言論、主張不具一貫性可能會招致國民不信任,然而為求日本國民的最大利益,她並不反對當下立即改變政策方針。

從高市日前與美國總統川普之間的互動也能略知一二,高市往好的說是「具彈性」的政治家,然其真正面目恐更接近不計微小代價、不分左右的「機會主義者」,和高市自身理想中的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的形象可謂判若雲泥。

(作者何思慎為輔仁大學日文系所特聘教授、李維為輔仁大學日文所碩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