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主席朱立倫7日在中常會以前納粹領袖希特勒類比賴清德總統,德國在台協會則在當天透過臉書點名批評朱立倫,表示「任何試圖將納粹政權罪行或將1933年至1945年間在德國及歐洲犯下的暴行,與台灣當前政治局勢相比較的意圖,都令人深感不安。」德國70多年來極力洗清納粹陰影的努力,大家有目共睹。然而,能否因此干涉他國內政,指責在野黨用納粹黨類比執政黨,這就值得商榷了。

首先,納粹黨迄今仍讓人恐懼,是因為它是軸心國中唯一一個用完全合法的民主程序取得政權的政黨。納粹利用1932年經濟大恐慌,一躍成為威瑪共和國會第一大黨,後來經由一連串內部權力交換,於1933年取得執政權。故質疑一個民主政體的政黨有無納粹傾向,是合理且必須要做的事。

德國聯邦憲法保衛局前日才將第二大黨「另類選擇黨」以「將某些群體排除在社會平等參與之外,使他們遭受違反憲法的待遇,從而使其在法律上處於次等地位」為由,視其為極右組織,並開始對黨內人士進行監聽與蒐證。試問,對陸配及大陸出生人士以國家安全為由進行醜化甚至驅逐的民進黨政權,與同樣參與民主選舉另類選擇黨的言論有何不同,為何國民黨無權將其與納粹相提並論?

其次,納粹黨藉由國會大廈縱火案,在民間一直散佈陰謀論,說國內猶太人試圖出賣德國,又編造以英法蘇等國為主角的「某某威脅論」,試圖讓德國人民成為驚弓之鳥,隨後直接禁止共產黨參政,並要求所有政黨通過「授權法」,讓德國國會徹底喪失立法權及調查權,所有法律均由行政機關(總理)制定並公布。希特勒獲得該權力後,隨即發布黨禁,解散了除納粹黨外所有政黨。

當前民進黨政府在全台搞「大罷免」,罷免藍營立委理由含糊不清,目的卻很明顯,就是試圖讓在野黨喪失多數席次,也就是讓立法院實質喪失立法權以及預算審議等權限,試圖讓綠營重回蔡英文時期「完全執政」的「榮景」。試問,這種濫用法律制度,試圖讓國會成為橡皮圖章的舉措,與當初的納粹橫行霸道有多少區別?

德國身為第一個被納粹主義荼毒的國家,理應對這種以民主法制為包裝的集權手段極為警覺,如今聽到朱立倫將賴清德比喻為希特勒,竟然僅直斥為「不恰當類比」。試問,該協會是否對台灣當下政治現狀進行過評估?是否該清楚指出哪裡「不恰當」?若僅憑寥寥數語便要求中華民國在野黨領袖閉嘴,德國蠻橫的姿態倒真令人聯想起清末屢屢干涉中國內政的「東郊民巷」列強使節。

或者,賴清德總統任憑美國予取予求唾面自乾的行徑,確實已讓台灣在世界各國眼中淪為次殖民地?(作者為文化大學國發所博士生 )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