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4. 心猿歸正
2023/09/22 19:16
瀏覽800
迴響0
推薦2
引用0

4.  心猿歸正

        閱讀《西遊記》時,領悟到「心猿歸正」的含義,我覺得譬喻得很妙。此故事以猴子當做主角,有以象徵「人心」之意,偈云:「猿猴道體配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所謂「心猿意馬」是也,即指人心如猿猴似的到處奔跑,人心奔向何處呢?「爭名奪利幾時休?更無一個肯回頭。」說得很貼切,人的心時時刻刻都隨著外在欲望的影響而轉變著,原本自由自在的生活,一步步的變調,還執迷不悟,故而須要「歸正」。

「心猿歸正」到何處呢?歸向「佛心」,那麼何謂佛心呢?

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從來皆要物。若知無物又無心,便是真心法身佛。
   法身佛,沒模樣,一顆圓光涵萬象。無體之體即真體,無相之相即實相。
   非色非空非不空,不來不向不回向。無異無同無有無,難捨難取難聽望。
   內外靈光到處同,一佛國在一沙中。一粒沙含大千界,一個身心萬法同。
   知之須會無心訣,不染不滯為淨業。善惡千端無所為,便是南無釋迦葉。

 

此首深富涵意的偈語,「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從來皆要物。」說明佛性本有,毋需外求,但並非一切心都能達到佛之境界。唯有無心才是佛,「若知無物又無心,便是真心法身佛。」此一無心便是擺脫功名利祿、塵世欲望的心,是逍遙自在的虛靜之心、無牽無掛、無執無累的自由之心,唯有心修得如此之境界,方能不受外物影響而「無心」、心中「無物」,以成佛法之身。

「法身佛」其實是「沒模樣」的,沒有具體形狀,「一顆圓光涵萬象」,但伴有一輪佛光,外界一切事物皆籠罩在這輪佛光之中,所以世上一切都是「無體之體即真體,無相之相即實相」,徹底擺脫世俗「具體」的體相,此如《心經》所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意同,瞭解一切事物並沒有固定的形狀和性質,而「無相」更是擺脫一切事物所現、所見、所認識之「相」貌,當擺脫這樣的觀念後,「非色非空非不空,不來不向不回向。無異無同無有無,難捨難取難聽望。」萬事萬物往往既實在又虛幻,一直處在因緣變化、生滅無常的因果鍊中,因此無法辨別其有無、同異,也很難聽望到它們,更難說捨或取了,事實上你認為的擁有或捨棄,也不是真正的捨或取,它只是在那兒不斷生成變化而已。因此,他無所來,也無所去,它一直存在著,只是人看不到,無法明白其變化,不知道世間之事物就是這樣生滅無常地輪迴著,始終都在。

「內外靈光到處同,一佛國在一沙中。一粒沙含大千界,一個身心萬法同。」以萬物自性而言,「一粒沙」、「一佛國」的本體是一樣的,萬物都一樣永恆,都一樣在生滅變化中的,並無任何差別,不論大小都存在著大千世界的生滅變化,都容涵萬門佛法,可以說萬物的地位皆平等,物物本無分別相。人如果可以看清這些萬物的成、住、壞、空,那麼就能無所執,亦即能「無心」無分別心了,無心才能自樂、自安,自然是心猿歸向於證成「佛心」,再次表明「無心即佛」的觀念,要人記得「無心訣」,心猿歸正之人心便是要歸正於此。

 

有誰推薦more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