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節亭記 作者:明.劉基(劉伯溫)
古人植卉木而有取義焉者,豈徒為玩好而已。故蘭取其芳,諼草取其忘憂,蓮取其出汙而不染。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環以象,坐右之器以敧;或以之比德而自勵,或以之懲志而自警,進德修業,於是乎有裨焉。
會稽黃中立,好植竹,取其節也,故為亭竹間,而名之曰「尚節之亭」,以為讀書遊藝之所,澹乎無營乎外之心也。予觀而喜之。
夫竹之為物,柔體而虛中,婉婉焉而不為風雨摧折者,以其有節也。至於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葉不易,色蒼蒼而不變,有似乎臨大節而不可奪之君子。信乎有諸中,形於外,為能踐其形也。然則以節言竹,復何以尚之哉!
世衰道微,能以節立身者鮮矣。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節立志,是誠有大過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
夫節之時義,大《易》備矣,無庸外而求也。草木之節,實枝葉之所生,氣之所聚,筋脈所湊。故得其中和,則暢茂條達,而為美植;反之,則為樠、為液、為癭腫、為樛(音:糾)屈,而以害其生矣。是故春夏秋冬之分至,謂之節;節者,陰陽寒暑轉移之機也。人道有變,其節乃見;節也者,人之所難處也,於是乎有中焉。故讓國,大節也,在泰伯則是,在季子則非;守死,大節也,在子思則宜,在魯子則過。必有義焉,不可膠也。擇之不精,處之不當,則不為暢茂條達,而為樠、液、癭腫、樛屈矣。不亦遠哉?
傳曰:「行前定則不困。」平居而講之,他日處之裕如也。然則中立之取諸竹以名其亭,而又與吾徒遊,豈苟然哉?
古人植卉木而有取義焉者,豈徒為玩好而已。故蘭取其芳,諼草取其忘憂,蓮取其出汙而不染。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環以象,坐右之器以敧;或以之比德而自勵,或以之懲志而自警,進德修業,於是乎有裨焉。
覽閱而此,亦思,舊時償以座右銘自勉。查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座右銘一解如下:
東漢崔瑗兄為人所殺,瑗為兄報仇後逃亡,後遇赦,作銘置座右以自戒。見六臣注文選˙崔瑗˙座右銘˙呂延濟注。後遂稱記在座旁警惕自己的格言為「座右銘」。唐˙白居易˙續座右銘˙序:「崔子玉座右銘,余竊慕之,雖未能盡行,常書屋壁,然其間似有未盡者,因續為座右銘云。」
清意古賢心,節函滋惠霖;孤燈靜香守,幽落濺含襟。
------紇那曲
.
.
.
- 2樓. 莫莉﹝忘川﹞2011/05/01 13:43竹
最後面那張竹子,噴灑得煞是驚人!
鄭板橋一生最重畫竹,他的竹葉千姿百態。
國人本喜竹,竹報平安、高風亮節、虛心若竹~
您說的是最後那張橫幅的嗎?那是第一張竹的攝影把它拉長了!
其實,第一叢竹本是如此噴灑而壯觀的,立在其下自有一分無法說出口的清然與飄逸感覺。只是,手機攝影品質太差了照不出來,而且,我照相的技法還沒出生,所以胡亂貼,將就著看,還要多一點想像喔!
閑散 於 2011/05/01 13:55回覆
問安假日愉快! - 1樓. 歐宗智2011/05/01 07:57座右銘
做不到的種種做不到的種種?
哈,不必那麼悲觀的。或者說:有待努力的種種!
當青春還是哇沙米的年代,能擁有一張自己的書桌是一件值得大驚小怪的事,能擁有一片玻璃覆蓋桌上更是一件小怪大驚的事!該題幾首座右銘覆蓋於上才是
寫著:青春是大海的舟,踏浪吧!
左唸右唸,右唸左唸,總是覺得不對。適巧學弟進來,便有請益.....學弟掏出聖經,片刻,有了!
責人之過勿太嚴,要思其堪受。完名美節不宜獨任,
留些與人,可以遠害其身。
幾十年的歲月匆匆啊,這句子到如今仍然深刻的記憶著!偶而還是會想起:奇怪,聖經裡真的有和菜根談一樣的句子嗎?奇怪!
閑散 於 2011/05/01 13:19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