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的所有地區中、北海道算是我去過次數比較少的地方,算了算我也去北海道不過四次(冬季、夏季板橋居酒屋各兩次),不過知名的景點基本上都已經去過了。一直很想寫一篇北海道初心者的行程攻略,但因為北海道四季的差別太大!許多定番行程是屬於季節限定的!(如夏天的薰衣草、冬天的札幌雪祭和流冰),因此我決定把冬天和夏天的景點分開、依季節分成兩篇參考文章。這一篇是冬季篇。冬季的北海道以雪祭、流冰和旭山動物園的企鵝冰上遊行聞名,另外美瑛富良野地區驚人的冬季雪化妝、美得令人昏厥,也是我強力推薦的地方!
我在日本工作4年,我覺得日本的居酒屋的文化跟台灣居酒屋真的是天差地遠,我在日本工作這段時間,幾乎每天下班後都會去居酒屋聊天一下,男生都會解開領帶,挽起袖子,解開第一跟第二顆扣子,女的則會放下頭髮,因為都綁整天的馬尾,頭皮都緊繃到不行,大家生氣蓬勃的一起高呼乾杯,不管笑多開心,講多大聲都不會被隔壁桌瞪,有時候還會兩板橋居酒屋三桌一起玩樂,真的是跟白天的日本差好多好多,我的主管同事們都在居酒屋解放自我,白天的端正保守,到了居酒屋都一一瓦解了,就像我們嚮往著一種溫情傳統的人情社會一樣,就能在現實當中夾雜板橋居酒屋著微妙發酵的酒肉人性故事,所以居酒屋就像是日本人為數不多可以放飛自我的地方,暫時把那逼死人的節制面具先放下,居酒屋在我看來是城市中最熱鬧的地方,也是最孤獨的地方,因為有些人不斷呼朋喚友一起喝酒吃魚吃肉,但也有人是一個人前來心事重重,也許這是他難得能夠好好獨處的自由空間吧!也許這就是為什麼居酒屋這樣型態的店可以深耕日本那麼多年的原因吧!
冬天北海道是變數很大的地方,電車/特急因大雪而停駛可說是家常便飯,因此請大家在安排行程時務必安排備案(當然不要用到最好),以因應突發狀況。最後、我必須點破大家對於冬天北海道的美夢:大家想像中的冬季北海道、可能是個大雪紛飛、淒美枯寂的地方。這句話其實只說對了一半:大雪紛飛沒有錯、但在北海道的觀光區到處都碰得到台灣人、香港人(有些觀光地區台灣人還比日本人多),還常常聽到國語/台語,還蠻熱鬧的!因此實在稱不上「淒美枯寂」。
我覺得日本居酒屋提供的服務就很接近於歐美國家的PUB,但日本居酒屋對於日本人來說,功能性與意義可是遠大於PUB!因為日本的居酒屋就像是公司與家庭之間的接駁站,下了班之後到回家前都會先跟同事到居酒屋去喝二杯,新員工入社一定得跟前輩們走一趟居酒屋才能迅速的融入公司環境,建立更緊密信任人際關係,像我公司的前輩們如果想開導教育後輩們某些不正確的行為觀念,下班後相約居酒屋好好的溝通一下就是很好的選擇,日本企業職場對於居酒屋如此獨特的需求也讓居酒屋成日劇跟電影中常出現的場景,成為日本的代表印象之一。居酒屋真的是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也因此越開越多,連鎖體系的居酒屋開始展露頭腳,居酒屋的格調也變的不一樣,為了吸引更多客人上門,你會發現居酒屋開始會提供更多樣化的飲料與餐點,現在很多都有提供明亮的燈光與寬敞的座位讓女性、學生與家庭也成為居酒屋的常客,如今已打破了以往居酒屋內坐滿了渾身酒氣上班族男性的印象,成為大眾化的飲食娛樂場所。你如果是一個人走在路上,就算直你是接站在店門口向內張望也不會有店員會走過來向你推銷的,因為他們認為兩人以上邊聊天邊喝酒才有得賺,居酒屋賣的是喝酒與聊天聯誼的空間,而不是為求一餐溫飽的餐館而已!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