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馬祖連專職農業單位都不願成立 何來守護每一棵小樹長大茁壯? 拜託 馬報社論喊口號呼應王縣長請給內容吧!
2025/03/16 09:42
瀏覽283
迴響1
推薦4
引用0

我還是要說

植樹要適地適種  櫻花一如聖誕紅有一定季節開放

花謝還有一段時間的等待  大量炒短線種植有意義嗎?

至於守護每一棵小樹長大茁壯

馬祖連專職農業單位都不願成立

何來守護每一棵小樹長大茁壯?

拜託

馬報社論喊口號呼應王縣長請給內容吧!

***

或許是之前我針對王縣長植樹節中種下櫻花與茶樹之後發表感言

因為誠意明顯不足與沒有植樹的決心

所以引用聯合報新聞

植樹節送樹苗 不懂種樹效益打折 給予提醒

但馬祖日報2025-03-13

社論/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綠化植栽腳步不能停

繼續呼口號響應  通篇看不到縣府有決心讓馬祖植樹成為工作重點

所以繼續就事論事 提出針砭之道

稍早馬報社論撰稿者感覺之前針對筆者意見需要回應\

所以•    2025-03-16

社論/適地適種 守護每一棵小樹長大茁壯

基本上已兼顧呼應縣長在馬祖植樹的意義與必要,期許植樹有方提出期許

但我始終認為馬祖日報負責社論撰稿的寫手與昔日宋大社長的精闢立論差遠了

或許是這位撰稿者年齡尚輕  並沒有經歷過我們這些已領老人證的退休老人

當年我們雖然年紀只有小學稚齡

但每年312前夕都是植樹小尖兵

也就是說馬祖今天有偌多的路樹  行道樹  防風林等歸功於當年住軍弟兄

剩下的就是在地的民防可敬的鄉親與小朋友們..

或許馬祖已不需要行禮如儀的植樹了

為了應景

縣長與地區指揮官等象徵性種下立竿見影的櫻花樹取得業績

所以之前陳雪生立委大力透過農業部前身農委會要了諸多櫻花樹苗

迄今看到四鄉五島洋溢充斥櫻花盛開美景

讓單調的馬祖因為可以賞櫻被縣府認為可以吸睛搏觀光客眼球的利器

展望未來把植樹與大量培植櫻花變成例行植樹標竿

這應該是中華民國第一個先例吧

但是我還是要說

植樹要適地適種  櫻花一如聖誕紅有一定季節開放

花謝還有一段時間的等待  大量炒短線種植有意義嗎?

至於守護每一棵小樹長大茁壯

馬祖連專職農業單位都不願成立

何來守護每一棵小樹長大茁壯?

拜託

馬報社論喊口號呼應王縣長請給內容吧!

 

https://www.matsu-news.gov.tw/news/article/230217

https://www.matsu-news.gov.tw/news/article/230132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8604134

馬報社論/適地適種 守護每一棵小樹長大茁壯

2025-03-16

     進入三月,氣溫逐漸回暖,正是最適合植樹造林的季節。今年植樹節,縣長王忠銘率縣府團隊,與協辦單位台電公司、馬防部共同在仁愛147社區周邊道路種下櫻花、茶花,為新社區增添綠意。在氣候劇變的時代,每一片搖曳的樹葉都是地球的生存信號。生活在馬祖這塊土地上的人,除了體認到植樹節的意義所在外,更要體認到植樹造林是永續的工作,不要讓每年的植樹活動只是淪為行禮如儀的應景活動而已。

   
早年的馬祖童山濯濯,土壤貧瘠,多裸露地,童山濯濯是馬祖早期給人最大的印象,及至1956年進入戰地政務時期,國軍大量進駐,為了遮蔭、掩蔽與水土保持才開始進行植樹造林,目前所見的相思樹、苦楝、黑松等人工林,就是這一時期的努力成果。但是,因為島嶼面積小,無高山阻擋,加上秋末至冬季,東北季風冷而強勁,當時的植樹造林工作卻是加倍艱難。

   
經過地區軍民同心協力,歷經千辛萬苦,克服無數困難,大量培植花草樹木,方造就今日遍地蒼翠盎然的嶄新風貌。馬祖也從昔日煙硝味濃厚的軍事堡壘,迅速蛻變為觀光遊憩的海上公園,對戮力開放觀光產業的馬祖來說,更是要努力營造自然美麗的綠色生活環境,體認到植樹造林是永續的工作,為地球多種一棵樹,就是對地球暖化問題盡一份心力。

   
植樹節是一個旨在提高人們對樹木和環境保護意識的特殊日子,這一天的主要目的是鼓勵民眾參與植樹活動,促進生態平衡,對抗全球變暖,並改善生活環境。植樹節的意義不僅在於植樹本身,更在於推廣可持續發展和環保理念,讓更多的人認識到樹木對生態系統的重要性。

   
樹木是地球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們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為人類和動植物提供了生存所需的空氣。此外,樹木還能改善土壤質量,減少水土流失,防止洪水,並為許多動物提供棲息地。因此,植樹活動對於維護生態平衡、保護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許多地方的森林資源遭到破壞,綠地面積逐漸減少,這對環境造成了嚴重影響。植樹節的舉辦,正是希望喚起人們對這一問題的重視,鼓勵大家行動起來,為恢復和保護自然環境貢獻力量。這不僅是對當前環境問題的回應,也是對未來子孫後代的責任。

   
在提倡鼓勵植樹護地球的同時,不能忽略了護樹的重要性。樹種得多,如果沒有好好照顧、好好保護也枉然,種樹也要育樹還要護樹,才能有效果。植樹規劃、植栽復育得宜,可以創造另類觀光生機和提升生活美學環境。植樹之後的後續養護工作、維護意識不可少,才能成就綠資產永續精神。

 

馬報社論/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綠化植栽腳步不能停

 又到了一年一度植樹節的日子,這個源自歐美國家的節日直至民國建立時國父孫中山先生把造林觀念引進,也因此各界才把312日國父逝世紀念日定為植樹節。植樹綠化不僅著眼於環保與生態的保護,現在看來更具觀光的功能,很多國家地區因為花草樹木而吸引大量遊客,其中國人最熟悉的就是日本的櫻花,若沒有前人的栽種和推廣,日本的櫻花不會有今天的規模。馬祖早年山頭光禿禿,植栽綠化對我們而言意義與功能都十分重大,每種一棵樹下去,我們的後代都有機會受益,因此綠化植栽永遠不能停歇。

 植樹節為重要的環保節日,其目的是提高大家對於環境保護,並鼓勵永續發展的貢獻。而真正要「植樹」不應只是一個象徵性的節日,而是要將綠化、節能等環保概念落實在生活的每一天,這才是植樹節存在的意義。馬祖每年都會舉辦植樹節活動,早期植樹僅以「綠化」為目標,自戰地政務解除地方自治後才著重「美化」,我們現在看到南竿盛開的櫻花就是當時的作為,如今再回頭想想,或許會覺得那時候為何不再多種一些。

 植樹綠美化永遠不嫌少、不嫌晚,且好處多多,在城市綠化能降低城市的熱島效應,通過提高空氣品質、減少能源消耗、減緩氣候變化等方式,實現環保的目標。在鄉村可透過植樹或造林計畫改變林相甚至成為觀光資源,可創造永續的觀光財。馬祖經過戰地軍管幾十年及自治以來,在植樹這方面向來十分重視,時至今日軍民各界仍對這項工作持之以恆,植樹的目的也由早年的軍事考量轉換成景觀考量,不論出發點以及目標為何,這項工作是不能停止的。

 前陣子馬祖南竿櫻花盛開吸引不少民眾遊客前往賞花,產發處日前也在儲水澳路邊補種櫻花,縣府與馬管處以及各鄉都在3月植樹節前後推動各項植樹活動。在這個生機勃勃的季節種樹就是種下希望,我們再次強調馬祖的植樹不僅是綠化更要美化,因此各島可以因地制宜推展地方特色植栽,突顯原生樹種以及考量整體景觀和後續維管事宜等,讓植樹不再是單純的紀念與儀式,更希望經由這一輩的努力讓子孫都能受益。植樹造林是項永續的工作,為地球多種一棵樹,就是對解決地球暖化盡一份心力,在馬祖多種一棵有用的樹就是為後代累積觀光發展能量。

 

 

植樹節送樹苗 不懂種樹效益打折

2025-03-13 00:44 聯合報/ 記者張策王慧瑛/新北報導

農業部推動「織一片生態綠網」,昨與國立聯合大學在八甲校區辦理植樹活動。記者胡蓬生/攝影

每年植樹節各地出現一波送樹苗的植樹熱潮,之後常不聞問,都市林協會理事長黃裕星說,各地都在送樹苗,卻不見得懂正確種樹方法,或送後不理、只種不養;建議送樹苗的單位能建立追蹤樹木種植地點及生長情況,做個負責任的種樹人

黃裕星曾任農業部林試所長,他觀察許多人有植樹觀念,卻不見得用對方法,例如在居家庭園種樟樹、茄冬等喬木,很可能幾年後就因為樹長得過度高大而放棄,一般居家庭院通常適合種灌木,若樹種沒選好或樹穴太小,後續可能衍生困擾。

黃裕星說,先進國家通常有「都市林管理計畫」,依據規畫植樹,而不是想到哪、種到哪。新加坡以花園城市為願景,打造城市成為大花園,立體綠化也做得很到位,分隔島綠化有上、中、底層木,是有計畫的種樹,樹木有新陳代謝,也不怕出現斷層。

每年植樹節前,各地都在發送樹苗,很多人納悶「幾十萬棵樹苗都種哪去了?如果都長大了,台灣會是今天這樣嗎?」黃裕星直言,很多人不懂正確種樹,送樹苗單位被質疑送後不理、民眾則是只種不養,年年發樹苗,卻欠缺管理維護,任其自生自滅,種樹效益當然打折扣。

黃裕星建議善用科技力量,透過App建置追蹤系統,鼓勵領走樹苗的民眾主動回報種植地點及生長情況,引導民眾當個負責任的種樹人,而樹健康、人安全、景觀美是植樹重要三原則。

樹藝師藍梁文說,樹木風險在種樹那一刻就埋下,除了樹苗品質會影響存活率,把樹種在不對地方後患無窮,建議植樹活動不只是送樹苗,應搭配一些課程,確保樹木被好好對待。

藍梁文說,種樹前先分析土壤質地、硬度、排水率等特性,是重要的前置作業,加上選對樹種,才能確保樹木能長成良好的大樹。

「台灣距離這理想還滿遙遠。」藍梁文說,公部門對植樹、修樹、養護還有進步空間,城鄉落差也頗大,值得正視。

有誰推薦more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1) :
1樓. 魔師帆正東
2025/03/26 14:04
「中山復興」千人健行! 高雄紀念國父孫中山暨植樹節公益健行

國民黨高雄市

黨部(8)日上午

辦理「紀念國

父孫中山暨植

樹節公益健行

」,市黨部主

委、立法委員

柯志恩、黨團

總召黃香菽、

市議員陳麗娜

、蔡金晏、蔡

武宏、李眉蓁

、許采蓁議員

團隊、鄭安秝

議員團隊,與

近千名市民朋

友齊聚高雄大

遠百。健行路

線從中山路出

發,前往復興

路,象徵「中

山復興」,適

逢國父孫中山

先生逝世百年

,為緬懷中山

先生精神、響

應植樹節綠色

行動,共同為

健康、環保與

公益向前行。

藍六都政策會 朱立倫皺眉要立委翁曉玲「站後面」

大罷免潮來到

二階段連署,

36位國民黨立

委面臨罷免投

票危機,國民

黨祭出反制,

22日晚間在新

北板橋舉辦「

還錢於民」政

策說明會,包

括國民黨主席

朱立倫、新北

市長侯友宜,

合體力挺遭發

起罷免的 6名

黨籍新北立委

,不過,朱立

倫上台時,一

旁的翁曉玲跟

在旁邊,朱卻

多次皺眉說「

去站後面」,

場面一度尷尬


國民黨六都首

場的反罷免宣

講,主席自然

要親自到場。

國民黨主席朱

立倫vs.立委(國

)翁曉玲:「站

到後面,站到

後面。」

翁曉玲證實主

席確實有叫他

往後站,這也

讓外界猜測,

日前朱立倫點

名要某些不分

區立委別鬧事

,或許真指翁

曉玲,而另一

個尷尬畫面,

還有這…

選後醞釀罷免侯友宜? 吳敦義:賴清德不是盼朝野團結

吳主席 是 馬、王 都能接受的人選,是 國民黨內的

最大公約數。

吳敦義主席 應該參選 黨主席 、參選總統 才是 啊!

要相信老母娘是唯一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