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銘曲解植樹節的意義,馬報社論扭曲綠化馬祖與前人種樹 後人乘涼的精神
林泉利/
稍早聯合報有一則有關植物節新聞/植樹節送樹苗 不懂種樹效益打折
每年植樹節各地出現一波送樹苗的植樹熱潮,之後常不聞問,
都市林協會理事長黃裕星說,各地都在送樹苗,卻不見得懂正確種樹方法,
或送後不理、只種不養;
建議送樹苗的單位能建立追蹤樹木種植地點及生長情況,
做個負責任的種樹人。
對照之前我們的王縣長
率同率縣府團隊,與協辦單位台電公司、馬防部共同
在社區周邊道路種下櫻花、茶花,為新社區增添綠意。
然後在臉書上得意分享
**
希望今天植樹活動,為社區加強綠美化
或許王忠銘不諱言早期多選種木麻黃、相思樹等大型樹木,
現在傾向觀光,縣府種植許多桃、李、杏、櫻花,花開期間相當美麗
也多虧了縣府同仁的辛苦,也希望今天植樹活動,為社區加強綠美化。
基本上王忠銘為地區美化綠化朝觀光價值思考並沒有錯
但選擇討好世人鄉親櫻花 茶花 乃至桃李杏等談何容易\
這些花卉有其一定顏質與獲得大家矚目
但從植栽的角度檢討 又豈是胡亂一坑一動就可靜待茁壯成長
簡單說
這些美麗的花卉種在校園 營區與觀光景點 民宿周邊 可以達到美化綠化
但相關的培植與維護 師生 軍士官與業者有時間 能力給予呵護照拂周全?
如果大打折扣就是愛之 適足以害之
馬祖日報2025-03-13
社論/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綠化植栽腳步不能停
社論撰稿的寫手的觀點沒錯
但王縣長等只是應景象徵性的種柯櫻花與茶花
應該還不至於提升到
在鄉村可透過植樹或造林計畫改變林相甚至成為觀光資源,
可創造永續的觀光財。
植樹節之後
連江縣府還有哪個單位積極責司全線四鄉五島的育林工作
從王縣長沿承歷任縣長植樹作秀大拜拜已成慣例
到陳雪生立委積極找到櫻花樹苗提供縣府滿足鄉親種花慾望
但我還是要說
馬祖要綠化與美化 還是不能遠離該有的樹種
只是少了當年的農業改良場的機制 少了負責維護的專職編制員工
植樹節送樹苗 不懂種樹效益打折
還是回到原點
植樹是一件很神聖大事
種花簡單但等同炒短線
聖誕紅在聖誕佳節過後就自動淡出人們眼球前的矚目
櫻花也有季節性
俗語說 好花不常開 就是這個證明
所以繼續糾葛在在312植樹節在馬祖的議題 我還是把話說清楚
******
一句話
王忠銘的天真爛漫經過三年的掌權
終於知道縣長這個官銜太沉重了
該是換人做做看
對照王在植樹節臉抒發文
我認為
王忠銘同學
讓馬祖更美更好
這個夢很快就破碎了
因為馬祖不能只有一類樹種 馬祖需要多元林木扶疏培育
**-*
稍早王忠銘在公開臉書貼文: 栽下一株櫻花,讓馬祖更美更好!
仔細閱讀臉書內容],王強調植樹節當天
自己帶著縣府團隊來到了 #仁愛147,一起參加植樹節活動,親手種下一株櫻花,也種下一份,對這片土地的期待與承諾。
在邊坡種 #櫻花,在路旁種 #茶樹,一邊揮汗翻土,一邊想像著幾年後的這裏,粉色櫻花隨風飄舞,茶樹嫩葉生機盎然,不禁覺得,這不就是我們心目中的海上桃花源嗎?
身為他同學目睹他的天真爛漫說法,又好氣有笑
回顧我與王小學時植樹前前夕 同學們所分配的植樹幼苗是多元樹種
王縣長在仁愛147國宅前種的單一櫻花樹苗與茶樹
顯然王縣長誤會植樹在馬祖的意義與需求
或許聖天公園等地呈顯粉色櫻花讓馬祖變得漂亮 不輸台灣各地櫻話勝景
但我要告訴王同學 櫻話有一定盛開的季節性一如藍眼淚
如果馬祖被鼓勵與建議偏厚櫻花
當櫻花盛開季節過去了 馬祖滿山遍野應剩下啥?
期待讓這座島嶼四季滿目皆綠。
這棵櫻花,或許,現在還只是小小的一株,但幾年後,當粉艷滿枝燦,
希望大夥都能來這裏賞花,感受這片土地的美好
https://www.matsu.idv.tw/topicdetail.php?f=143&t=316097\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8604134
https://www.matsu-news.gov.tw/news/article/230132
https://www.matsu-news.gov.tw/news/article/230133
植樹節送樹苗 不懂種樹效益打折
2025-03-13 00:44 聯合報/ 記者張策、王慧瑛/新北報導
農業部推動「織一片生態綠網」,昨與國立聯合大學在八甲校區辦理植樹活動。記者胡蓬生/攝影
黃裕星曾任農業部林試所長,他觀察許多人有植樹觀念,卻不見得用對方法,例如在居家庭園種樟樹、茄冬等喬木,很可能幾年後就因為樹長得過度高大而放棄,一般居家庭院通常適合種灌木,若樹種沒選好或樹穴太小,後續可能衍生困擾。
黃裕星說,先進國家通常有「都市林管理計畫」,依據規畫植樹,而不是想到哪、種到哪。新加坡以花園城市為願景,打造城市成為大花園,立體綠化也做得很到位,分隔島綠化有上、中、底層木,是有計畫的種樹,樹木有新陳代謝,也不怕出現斷層。
每年植樹節前,各地都在發送樹苗,很多人納悶「幾十萬棵樹苗都種哪去了?如果都長大了,台灣會是今天這樣嗎?」黃裕星直言,很多人不懂正確種樹,送樹苗單位被質疑送後不理、民眾則是只種不養,年年發樹苗,卻欠缺管理維護,任其自生自滅,種樹效益當然打折扣。
黃裕星建議善用科技力量,透過App建置追蹤系統,鼓勵領走樹苗的民眾主動回報種植地點及生長情況,引導民眾當個負責任的種樹人,而樹健康、人安全、景觀美是植樹重要三原則。
樹藝師藍梁文說,樹木風險在種樹那一刻就埋下,除了樹苗品質會影響存活率,把樹種在不對地方後患無窮,建議植樹活動不只是送樹苗,應搭配一些課程,確保樹木被好好對待。
藍梁文說,種樹前先分析土壤質地、硬度、排水率等特性,是重要的前置作業,加上選對樹種,才能確保樹木能長成良好的大樹。
「台灣距離這理想還滿遙遠。」藍梁文說,公部門對植樹、修樹、養護還有進步空間,城鄉落差也頗大,值得正視。
社論/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綠化植栽腳步不能停
2025-03-13
又到了一年一度植樹節的日子,這個源自歐美國家的節日直至民國建立時國父孫中山先生把造林觀念引進,也因此各界才把3月12日國父逝世紀念日定為植樹節。植樹綠化不僅著眼於環保與生態的保護,現在看來更具觀光的功能,很多國家地區因為花草樹木而吸引大量遊客,其中國人最熟悉的就是日本的櫻花,若沒有前人的栽種和推廣,日本的櫻花不會有今天的規模。馬祖早年山頭光禿禿,植栽綠化對我們而言意義與功能都十分重大,每種一棵樹下去,我們的後代都有機會受益,因此綠化植栽永遠不能停歇。
植樹節為重要的環保節日,其目的是提高大家對於環境保護,並鼓勵永續發展的貢獻。而真正要「植樹」不應只是一個象徵性的節日,而是要將綠化、節能等環保概念落實在生活的每一天,這才是植樹節存在的意義。馬祖每年都會舉辦植樹節活動,早期植樹僅以「綠化」為目標,自戰地政務解除地方自治後才著重「美化」,我們現在看到南竿盛開的櫻花就是當時的作為,如今再回頭想想,或許會覺得那時候為何不再多種一些。
植樹綠美化永遠不嫌少、不嫌晚,且好處多多,在城市綠化能降低城市的熱島效應,通過提高空氣品質、減少能源消耗、減緩氣候變化等方式,實現環保的目標。馬祖經過戰地軍管幾十年及自治以來,在植樹這方面向來十分重視,時至今日軍民各界仍對這項工作持之以恆,植樹的目的也由早年的軍事考量轉換成景觀考量,不論出發點以及目標為何,這項工作是不能停止的。
前陣子馬祖南竿櫻花盛開吸引不少民眾遊客前往賞花,產發處日前也在儲水澳路邊補種櫻花,縣府與馬管處以及各鄉都在3月植樹節前後推動各項植樹活動。在這個生機勃勃的季節種樹就是種下希望,我們再次強調馬祖的植樹不僅是綠化更要美化,因此各島可以因地制宜推展地方特色植栽,突顯原生樹種以及考量整體景觀和後續維管事宜等,讓植樹不再是單純的紀念與儀式,更希望經由這一輩的努力讓子孫都能受益。植樹造林是項永續的工作,為地球多種一棵樹,就是對解決地球暖化盡一份心力,在馬祖多種一棵有用的樹就是為後代累積觀光發展能量。
植樹節前進仁愛147 種下希望與美麗
2025-03-13
【記者馮紹夫報導】114年縣府植樹節活動昨(12)日在仁愛147社區舉行,縣長王忠銘率縣府團隊,與協辦單位台電公司、馬防部共同在社區周邊道路種下櫻花、茶花,為新社區增添綠意。
活動由縣長王忠銘主持,馬防部指揮官劉慎謨、議員曹丞君、台電珠山電廠主任林宗漢、台電馬祖區營業處長顏武停、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縣府各局處首長及中央駐馬單位代表等人皆共襄盛舉。
王忠銘表示,回憶早期的馬祖是光禿禿的山頭,在國軍的植樹計畫下,才有了如今鬱鬱蒼蒼的美麗樣貌。王忠銘說, 台電珠山電廠主任林宗漢指出,隨著科技越來越發達,人類的物質生活也更加便利,連江地區用電量每年均持續在成長,亦即將消耗更多的石化燃料,結果就是對環境不友善。台電公司基於供電穩定,更關注環境的永續發展,希望用具體行動展現公司經營理念,響應植樹活動,為臺灣的環境保育匯聚更大力量。
今年植樹節,縣府產發處準備了34株茶花、33棵櫻花樹苗種在仁愛147社區道路周邊,活動開始後,大家手執鐵鏟、澆灌苗木,不僅是在種樹,更是在馬祖種下希望。產發處也特別準備小花苗贈送到場嘉賓,為馬祖帶來更多綠意。
下一則: 陳如嵐接任交旅局!拿出誠意與實力不負王縣長背書重託VS陳接下局長帥印,請拿出誠意與實力不負重託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