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生什麼病就忌什麼口!名中醫五味養生1表必存
2023/03/05 05:13
瀏覽78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中醫認為五味入五臟,不同味道的食物能補養或損耗其對應臟腑,此為最基本的飲食之道;再者,飲食的多寡、時機、烹飪方式與其他細節都能影響健康甚鉅,以下就從五味談起。

五味對應五臟

根據五行學說,辛、酸、甘、苦牙周病治療、鹹分別入肺、肝、脾、心、腎,其五行對應為金、木、土、火、水。

五味
五臟
五行
季節長夏

因五味入五臟直接影響了臟腑機能,所以每個人都應該按照自己的體質與當下的身體狀況,適當食用五味食物。

五味應適量,過則致病

因五行有相生相剋,倘若五味過量則會傷了其相剋之臟腑,辛味過則傷肝,酸味過則傷脾,甘味過則傷腎,苦味過則傷肺,鹹味過則傷心。

五味之過相剋臟腑
肝、膽
脾、胃
腎、膀胱
肺、大腸
心、心包

病中飲食之五禁與五走

罹患肝膽病者忌食辛,脾胃病者忌食酸,腎病忌食甘,肺病忌食苦,心血管疾病忌食鹹。

此外,酸味走於筋,筋病者應少食酸,多食易生癃閉(指小便困難,量少點滴而出或閉塞不通)。酸氣收澀,膀胱胞得酸則縮蜷,因此不利小便。筋拉傷、足底筋膜炎…等皆屬筋病。

苦味走於骨,骨病者應少食苦,多食易生嘔吐。苦味入下脘則三焦閉,因此易嘔吐。骨折、骨質疏鬆…等皆屬骨病。

甘味走於肉,肉病不宜多食甘,多食令人煩悶。甘氣柔潤,胃柔則緩,胃蠕動慢則煩悶。肌肉無力、蜂窩性組織炎…等皆屬肉病。

辛味走於氣,氣病不宜多食辛,多食辣心。辛走上焦,與氣同行,若過量則久留心下,故辣心。氣喘、呼吸道疾病、氣虛…等皆屬氣病。

鹹走於血,血病不宜多食鹹,多食令人渴。血與鹽分相遇則凝,血凝則以脾胃津液稀釋,故口乾舌燥。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膽固醇症…等皆屬血病。

一旦發現自己刷牙時有血,都會擔心自己是否患上了牙周病。牙周病的成因主要是口腔衛生欠佳所引致,患者的牙齦會發炎、腫脹、牙周病治療方式出血等,嚴重者更會牙齦萎縮,導致牙齒脫落。醫生一般會透過評估患者的牙槽骨、牙齦情况、生活習慣及是否患有慢性病等,來判斷牙周病的嚴重程度及發展速度。一般而言,輕微牙周病患者只需注意日常口腔衛生、定時洗牙便可逆轉,嚴重患者則或需要麻醉,接受深層牙周治療。若在判定牙周病的期數及發展速度後,輕微牙周病患者只需勤於注意口腔衛生,包括正確刷牙、使用牙線,定期洗牙,清走牙菌膜及牙石,減低細菌滋生的機會,牙周病便能逆轉,自行康復。不過,若牙周病發展至嚴重程度,患者需接受局部麻醉,讓牙醫作深層牙周治療,有需要更會為病人做牙周手術、牙槽骨再生治療,當牙周清潔乾淨,牙齦沒有發炎,便可判斷為穩定病情,之後只需定期覆診即可。

吃得微微發汗最益健康

熱食傷骨,冷食傷肺。腎主骨,屬水,食過熱傷腎水而影響骨。氣血運行靠肺氣,氣血遇寒則凝,食過冷則傷肺致周身氣血不通。過冷過熱都不宜。《內經》有言,夏季的暑熱如果不透過出汗來排除,陰暑內伏,到了秋天感染風寒就會得瘧疾。汗是體內熱氣所化,也是津液代謝的產物,透過出汗與否可察知人體表裡是暢通還是阻塞。飲食吃得微微發汗就表示人體表裡暢通,既不過冷也不過熱(出大汗),最有益健康。 少量多餐,飢飽自量 每個人的食量不同,隨著日常運動量多寡及年紀的差異,食量會有所改變,甚至四季氣候、健康狀態也會影響食欲,應該依照自己當下的食量決定吃多少。此外,少量多餐比少餐暴食更有利健康,少量多餐既可以攝取足夠的養分也可以減少脾胃負擔;少餐暴食則會傷脾胃,影響消化吸收,養分不能完全攝取。 甜味損牙,鹽分傷腎陽 甜食會導致齲齒,即使食用後刷牙也難將之清除乾淨,微量糖分就能令牙菌生長,故而減少甜食攝取較能減少牙菌滋生。 鹹味入腎,腎雖屬水但腎陽卻屬火,水中有火看似矛盾,但從科學角度觀之卻容易理解。清朝的科學家徐光啟翻譯的一本著作《泰西水法》說:「木頭燃盡變成灰,過濾後得到鹵牙周病治療方式,由此可知鹹味是由火生出來的…。」易經坎卦中的陽爻,就呈現出水含火性的卦象,所以腎中有真火並不矛盾,是自然界的現象。

牙周病越早治療越簡單,效果也越好。反之,若沒有及時治療,會引起口臭、牙齦腫痛、牙齒搖動等症狀。患者情況較為嚴重時,可能需要拔牙,不僅治療會更加繁複,過程也疼痛難耐,更可能導致齒槽骨繼續萎縮,造成後續假牙製造的困難,累積的治療費用將相當可觀。根據醫界統計,台灣成人約有90%患有牙周病。換句話說,國人牙周病普及程度僅次於蛀牙。依據近年來國內外牙醫界研究發現:經由循環系統的散佈,牙周病的細菌甚至會導致其他重大疾病,如心臟病(瓣膜病變)、心肌梗塞、呼吸道疾病、流產…等。因此,重視牙周病並及早診斷治療,潛在牙周病患者應請醫師做詳細診斷。初期的牙周治療可經由一般洗牙完成;但若為中、晚期的牙周病,則必須接受手術性的「翻瓣治療」或是非手術性的「雷射治療」。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