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會認為茶類是水以外最好的飲品,而且現在手搖飲店處處開,所以要買杯綠茶、紅茶都很方便,無糖低卡的茶還可以幫助消化,又有保健的作用,但你知道不同的茶是有不同的性質的,不是每一種都適合所有人的體質。想選對適合自己體質的茶飲,可以看看這篇的小解析,從綠茶、紅茶、黑茶、青茶找到你的專屬好茶。
現代研究發現,茶裡含有茶多酚等抗氧化物,是有助身體抗發炎的營養物質。中醫也認為,茶最能降火,火為百病。但是,若喝進一大杯冰涼的茶,不僅易損傷脾胃、越喝越渴,甚至會造成肥胖、疲倦等症狀。古人喝茶養生,是有技巧的,茶的溫度是重點之一。《本草綱目》提到茶,稱:「溫飲則火因寒氣而下降。熱飲則茶借火氣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此茶之功也。」也就是說,喝茶可改善身體發炎的情況,但要喝溫的、熱的茶才有效果。
茶本身也分寒性、溫性,但多數偏寒。喝茶確實有益健康,但因體質而異。年少且脾胃健壯的人,多喝一點茶是沒問題的。但是虛寒體質及血弱之人,就要慎選喝的茶或乾脆不喝,否則容易造成脾胃惡寒,元氣損傷。腸胃不好,常腹瀉、易胃痛的人,也要留意。另一個喝茶重點,就是飲用量。茶適合小小一杯品嚐。尤其是綠茶、高山茶(輕烘焙的烏龍茶)等性質較寒涼的茶,喝太多容易傷胃。紅茶性溫,較不傷胃,但「紅茶具有凝聚性,喝太多會感覺水積在胃裡、無法吸收消化」如果能購買好一點的茶葉,自己泡來喝會更好。一些便宜的茶類飲料,可能使用廉價、來路不明的茶葉。
在找出適合你的"茶"之前,要先找出你屬於哪一種體質
你是容易便秘,容易長暗瘡,長痘痘=熱底,適合喝發酵程度輕的寒茶種。
你是容易手腳冰冷=寒底,適合喝發酵程度重的溫茶種。
一、 綠茶:適合熱底體質
綠茶是未經發酵的茶葉,兒茶素含量最高。而兒茶素中的ECGC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菌的功效,同時有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和血脂的作用,可保護心臟健康。
有研究指出多喝綠茶能加快燃燒卡路里,原因是綠茶含有單寧酸,能有效地促進新陳代謝;而發酵程度愈低的茶葉,單寧酸含量愈多。但要留意過多攝取單寧酸會阻礙鐵的吸收。
綠茶例子:西湖龍井、碧螺春、抹茶
適合的體質及功效:容易上火的熱底人士,可清熱解毒。
二、 紅茶:適合寒底體質
紅茶是經過長時間發酵,只含少量抗氧化的兒茶素,但含量較多咖啡因,有利尿、有活血提神的作用,同時可刺激胃液分泌,幫助消化和促進排便。紅茶也含有茶紅素和黃酮,兩者都是天然的高抗氧化劑,可以降低動脈硬化的機會,預防心血管疾病和中風的風險。若你是胃熱、舌胎厚者、口臭者、易生痘者、雙目赤紅、上火的人、經期孕期哺乳期女性,則不宜飲用紅茶。
紅茶例子:錫蘭紅茶、祁門紅茶、滇紅茶、伯爵茶、寧紅茶
適合的體質及功效:容易手腳冰冷、胃寒、體弱、情緒低沉、年紀偏大的寒底人士。
三、 黑茶:適合寒底體質
黑茶性質溫和,有暖身的作用;是後發酵的茶葉,即存放時間愈久,發酵程度愈高,因此含少量兒茶素,抗氧能力較低;相反單寧酸含量愈來愈高,刺激新陳代謝,幫助消化去油膩,有降脂減肥的作用。若患有動脈硬化、高血壓、貧血、低血糖則不建議飲用黑茶,因為黑茶茶葉內含有茶鹼、咖啡因、可可鹼等活性物質,這對已有腦動脈硬化的人是一種潛在的危險,它可能促使腦血栓的形成。
黑茶例子:雲南普洱茶、安華黑茶、廣西六堡茶、雲南緊壓茶
適合的體質及功效:容易背腳冰冷、腰痛、精力衰退、臉黑無光澤、喉嚨腫痛、食慾減退、體弱的寒底人士。涼飲熱飲皆可,如果可以煮飲更好。
四、 青茶:適合所有體質,適合新手入門飲用
青茶的茶葉只經過半發酵過程,性質平和。青茶同樣含有抗衰老的兒茶素,有助消滅大腸桿菌,維持腸道健康。此外,烏龍茶中含有茶飢素,可使腸道蠕動,產生飢餓感,有開胃的作用。但要注意空腹飲用會傷胃。忌空腹飲烏龍茶,因為這樣很容易出現茶醉的現象,出現類似頭暈、心慌、手腳無力等症狀。忌睡前飲烏龍茶,這樣只會讓自己難以入眠。另外,冷了涼掉的烏龍茶最好要加溫後飲用,因為冷飲烏龍茶會很容易對胃產生不利。
青茶例子:鐵觀音、台灣烏龍、大紅袍
適合的體質及功效:大部分人可廣泛飲用,有醒腦提神,幫助消化之用。
「不曉得要喝什麼茶的人,建議先喝中烘焙的烏龍茶」,這類茶一整年都適合喝,「如果胃都沒有不適感,再試著過渡到輕烘焙烏龍茶、綠茶」。另外,想喝高山茶、又怕傷胃的人,可請店家再度烘焙,變為半生熟茶再飲。
另外喝茶到底適合加什麼,才能真正提升抗氧化力呢?
茶其實是不適合加牛奶,因為牛奶中的酪蛋白和茶多酚結合會降低茶的抗氧化力,脾胃虛寒或熱的人都不建議喝奶茶。茶也不適合加糖和蜂蜜,因為糖跟蜂蜜也會削減茶的抗氧化力,蜂蜜的影響甚至高於糖。茶適合加2~3匙柑橘類果汁(如檸檬、葡萄柚、橘子等),維生素C可提高兒茶素穩定性,增加抗氧化力。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