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法會講題 心好更要求道(性理題釋33題) 悟見編整
2016/07/27 14:36
瀏覽1,024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法會講題    心好更要求道(性理題釋33題)    悟見編整


一、心好的人一定會求道


常人果屬善良原子,一聞此道,定必踴躍求修,盡力提倡。

蓋以善人君子,無時不以世道人心為懷。


當今之時,世道澆漓,人心奸險,惡氣沖天,召來種種惡劫,

憂道君子,朝夕設法,救濟不暇,


今則天道出而普渡,有不欣然樂為者乎?


二、不求道不能超生


且入道最大的目的,是在超生了死 ,返本還原,不再受閻君之患,輪回之苦。


若徒言心好,亦不過為一濁世之善人,轉世受福報耳,況福祿亦有盡期,到了盡時,又不知如何結局。


較之入道者,受師指點,永脫輪回之苦,安享無窮清福,則不可同日而語也。


三、好人很多是鄉愿


吾人但細玩味孔聖之惡鄉原,說是:『德之賊』一語,再悟一悟「朝聞道,夕死可矣」一語,即可知心好原與入道的不同了。


鄉愿者,外表看起來像好人,實際上不是好人。


孟子曰:「非之無舉也,刺之無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汙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潔;眾皆悅之,自以為是;而不可與入堯舜之道,故曰『德之賊』也。」


四、濁世好人難超生


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


劫濁:生當末世,飢饉疾疫刀兵等相繼而起,生靈塗炭,永無寧日。


見濁:世人知見不正,不奉正道,異說紛紜,莫衷一是。


煩惱濁:世人貪於愛欲,瞋怒諍鬥,虛誑不已。


眾生濁:世人每多弊惡,心身不淨,不達義理。


命濁:眾生因煩惱叢集,心身交瘁,壽命短促。


五、心好不一定是好


你的心是不是好?那要看你用什麼標準來看?譬如說,你心很好,也不害人,也會去做善事,但是你沒有吃素,以凡人的眼光來看你,你確實是一個好人,


但是以上天仙佛的標準來看,你的心是不好的,因為你的心不慈悲還在吃動物的肉,還在傷害眾生,還在造殺業的罪孽,以這樣來看,你並不是好人。


六、好人的標準要提升


我們身為萬物之靈,我們的道德標準要提高,要從凡夫的標準,提昇到聖人的標準。


唯有「拜明師、求大道」,你才能突破自己,從凡夫提昇到聖人的標準。


達到聖人的標準,才算是好人。


七、行善不求道難超生


行善布施是好人,但這樣的好,不是最好,仍落再輪迴中。


近代大善人王鳳儀,是世界上所公認的大好人,他行善積德四十年,講病治病、設立女子義務學校七百多所,奉獻一生的精神,


但因在世沒求道,死後落入氣天界,當氣天神,沒有解脫生死。

所以說「好人不求道,不能超脫生死輪迴。」


八、王鳳儀善人的見證


王鳳儀善人的結緣訓


自從我身亡後各處混亂

全不知天時至來至末年

上天考拔三曹同要改換

掃天地共人民涮洗三千


要再錯此時光身難出苦

我樹桐就是爾前邊標桿

雖然我苦費了心血千萬

難逃出氣天外難返靈山


我歸空到氣天玉旨傳旨

敕封我一世苦慈善大仙

我跪求身不起眼中落淚

我言說我枉行一世心田


我奔波為闡道用盡心力

身難返無極宮好不傷酸

此時下仙佛聖齊求指點

此時下我求道談何容易


不得受明師點亦是枉然

非有那南極祖壽星之命

准許我有人救方能歸還

修一世不知道生死門戶


不知性居何處怎能歸天

我樹桐還盼望齊求真道


十、好人不求道,無法超脫生死輪迴


濟公老師說:


不識天時,固執不通,不求明師點化,而盲修瞎煉,真諦無以參,性命無以立。


如是在世福德,雖然多如恆沙之數,因不能明心見性故,亦只能享受天界、人間福德。或三界神祇而已。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隨堂筆記
自訂分類:天道修行路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