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法會講題 修道三不離 講授綱要 悟見編整
2016/05/29 10:43
瀏覽6,939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法會講題    修道三不離    講授綱要    悟見編整


一、前言


濟公老師說:修道能夠遵循著--三不離,是很重要的。


三不離:不離佛堂、不離前賢、不離經典。


要續接佛緣:累世修行,才能求道、修道、辦道,這次下凡間,扶助彌勒成大道,要努力修辦,將來回天,老母會給我們加功晉果的。


二、立愿了愿三不離


八仙李大仙說:


「人身難得今已得,正法難聞今已聞。」在萬種難得的機緣中,賢士們算是根基深厚、福慧俱修,才得了這難得的人身與正法。


但要保住這好福氣,就不可以中斷修行,不可以錯過了愿的時機。不是常說修道要始終如一嗎?


如何才能始終如一、立愿了愿呢?就是修道的「三不離」:不離道場、不離經典、不離善知識。


三、佛堂是收心的地方


不離佛堂


濟公老師說:人的心太容易外放了,所以需要一個環境來約束你,所以修道不離佛堂,就是要讓你藉著回來佛堂收心,回到佛堂把你這雜亂的心給收回來。


四、火中栽蓮不離道場


八仙李大仙說


有人說:「道場是非多、意見多,會擾亂清靜的修行!」真是如此嗎?不是。


要知道,能「火中栽蓮」才是人上人。

在大家共修的場合中,最能達到「見賢思齊,見不賢內自省」的成效。


你的心若無是非,當然不會擾亂修行,是非又與你何干?見人有非,是自心起非心啊!


你自己無法靠自覺的力量擺脫是非,又要離開可以互相磨合的修行道場,自詡修道不一定要在道場,那是自己根基未紮穩就想三級跳的論調。


「道場」是求道的場所、開班傳授法音的場所、立愿了愿的場所,是這麼重要的地方,透過同修共辦、互相磨煉的因緣,為的不就是要蛻變與成長嗎?所以勸賢士,要珍惜道場、感恩道場,才能讓你的愿行長存。


五、 眾生就是道場 


這修道辦道要先與眾生結善緣,沒有眾生,只有你一個人在那邊大慈大悲有用嗎?


所以白陽期修道,眾生就是道場,每個人都在跟人相處當中來修煉,所以欲成佛道,先與眾生結善緣,因此具備了人緣,你才能夠在這紅塵當中修煉、渡化、成道!


可是如果今天你儘與眾生結惡緣,那你修道這條路是不是障礙就多了?所以徒兒們要結好緣,不要結惡緣啊!


六、修道不能離前賢


濟公老師說:


修道的路,實在有太多的疑惑了,有時候在社會上,在家庭裡,總是有許多的風言風語,聽到了自己一時之間解不開,所以需要前賢來牽引你,所以修道不離前賢。


引保師也是你的前賢呀,時時刻刻不離前賢就能夠解開許多的迷惑。


七、同修共辦善知識


不離善知識


八仙李大仙說 :


這一世能在同一個道場同修共辦,都是善因緣的成熟,與你一起同修共辦的人,都是你的善知識。


這些善知識都有自己做事的風格,一個心就一個境界,不管他人的境界為何?我們都要從他的境界中照見自己的心,如此的同修便成為你的善知識。


所以同修之間要互相珍惜、慈悲,因為人世間是那麼的無常,相見便是有緣,而且各種不同風格的同修無非是在幫助自己成就的契機,所以同修在一起要互相鼓勵、互相成全。


自古聖佛從沒有離開眾生而成就的,所以他們感念眾生、幫助眾生,希望他們也能一起成就,因此他們救渡眾生的愿行是永無終止。


所以同修之間要互相珍惜、慈悲,因為人世間是那麼的無常,相見便是有緣,而且各種不同風格的同修無非是在幫助自己成就的契機,所以同修在一起要互相鼓勵、互相成全。


自古聖佛從沒有離開眾生而成就的,所以他們感念眾生、幫助眾生,希望他們也能一起成就,因此他們救渡眾生的愿行是永無終止。


八、修道要不離經典


濟公老師說


在修道的過程中要不離經典,因為經典是往聖的智慧結晶。往聖的智慧,往聖走過的路祂留下的智慧,你今天把它閱讀,你把它領會,那這智慧就是你的了,


當你修道過程也好,人生旅途也好,你遇到困難迷惑的時候,翻開往聖的經典來跟自己的現況比照比照,你就可以解開很多的迷團,就可以放下很多的疑惑,也可以放下很多的埋怨。


當你覺得你環境很糟的時候,你對照對照往聖呀,當你比照到往聖祂們的路也有困惡的時候,甚至比自己還糟的時候,你是不是就已經很感恩了。


然後還要再看看,當古聖仙賢遇到那個狀況的時候,祂是怎樣面對的呀?吸取往聖的智慧來成就自己,所以修道不離經典,這也很重要。


九、不離經典學聖人


八仙李大仙說 經典記載著聖賢的善言嘉語,懂得持誦經典、學習經典,就有機會和古聖先賢併行,與過往聖賢一同學習、一同參研、一同提昇。


可見,經典文教有安頓身心的作用。人們因為迷惑而困頓,故要靠有智慧的人指點迷津,因此在研讀經典時,身、心、靈漸漸清明,行為趨向正途,舉止流露威儀,心意回歸誠正,最後,你的愿行就能順暢無礙。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科學百科
自訂分類:天道修行路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