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安住當下。§。
2022/10/04 10:57
瀏覽148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什麼是﹝安住當下﹞?如何﹝安住當下﹞?又是如何運用?

凡士 台北

主題:斷疑生信

      小弟學修之體質特殊,遇有仙佛感應時,是溫暖的從手麻到頭(手毛都立正),一開始有師兄姐說會不會是卡陰,後來發現並不是如此,而平日功課念經「 平日主修 地藏王菩薩師尊的本願經以及金剛經,菩門品,佛說阿彌陀經和閻羅天子真經 」時也很特别,念到重要句子時,會有強力麻麻的類電流感,這感覺很特別,就好像是 接通宇宙能量一般,不知各位同修是否也有小弟同樣情況,在此跟各位同修分享^^
.

張老師 答:§。心誠則靈。§
.

誠心感其應。本是修道人。經典薰心性。力行猶更佳。觀音暗加持。

是汝前之因。持咒能進道。發願並積德。六字玄功法。助修一世成。

.

只要心存『 正氣正心正念 』。所作所為。包括起心動念。

都會有無上功德利益。不可思議之衍化。若能堅持至終。力行不綴。

來世必可借此【 能量 】而得生善處。享清淨之福份。

有此感受是屬接受到【 正能量及正磁場 】的原故。

因此能量能讓修持者。有清心與舒暢之感受。

熱氣及麻麻是【 真氣 】內蘊。會流竄全身。通關過竅。

久之會產生《 真人 》。等功成德厚之時。

無形《 真人 》既會形成及自然運作。但不會影響凡體自然生活。

所以若要自身修持有所成就。並不一定要靠『 靜坐 』。

或加入那個派門。才能有所成就。

而是全憑『 自心心量德行 』而取決一切。

否則像『 回教 』『 基督教 』的門生如何【 回原 】。

對於《 六字玄功之法 》當更用心了解力行。會有實際的大助益。

希望修士能再接再厲。於《 經典 》《 善書 》多加精進並且力行。

他日功果圓滿之時。能跳脫三界。逍遙自在。祝福!

.


                 。§。轉念。§。

主題:轉念!

惡業果報,自作自受,將功贖罪,無稽之談?

了凡修士能消罪解愆

修身積德解因果報應

一報還一報雖非虛言

超拔祖先要如何詮釋

如非後代子孝與孫賢

幽冥地府將痛苦無邊

命由心轉又相由心生

真心懺悔並能不二過

罪消命轉且無災無難

莫說一命還須一命消

行善德積定可解愆尤

因果論與宿命論是如此。

對於五行氣數所拘缚之下。

若能先懺悔前愆,不二過,並能行功立德,將能轉其不好之業,

如此修行才有其意義,不論前業多重,但能一念轉換,

不間斷行修,當可漸否極泰來,甚至於消業解脫....。

《了凡四訓》中之「了凡先生」,即是如此修持而改變自己的命運!

祝福!
.
.


。§。離相。§。

名色 來自:台北 題

主題:佛就是離相

       眾生因無明顛倒,認假為真 ,所以無法離相,能夠離相次第已經走過。沒有經過次第是很難離相的,離相修行剎那間,離相的當下就見性了。明心見性只是一般一般平凡而已,不會說很利害的, 只有心不起無明煩惱,利益一切眾生,行而無住 。眾生皆有佛性, 這就是佛性的展現 ,今生如此行持就是佛。

.

回覆 時間:2014/5/5 下午 10:02:00 IP: 123.194.249.*

§。心法門。§ 覺行居士 回覆!

主題:§。要進道須用【 五種功法 】。§

【 正見 】!

§

真修實煉次第持。明心見性亦平常。
覺後起修體真常。一心無著應大千。

§

佛非離相與有無。此心顯現只自然。
自然之應當下覺。功德圓滿究竟 ○。

§

§。心法門。§ 覺行居士 自悟詩詞!

主題:§。修自心。§

§

心頭佛。佛不佛。西方佛。是他佛。心念佛。就成佛?
業緣愆。誰來擔?自性度。佛不度。自造業。由誰解?
自心原。誰能追?西方行。亦自煉。要自煉。何西戀?
想一想。靜一靜。因果業。冤債怨。人是人。佛是佛。
沒法牽。沒法移。到頭來。須自理。要離苦。欲自在。
趁現在。趁現在。修自心。行功德。心觀心。心心心。

§

主題:§。因緣。§

§

寒山無遠自在心

心原不修也空行

與會只勸修其心

玄學靈通不再詢

§

主題:§。明心偈。§

§

依住非住。自體性明。

從心悟心。說一不一。

自性如如。實無所得。

由明覺心。觀當下性。

見得本原。不動如山。

§

主題:§。玹中音。§

§

明心見性日常中 ( 時迷...時覺...時改...漸進『 道 』...)

祖師大德因此通 ( 修者通達並了知此理 )

一言一行戒律走 ( 身、口、意。依戒、定、慧而行...)

不昧因果登佛宗 ( 趨入『真知』『真定』漸圓滿而邁向『佛』境 ...)

§

知行合一日有心 ( 知而生慧須再親身行持...非只口舌言論...)

法要次第煉真功 ( 真功妙法雖平常。若依次第必達真...)

來日若覺心光現 ( 有朝一日心常生法喜。證果之象須細心呵護...)

真祖面前印心玹 ( 與過來之人共同分享及【印心】...會《心王》...)

§

主題:§。當下明心見性。§

§

心迷法界有。悟時非虛實。一人一真性。性性皆不同。
來處當下心。緣緣千萬行。因果由此生。生滅無期盡。
若欲了業餘。須修心上心。但得真法要。霎那片刻尋。
修成原原處。從後不再覓。日常生活過。來世菩薩心。
既得明心性。又稱眼明人。修身積德願。逍遙自在行。

( 不虛此行 )

§

主題:§。求法者誠心為要。§

§

誠能動天。謙可受益。德積養性。慧當明心。
未學心立。法須恭求。次第而修。平常而已。
練而親驗。亦重思惟。心領意會。了然於心。
再次進昇。於細心處。入心中心。達於至專。
專而進精。轉而化妙。妙境如如。靜觀明覺。
此無大巧。只用真心。真心應物。自然而為。
不執不著。日復一日。他年豐收。明心見性。

§


。§。覺。§。修﹝自性靈通﹞之方法.....

此﹝明覺心﹞是一切一切之總源頭。

      唸佛須此明覺心才能專注。靜坐。修法。持咒等。須此明覺心靜心及進昇。悟理亦須此明覺心。生活工作更須此明覺心。由此可知其重要性。能使自身更安全且可達事半功倍之效。圓滿其事要成就道果更須此﹝明覺心﹞.動物依此敏銳明覺心。能自我保護免去危險。甚至於修煉成﹝成仙﹞。此﹝明覺心﹞是可透過培養訓練而提昇的。提昇之後心將更清淨及敏慧。行修之人由此之﹝覺性﹞。行功立德。修身養性。發菩提願心。閱讀經書等等。

累積德性並同時消災解厄。解冤釋結。趨向光明之道程.......

﹝明覺心﹞之培養是有方法的。透過種種之法門可修成。

      本門法門內有一連串完全之《 功法 》。可作正確引導修者修學得力。先解其【理論】。再論及【功法】。並有【次第】進昇。又親自【修證】感受。如此不斷檢討改善。日以繼夜。

《 心心不迷。覺覺於心 》久之必見。§。真我自性。§。

祝福!
.
.
      當行修者在持煉一切法要及道業時。整個過程中會有不同之感受。感覺各異是自然之現象。又所思惟啟發及應對也不盡相同。但行修者對於此觸確能如實掌握住。而此之感受若能安住。或時時提醒及訓練。必能熟悉習慣而因此長久。此類之感受即是﹝安住當下﹞的理論及感覺。如技師由日積月累之訓練。熟能生巧知其此區域之感受。可引導技師知其學習中的技能。及提昇此項之技藝。此就是所謂﹝安住當下﹞。修車時安住此念安住當下。休閒之時。思惟此事亦是安住當下。學其所專進而有成。

      今行修之士。所學甚廣。若能則一法之專而持之以恆。當能有所成就已。如以此﹝安住當下﹞為例。思其道義及法要。活在此法要及正思惟當中。久之必能心有所悟。慧明自開。抓住此修學之感受。停於此《 法樂 》之中。得其精髓自在無礙。在更上一層去修學道業。如此累進信心自燃。至此後在家或去道場修持皆能無礙了。而要﹝安住當下﹞感受之念為何?是很重要的。若行修者。若是從修學至終身不墜。以《 一念真心 》而行持。終能得此《 一真 》之法界。猶如念佛之人。一心念佛。憶佛。學佛行等。心心安住於此當下。來日必能因此之念力心願成就。§。無上佛果之位。§。共勉之.........

.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