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5 年我進入「陸軍理工學院」就讀,一日,隊職官宣布學校將舉辦「軍歌比賽」,優勝者有獎盃,還有大家最愛的榮譽假,隊長是職業軍官老神在在的說:軍歌比賽最簡單,“精神飽滿”、“步伐整齊”,“聲音要大”一定會贏。有此錦囊妙計,果不其然本隊(學生大隊第四中隊)勇奪冠軍,皆大歡喜。
二年級時期學校昇格,由陸軍轉到國防部管轄,招牌由「陸軍理工」改成「中正理工」,有了老總統的庇佑,走路都會有風。不久,上級認為海軍、空軍都有自己的軍歌,而陸軍借用「陸軍官校」的校歌,一借就是幾十年,真有點說不過去。因此,廣招天下音樂大師投稿應徵,歌詞是何志浩將軍寫的<風雲起,山河動,黃埔建軍聲勢雄。。。>,應徵歌譜居然有二十三首!如何挑選,總要有人唱一唱才行,位於台北新入列的「中正理工」就是首選,我們連隊自然更是首選中的首選。
練唱地點在校內「階梯教室」沒有問題,校外則要搭乘學校的軍用卡車,前往「空軍總部」對面的「國防部示範樂隊」隊部。這下子可開了眼,平時看到的「示範樂隊」都在十萬八千里外,如今可以面對面的接觸,豈不大樂。東張西望,問東問西的,就像劉姥姥逛大觀園一樣,英俊瀟灑的樊緒華隊長,親切的招呼我們,並傳授了許多音樂常識。
在四次的集訓中,我們就將 23 首,淘汰到 11首、 5 首、直到 2首。由於歌詞不變,只是換歌譜,實在無聊,再不好聽也要唱下去,唱到後來,大家幾乎到達聲嘶力竭的地步,教室裡的開水桶,都已經換上了「彭大海」,來調理歷盡滄桑的嗓子。好在已到驗收日子,在「示範樂隊」的演奏室,由「陸軍總部」政治部主任梁孝煌將軍主持,邀請國內許多音樂大師們當裁判,場面相當正式。兩首中選軍歌唱完,就等梁主任講評後定案,就圓滿結束。不料,梁主任謙虛的說:這裡我是最不懂音樂的,還是聽聽大家的意見。民主方式舉手表決,問到專家組,全員支持甲案,問到樂隊時,全體支持甲案,看來已成定局。而此時,梁主任說:你們演唱的,最有感受吧。一舉手,九成同學都支持乙案。會場氣氛非常尷尬,梁主任說:矛盾很大,你們研究一下再說吧。
客人離開後,樊隊長對我們直白的說:甲案的作者就是我。想了解你們認為哪裡不夠好?大家相處久了,也就直說:不夠雄壯!樊隊長想了想,立刻到鋼琴邊彈著幾下,又在曲譜上畫了幾筆,再唱時,大家毫無懸念非常滿意。正式的演出是在杭州南路「陸軍總部」操場,全新出爐的陸軍軍歌,就在示範樂隊演奏,陸軍儀隊操演,我們主唱,總司令高魁元將軍讚賞下,圓滿的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