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智輝認了! 台積電在美6廠若都完工「供應鏈可能外移」
行政院長卓榮泰(右)、經濟部長郭智輝(左)29日在立法院答詢。(姚志平攝)
經濟部長郭智輝坦言,台積電在美國6座廠房若都完工,供應鏈未來確實有外移可能,約是7、8年後的事情。(摘自國會頻道)
行政院長卓榮泰29日率部會首長赴立法院備質詢。國民黨立委牛煦庭詢問美國對台要求與可能衝擊,經濟部長郭智輝坦言,台積電在美國6座廠房若都完工,供應鏈未來確實有外移可能,約是7、8年後的事情。
立法院會今天對行政院長卓榮泰提出施政方針及施政報告並備質詢。牛煦庭提到,美方透過談判要求台灣擴大對美投資,實際目的就是引導台灣關鍵產業赴美設廠,形成產業外移危機。他質疑,若重演當年廣場協議迫使日圓升值的歷史,台灣製造業恐將首當其衝。
牛煦庭提醒,廣達、PCB產業已有在美設廠布局,產業外移風險正逐步成形。桃園蘆竹的PCB產業受到衝擊,其實關稅第一時間影響還好,因仍有剛性需求,不過他們擔心未來的不確定性,比如說廣達有沒有考慮在美國設廠?恐怕是有的。譬如台積電去美國設廠,未來可能有多少家會跟著去?
卓榮泰回應,政府要求產業必須保持台灣領先地位、絕對不能產業空洞化,根留台灣。但也承認,若產業外移,供應鏈若不跟進,在美國將可能另起爐灶、扶植競爭對手。
經濟部長郭智輝則表示,現階段台積電在美國的生產量仍不足以吸引供應鏈過去,但若6座廠房陸續完工,供應鏈未來遷移的壓力將大幅增加,預估是7、8年後的情境。
牛煦庭追問,若台幣升值至1美元兌30元甚至28元,會否引爆製造業倒閉潮?郭智輝回答,初步影響評估顯示,產業受衝擊範圍約5%,就業人口影響約12.5萬人,產業影響程度介於3%至14%之間,細節仍在評估中。
台積電加碼赴美牽動供應商 驚爆「最大遷徙潮」
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加碼設廠。(圖:shutterstock/達志)
台積電極力配合美國政策,日前宣布加碼在美國投資1000億美元(折合約3.3兆元新台幣),總金額將達1650億美元,《商業周刊》總主筆呂國禎上節目時表示,這筆投資背後影響甚遠,牽動台積電可能擴及台灣業者的供應鏈大長征。
台積電加碼赴美投資,未來在美建廠規模將從三座廠擴增至八座廠,震驚半導體業界,《商業周刊》總主筆呂國禎在《財經一路發》節目中表示,台積電美國投資加碼千億美元,台積電供應商勢必將赴美,「你不去別人也會去」,像是歐美業者也勢必前往,因為未來在美國先進製程製造的占比將逼近3成。
台積電在美國進一步擴大投資,呂國禎透露,經商周向19家供應商調查赴美投資意向,顯示高達近8成業者有意跟著台積電赴美,未來亞利桑那將成「台積電城」,台灣做設備、做化工、材料等業者都可能前往。
呂國禎表示,像是長春、萬潤、弘塑都表達有意赴美,預期「一場台灣史上最大的供應鏈遷徙」將來臨,這是無法迴避的事,但也引發市場擔憂台積電台灣資本支出將減少,以及供應鏈投資恐同步下滑。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台積電赴美...郭智輝認「未來供應鏈恐外移」 醫轟:之前還騙沒影響
國民黨立委牛煦庭昨在質詢時,關心台積電赴美設廠引發供應鏈外移疑慮,台灣產業界擔心出現破窗效應;經濟部長郭智輝回應,台積電目前在美國的產量尚不足,但也坦言,如果美國6座晶圓廠全數完工,供應鏈可能移轉,「應是7、8年後的事」。
此話一出,蘇一峰昨是在臉書發文表示,先掏空台灣,台灣產業外移,台灣人越生越少,都是下一代自己的事;他並批,說實話未來也不用管美國的半導體關稅了,因為都是美國廠在地生產,美國賺錢增加工作機會。
最後,蘇一峰還用Hashtag寫下,「之前還騙說沒有影響」。該篇貼文也引發網友討論,已有超過350則留言,有人留言說,「依照美國人的做事態度,可能也完不了工。怎樣對台灣都是一場空」、「會選舉就好,其他隨便啦」、「沒什麼好怨的,自選的,自己承受」、「自求多福囉」、「呵呵!真的被美國整碗捧去!賴政府還在粉飾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