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靠「吃」逆轉勝!食物替換對照組曝光
想要降三高,食物替換是關鍵。(圖片來源/Pexels)
糖尿病、高血壓及高血脂,通常都是「吃」出來的;想要降三高,還是可以靠「吃」來逆轉勝,而「食物替換」是關鍵。
根據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 20歲以上患有三高的國人,約有32%的人未意識到自己有高血壓,高血糖則為34%、高血脂則高達77%,表示三高患者的自知率較低;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衛福部國人十大死因統計,截至2021年為止,三高共奪走69,400人的性命,因此絕對要及早發現、控制,才能避免進一步危害健康。
日前,營養師高敏敏於FB粉絲團發文,邀請心臟科醫師陳裕峰分享三高病友該怎麼吃。糖尿病患者應少吃精緻澱粉,像是白米、麵食及麵包,由地瓜、玉米、燕麥等未精製全榖雜糧取代,可使升糖指數降低,讓飯後血糖更穩定。
少吃高糖甜食,可吃芭樂、小番茄等低GI水果替代,一次一拳頭的量,盡量一天2份水果。不要吃飯配菜,改為吃菜墊胃,可幫助血糖更穩定;少吃蜜餞、果乾、果醬、果汁等水果加工品,盡量吃天然水果。
高血壓患者則應避免醃漬加工食品,因醃漬物鈉含量過高,容易使血壓升高,平時多吃天然蔬果;禁喝含糖飲料,若嘴饞可吃低脂乳品解饞;避免高油肉類,像是蹄膀、五花肉及炸雞等,應改由植物油、酪梨及堅果替代,有助於疏通血管、維持健康;少吃加工肉,可多吃豆製品及白肉,低脂肉類為佳。
高血脂患者盡量少吃煎、炒、炸等烹飪方式的食物,改由蒸、煮、烤、燉,可減少油脂攝取,保留較多的營養價值;不碰酒精,改喝無糖茶,因酒精會抑制人體清除血液中的壞膽固醇,要避免;不吃高油、高糖甜點,多吃天然蔬果,身體才會更健康。
高敏敏叮囑,最近溫差大,容易使血管收縮,若有熬夜、抽菸及大魚大肉等習慣,更易造成血管負擔,尤其三高族群更應該注意,故平時要好好照顧身體,才能邁向大家夢寐以求的三高,薪水高、智商高、顏值高!
【健康與飲食】更新5大原則吃出好心臟、增強免疫力、武肺疫情(台灣疫情)資訊一覽表:醫、營養師推薦「一張表」「地中海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