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近90%幽門桿菌造成 抽菸吃太鹹是常見危險因子
幽門桿菌是導致胃癌主因,多數人即便感染幽門桿菌,仍認為可和細菌「和平共存」,是大錯特錯的迷思。醫師及專家強調,感染幽門桿菌100%會使胃部發炎,罹胃癌風險恐高5.6倍。
▲遠離胃癌,蔬菜要多吃。(圖/pixabay)
根據衛生福利部癌症登記、死因統計報告,胃癌高居國人10大癌症發生率第8名、死因第7名,每年新發個案約3700人,男性發生率是女性的2倍。
台大醫院內科部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李宜家今天受訪時表示,胃癌有將近90%是幽門桿菌造成,幽門桿菌會使胃部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狀態,久而久之恐引起胃黏膜細胞異常增生演變成腫瘤;此外,抽菸、吃太鹹的食物、醃漬類食物也是常見危險因子,約占整體胃癌的10%。
李宜家說,幽門桿菌主要經糞、口傳染,多數民眾都是不小心吃下遭幽門螺旋桿菌汙染的食物或飲水而感染,多數人感染後並無症狀,部分會出現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以及胃炎等症狀。
他表示,從感染幽門桿菌到演變成癌,是一段相當漫長的過程,許多人可能20至30歲就感染,直到65歲過後才冒出腫瘤,代表有很長的時間可以進行除菌治療,降低罹癌風險。
然而,臨床上多數幽門桿菌感染者都有共同迷思,認為可和細菌「和平共存」、無需治療,令醫師相當頭疼。李宜家強調,感染幽門桿菌100%會造成胃部慢性發炎,增加罹癌風險,不可輕忽。
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表示,根據研究,感染幽門桿菌者比沒有感染者罹患胃癌風險高5.6倍,台大研究也顯示,接受除菌治療至少可降低50%罹患胃癌風險。
林莉茹提醒,遠離胃癌威脅從生活做起,像是用餐前要洗手、避免吃到不乾淨的食物或飲水,少吃醃漬、煙燻、過辣、刺激食物,並且戒除菸、酒、檳榔,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特別是大蒜、洋蔥、青花椰菜具有高抗氧化力指數的蔬菜及水果芭樂(俗稱蕃石榴)。
此外,如果長期出現胃痛、胃脹、消化不良、食慾差等症狀應及早就醫,如果曾有胃癌家族史或其他胃病,可和醫師討論是否接受幽門桿菌檢測,儘早治療。
下列「5個症狀」如果較為頻繁地出現,務必要重視,建議盡快去醫院做檢查。
1.食慾減退:
食慾下降很容易被人忽視,就如最近天氣悶熱,多數人沒什麼食慾;但胃癌病人在早期時,食慾會下降,容易嘔吐,進食後偶爾還會吐酸水,消化不良;所以,若持續很長時間食慾減退,最好還是盡快去醫院做檢查。
2.莫名消瘦:
無緣無故體重一直下降就要當心了!胃癌病人因體內癌細胞的快速生長,會消耗很多營養物質,因此體重會出現突然變化,顯得異常消瘦。
3.上腹部疼痛:
很多人對於胃痛都不以為意,吃個止痛藥,能拖就拖!胃癌的早期症狀可能會有上腹疼痛,一般多呈持續性。這種感覺在進食的時候更加顯著,通常進少量食物即有飽脹感,沒有進食慾望,而且常伴隨噁心的感覺。
4.嘔血和黑便:
解黑便常是胃出血很明顯的警示,胃癌在早期會出現嘔血和黑便。約莫三分之一的胃癌病人會有小量出血,表現多為大便潛血陽性,部分病人甚至會有間歇性的黑便,也俗稱柏油便。
5.不明原因的貧血:
胃癌病人為什麼會貧血?主要是來自胃癌病灶的出血。當貧血時,病人會感覺比平時容易疲倦、較虛弱、頭暈、臉色蒼白、活動時呼吸急促。因此有不明原因的貧血要趕快就醫,找出原因。
(三立新聞網2019/10/04)
參考:
http://blog.udn.com/1698/130200432防癌!最強抗氧化力水果是芭樂
- 【靈修小品♥傳遞生命♥學英文】到祂面前 Access Through Christ《靈命日糧》中英文廣播
- 【放大鏡】制裁俄國破口?台灣被點名買俄輕油 CNN:台塑是買家
- 【醫學-健康- 科學-教育】《POP最正點》林書煒 專訪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 新陳代謝科 醫師 吳忠擇 血糖 穩定就沒事嗎?解鎖糖尿病腎病變3關鍵
- 【詐騙】收到1種繳費單絕對別打開!詐騙最新手法「6萬存款瞬間蒸發」,工程師也上當慘遭盜刷
- 【靈修小品♥傳遞生命♥學英文】為別人著想 Making Room for Others《靈命日糧》中英文廣播
- 【創意訊息】理工男變居家先生3》10年累積銷售突破30億!目標3年內上市,楊大成還有什麼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