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往生忉利天的婆羅門青年
2011/08/15 07:07
瀏覽1,912
迴響13
推薦174
引用0

 

佛陀時代在舍衛城有位婆羅門青年叫馬達理,他有個非常吝嗇的父親,即使馬達理是家中的獨子,他身上所配帶的一切飾品都是父親所製造,一日他患了嚴重的黃疸病,他父親認為請醫生治病要花錢,自己就到山上採一些藥草,不久馬達理病入膏肓,他父親便叫人把他抬到庭院,以免到家中探病的親友會看到家裡的財富。

佛陀禪定中,見到馬達理躺在庭院,佛陀與弟子便走到舍衛城馬達理家門口,向馬達理放光,以吸引他的注意,此時身體非常微弱的馬達理看見佛陀時,心中便向佛陀表白信仰的心意,當他內心充滿對佛陀的敬仰而去世時,便往生至忉利天。

此時馬達理在切利天看見父親在墓園為他哭泣時,便化身原來的形像,出現在他父親面前,向父親說他已往生忉利天,請父親能夠親近佛陀,並且能夠行善布施及聽聞佛法,他父親便依照馬達理的話去做。

佛陀為此對弟子談論馬達理升忉利天的因緣時,弟子便問佛陀:「請問世尊,一個人只有在心靈上信仰佛陀,沒有任何慈善行為,也不持戒,就可以往生忉利天嗎?」佛陀就請馬達理現身,馬達理於是從忉利天下來,親自向佛弟子們說他已往生忉利天了,聽到他的話後,大家才確實相信馬達理只因內心真誠皈依佛陀,就獲得往生忉利天的殊榮。

聽完佛陀說法,馬達理的父親從此開悟,把大部份的財富布施濟助貧窮,並且行善助人《法句經雙品》


本篇佛典分三個重點來探討。


第一點:告訴吾等錢財不懂善加利用,再多的財寶猶如塵土,馬達理的父親為了省錢,卻白白犧牲一條兒子的生命,即使家中堆積如山的錢財,沒有命來享,龐大的財寶又有何用?老子《道德經》云:「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指出名聲與身體哪一樣和我們最貼近?身體與身外的物質,哪一種和我們佔的份量最多?貪得無厭的心與知足的心,哪一種心比較有病?一個人如果貪愛的心過重,就會耗費精力於物質的追求,貪財愛物藏於己的人,就會被財物蒙蔽了自性,見不到真正親情的可貴。因此老子認為:「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告訴我們罪過的產生,沒有比貪欲的佔有更可怕,禍亂的發生沒有比不知足的心欲來得更恐怖,危咎的造成,沒有比欲望的野心來得更大。是以為人在世知足就可以恆常的滿足,唯有知足的心才不會給自己帶來災禍。

 

第二點:馬達理雖死,卻化身請父親能夠親近佛陀,並能行善布施及聽聞佛法,讓他父親能及時了悟、是馬達理度化父親的一種報恩方式,佛經談布施,布施一度,就能圓滿具足六度,布施能夠遠離慳吝的心,就是在調伏自己的貪愛與憎恨等煩惱,布施中要看機緣,因為自己所要布施的東西,不一定是每個人都需要的,這時要懂得善巧方便,才能將自己的愛心發揮最大效用。而供養布施,即是種福田的表現,福田有悲田、恩田、敬田三種,其中恩田是指對我們有恩惠的人,要記得報答,佛教中說明有恩者是指國家、父母、師長及每一個眾生,對我們都有恩惠,因此我們要報答,馬達理死後化現告訴父親要布施行善,皈依佛陀,這是盡為人子最大的報恩。  


第三點:佛陀告訴弟子馬達理升忉利天的因緣,此為馬達理內心真誠恭敬佛陀所致,即使在生命微弱的最後一刻,能夠把握當下自動發心及時真誠皈向的心,就能獲得往生忉利天的殊榮。在《佛說四十二章經》中,弟子問佛陀應具備什麼條件,才能知道過去和未來的命運?佛陀告訴弟子,能夠把自己的心靈淨化,不受外面物欲的汙染,獲得清淨的佛性,譬如千年古鏡,被灰塵所覆蓋,只要時時擦拭,光明就會顯露出來。這是一種放下的心,無執的心,是一種了悟的心,是佛陀放光洗除了馬達理積存的心垢,使其流露清淨光潔之心。 


因此本篇佛典不是告訴眾生不必行善,也能昇天的道理,而是說明眾生,即使如馬達理一生不懂行善守戒的人,在當下最後一刻能流露出真誠的心皈依佛陀,這種至誠的發心,也能成就美好的善因緣,這就是佛陀顯露其度眾的慈悲願力。



 

 

(艾菲爾鐵塔的新婚夫婦1928創作)1923年定居巴黎期間,是夏卡爾一生中

最快樂的時光,窗外的艾菲爾鐵塔,伴隨依偎的新婚妻子,展現歡欣愉悅的

生活,以幸福濃烈的大紅色,表現出作者最善用的色彩基調。(日本收藏)  

(即將結婚的愛侶1930創作)曾在1939年美國匹茲堡的卡內基國際美術

大展獲得銅牌獎。 (日本收藏)  


(花束中的戀人1930-1935創作)被花束包圍的戀人,一把小提琴,

彷彿聽到悠揚的樂聲,歌頌愛情的美麗。(日本收藏)  


(我與鄉村/1923~1924創作)夏卡爾早期作品,曾於台北故宮展出,

是非常難得的機會。綠色的人是夏卡爾,牛代表他的故鄉,他將花獻給牛

代表將思念與祝福獻給故鄉。(日本收藏)

 

_________

(*1)作品為筆者所拍攝,「生日」(Lanniversaire)為夏卡爾1933年代表作,夏卡爾二十八歲生日當天,女友貝拉,送給他「生命中第一束花」,讓夏卡爾快樂的飛上天,扭過頭來親吻貝拉。曾為紐約古根漢美術館收藏,現為日本私人收藏。馬克.夏卡爾(Marc Chagall,1887-1985)生於白俄羅斯共和國的猶太家庭,一生經歷二次的世界大戰,被迫為藝術流亡,1941年遷居美國避開戰火,1948年重返法國,1977年榮獲法國總統頒贈大十字榮譽勳章(Grand Cross of the Legion of Honour),1985年逝於法國聖保羅德旺斯,享壽98歲。他的畫境如詩似幻,繽紛浪漫,畢卡索稱讚他是「20世紀最擅長色彩的藝術家」。夏卡爾在其夢境般的畫作中,忠實的展現他對愛的詮釋,他對愛的宣言是:「愛就是全部,它是一切的開端」,他認為花束就是閃耀著幸福的生命,他認為他以前的生命沒有花朵,他的第一朵花,是他的愛妻貝拉帶給他的,因此夏卡爾以濃厚的生命呈現熱愛與浪漫的色彩,將追求的愛與美,以豐富的人生歷程溫暖了世人的心。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心情日記
自訂分類:不分類
迴響(13) :
13樓. 四寶
2011/08/23 10:43
淨信能入佛知見

此為說明案例

感恩分享 


四寶貫三教^*^無欲保平安

Dear四寶老師菩薩您好 阿彌陀佛 

感恩您來訪指教

祝您闔家健康  天賜鴻福

水 羚 祝福

Borboletas

水 羚2011/08/26 17:33回覆
12樓. 正義傑客
2011/08/20 21:37
心誠 和悅

Dear 水羚菩薩吉祥,

謝謝分享
1. puppy love 音樂很好聽, 7、80年代非常熱門,
   奧思蒙 兄妹常唱的哥

2. 心誠則靈,佛陀都感受他的誠摯善良與無怨..
   最後能感化其父,誠心向佛也是佳話


Dear正義傑客老師菩薩您好 阿彌陀佛 

謝謝您來訪與祝福

呵呵~傑客老師音樂方面比水羚還熟

您說的對,有可能是這個因緣

佛陀要度化眾生,確實要看因緣

因緣俱足,自然能度

因緣不到,無法勉強

祝您闔家吉慶 天賜鴻福

   水 羚 祝福

Borboletas

水 羚2011/08/21 23:27回覆
11樓. 李安納 巴黎中國年
2011/08/19 13:36
創意
水羚說經,配上很有創意的畫,可看出作者的多才多藝‧謝謝分享好文好畫‧祝妳今天開心‧

Dear安納姐菩薩您好 阿彌陀佛 

謝謝您來訪與祝福

呵呵~ 謝謝安納姐讚美

您才是真正的多才多藝

水羚還要向您多學習呀!

祝您闔家美滿  光明喜樂

 水 羚 祝福 

Borboletas

水 羚2011/08/20 00:04回覆
10樓. 春眠。人間如夢,
2011/08/17 22:32
喜歡

臨終前那一念應該很重要,但這一念平時也要有正知正見(我想)

夏卡爾的圖很棒我喜歡


我以詩度量生活,以色彩豐富我的人生; 帶著夢的羽翼飛天.

Dear春眠老師菩薩您好 阿彌陀佛 

謝謝您來訪指教 

您說得對,臨終前的一刻,一定要有正知正見,因為這是帶自己將往何處去的重要時刻,一切要放下,凡事想,讓心清,有人在臨終前發仇恨的毒誓,這樣非常危險,所以心念很重要。夏卡爾的圖畫很純真,可他的心中時刻充滿著很深的愛

祝您闔家如意  成就輝煌

 水 羚 祝福 

Borboletas

水 羚2011/08/20 00:08回覆
9樓. 東耳
2011/08/17 20:42
很好的啟發

作個守財奴,連親人都不顧,真可悲

而守財奴終於大悟,行善佈施濟人,也算亡羊補牢吧

五張難得一見的畫作,謝謝分享

 

Dear東耳老師菩薩您好 阿彌陀佛 

謝謝您來訪指教 

富翁把錢看得比命還重要,只能說,他的智慧尚未開啟必須用另一段因緣的到,才能啟發他的無知,而開啟他的覺性,有時必須另一方的生命,才能成就另一方,世間常有這樣的事發生,這就是因緣所致。

祝您闔家吉祥  百福臻吉

 水 羚 祝福 

Borboletas

水 羚2011/08/20 00:14回覆
8樓. 鄧潔
2011/08/17 16:51
人到無求品自高

慾望 貪念 疵情 物心----

人世間的物換空移 求來求去的

不如人到無求品自高 無欲則剛

放下一切糾纏的鎖鍊

輕安自在

Dear潔思敏菩薩您好 阿彌陀佛 

謝謝潔思敏來訪與美麗的花照

是呀!您說的是,世人往往無法拋開慾望及貪念的心,即使親情也是,否則一個富翁竟然不顧獨子的命,賺這麼多錢,也買不回兒子的命,財寶在富翁心中竟然比親情還重要,親情的命自然就不值錢了!這就是貪婪的慾望遮蔽了良心,因此自然就見不到親情可貴的一面,一旦失去,才能恍然大悟,但後悔已遲。因此少欲自然福安,世上沒有什麼比親情更可貴。

祝您闔家安康  和樂幸福

 水 羚 祝福 

Borboletas

水 羚2011/08/20 00:18回覆
7樓. the dreamer girl
2011/08/17 16:19
流露的真情
一生中能擁有一份真愛
就算是無憾了

the dreamer girl~~ 最新作品:


義大利佛羅倫斯- 大教堂廣場(Piazza del Duomo)


Dear the dreamer girl菩薩您好 阿彌陀佛 

謝謝您來訪指教 

是呀!但真愛難求,人世間的愛都有私心

因此眾生才會不斷的在愛欲中輪迴

只有像菩薩那種對眾生種無私的愛才能獲得昇華

這種真愛是一種慈悲

祝您闔家吉順  善願圓成

 水 羚 祝福 

Borboletas

水 羚2011/08/20 00:31回覆
6樓. How R U
2011/08/17 15:30
忉利天

修天不生天~~

超渡最多只能到忉利天~~

若人往生家親眷屬為作功德,七分功德亡者只得一分,六分為家親眷所得~~

所以說人應在世時自修自得,無修便無得~~

Dear How R U菩薩您好 阿彌陀佛 

謝謝您來訪指教 

平常多行善總是一件好事

就算不為自己想,也能為親人想

祝您闔家光明  天賜福安

 水 羚 祝福 

Borboletas

水 羚2011/08/20 01:06回覆
5樓. How R U
2011/08/17 15:12
今生來世
今晨靜坐與師閒聊  (如何入仙班)
師父您好
師父:嗯。那邊請坐。
我說: 請問師父,一般世人該修煉到什麼程度,往生後才能入仙班?
   如沒有天界師父教導,就入不了仙班嗎?
師父: 依其朝拜天界,仙佛收其為徒之日起,不溯既往行為,倘其改過向善,
潛心學習,逆來順受,尊師重道,遵守凡間律法,無惡意違法,修煉一
段時間後,其師門內部將先考試,合格後會向崑崙山道場報備,將其列
入準仙班,不分宗教派別。
   
而後再經其師門教育,其師門認可後,報請崑崙山道場,正式天考『試
題區分,主修題與應修題』,主修題為其師門所教專項,例靈療、卜
卦、風水地理、人性迷津解惑等不一專項,依各道人所長而考。
   
因各道人累世有其特定所學,故其師門會針對其門生,累世所學於今世
續修,各道人所學專項,會因師門不同,而所學不同,此為主修應考
題,再者『人倫五常,屬每位道人,應修必考題』。
•• ( 66 )
   
所有考試區分,兩種考法『主修題為當面應考』,能靈魂出竅者,至崑
崙山道場應考,未能出竅者,崑崙山派考官至凡間應考。此天考會讓道
人本身知曉『人倫五常科目,為暗中訪察考法』,此考試道人本身不
知。
   
人倫五常科目考試,考官會無預警至凡間,考官至,各道人師父皆須迴
避,考官將化作其師對考,道人不知,因須防心口不一。
   
此考試期限,不受年輪限制,有時數十年亦有,視各道人而定,無一固
定年限,考試及格後,由崑崙山道場,報請南天核准入仙班。
   
核准後,道人於凡間所有功與過,其師同享功過,若考試未過,其師門
續教育,來日再報請考試,續教育期間,尚屬未正式入仙班,故中途若
往生,或遭逐出師門,將取消準仙班資格。
   
入仙班者,可享與其師同等福利,往生後不入地府報到,直接回歸其師
門本位,不受輪迴年限管制,可自由進出天地人三界。
  
 
未入仙班者,往生後須入地府報到,再由地府通報其師門,此道人陽壽
已盡,魂魄已至地府報到,其師門可至地府領回,再送至靈塔山續教
育,其師門亦可放棄不領回,則將與一般亡魂同等待遇,於地府接受輪
迴處罰。  
『以上為,有天界師門,入仙班程序』。
•• ( 67 )
師父: 世人投胎凡間皆平等,倘其自修符合人倫五常,但無天界師門者,往生
後亦不需入地府,自有仙人會將其帶至崑崙山道場,再徵詢其意見欲往
何處,依其意見將其送往,因其自修有成,故其有自主權,自我決定皈
依任何師門,但此現象較少數。
   
一般多屬在世為人自修,雖不知師門,並不表其無師門,乃因累世修行
不足,故其師門尚不願讓其知曉,目的在考驗及觀察其為人,是否受凡
塵影響,放棄修行,若自我修煉有成,往生後其師門自然會來接,只是
道人為人時不知,但往生後即知。
   
一般皆無師門者,多屬地府輪迴轉世投胎,但因其為人頓悟,故會讓其
上天再詢其意見,欲皈依何仙佛門下,各師門皆會接受,但其將來須再
投胎凡間,補修不足課程。
  
『故世人,勿須擔憂有無師門,若無違背人倫五常,恪守為人本份,本
   著善心與善念,往生後皆可入仙班』。
   了解嗎?回去吧!
我說:是。謝謝師父開示
                    
寫于二○○七年九月十二日晨05:00

Dear How R U菩薩您好 阿彌陀佛 

謝謝您來訪指教 

天上的考驗比人間更嚴格,因此經上說人間好修行

但是人間好修行,眾生卻不會把握人間善因緣努力修持

為非作歹,貪贓枉法,藐視律法,等到自食惡果後悔已遲

祝您闔家健康  光明遍照

 水 羚 祝福 

 

 

 Borboletas

水 羚2011/08/20 00:40回覆
4樓. 俗 客【達摩祖師的故事】
2011/08/17 00:25
無所得
問候水羚菩薩吉祥
心是很抽象的東西 說沒有心 世上一切無不是心的運作而成 說有心 那麼它在那裡? 一切的一切 無不是一時 既然如此 執著金錢 名位 有什麼意義呢 其實在真理面前 連善亦不應執著 故然我們不應為惡 但執於善仍然是不究竟 那麼行善 就一邊行善 一邊就忘了自己的行善 甚至都沒自己了 那兒有行善這回事呢? Well~ 這跟一般的認知不一樣 所以說法本無法 所說皆非法 法尚應捨 何況非法 不執才是應該的 在塵世中 懂得一切無所得 那麼連自己都只是暫時存在而已 自己應該去實踐 無所得 至最後 無得才是得呀 這也是金剛經裡所訴說的 佛陀的教導 循序漸進 由為人行善開始 由有相入無相 由小乘入大乘 我們亦應如此學習才是正理 謝謝您又一篇佛陀美妙典故文章分享喔
祝您法喜

俗客祝福
PS: Marc Chagall也是在下喜愛的浪漫畫家之一 謝謝您介紹 他的抽象畫真是與眾不同啊!

Dear俗客菩薩您好 阿彌陀佛 

謝謝您來訪指教 

您說的是,金錢與名位在世間,雖然重要,但是執著金錢失了親情,人生又有何意義呢?錢財沒了可以再賺,親情沒了,再多的錢也回不來。俗客大人說的對,所有一切都不應執著,即使所謂的善,也不該去執著,善惡都無分別想,人事境中都沒有這個我的存在,自然就不會生出善惡的執著心來了。

祝您闔家幸福  諸願成就

 水 羚 祝福 

Borboletas

水 羚2011/08/20 00:51回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