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夜市現切水果攤抽查-32%未明確標示價格、90%不知計價標準!
2013/10/01 17:20
瀏覽942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夜市是台灣最具代表的文化之一,在夜市裡可以看到台灣飲食的傳統和創新,亦可以感受到台灣親切的風土民情。夜市不僅是台灣人夜生活的重心,許多不管是來自大陸、日本或是其他各地的旅行團,到台灣一定要來去夜市走一遭,感受台灣文化。
逛夜市嚐遍各種口味小吃後,來份冰涼解膩的水果,真是暢快!台灣的水果遠近馳名,買1包現切水果,邊逛邊吃,不只台灣人愛,觀光客更是不會錯過。但美中不足的是,經常傳出因夜市的水果攤沒有明確標價,觀光客狠遭攤商坑殺的事件。雖然只是一小袋或一盤的水果,卻關係著台灣夜市商家、旅遊觀感和台灣人的形象,如果不能防範不肖攤商的作為,最後受害的是無辜的合法攤商及所有樸實好客的台灣人。
因此消基會今年於8~9月間抽查全國北、中、南共22個夜市現切水果攤商,調查是否有明確標示價格、重量及包裝保存方式,發現還是有不少業者並沒有將價格透明化,未顧及消費者權益。
 
 
調查說明
由於台灣水果品質良好,有不少大陸遊客來到台灣,大都會購買釋迦、蓮霧、鳳梨等台灣在地水果嚐鮮。然而近2、3年台北某知名夜市的現切水果攤,卻陸續傳出標價不實、偷斤減兩,甚至水果處理不衛生,或非法添加­糖精等負面新聞,不僅危害民眾健康,也讓觀光客抱怨連連,嚴重影響我國際形象。
有鑑於此,台北市政府市場處已於2012年7月2日函文市場所有販售現削水果之攤商,應確實標價及提供電子秤供消費者使用,以避免消費糾紛產生;亦函文觀光傳播局轉知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等相關單位向遊客積極宣導,並提供適當之採購方式及聯絡資訊。如有違規者將逕依契約條款終止租約並收回攤位。
為瞭解現況,消基會於2013年8月~9月初,調查區域包括全國北、中、南共12處夜市的22家水果攤商,請志工現場觀察攤上水果價格、重量的標示情形及包裝保存方式。
 
一、32%現切水果未明確標示價格!其中3家攤商完全沒標示!
本次調查發現有32% 的夜市現切水果攤商(22攤中佔了7攤),現切水果未明確標示價格。包括編號5號「基隆廟口夜市─愛四路、仁三路交界口」、10號「沙鹿靜宜觀光夜市─綠精靈甘草芭樂」、14號「文心南路夜市─姐妹甘草芭樂」以及17號「豐原廟東夜市─芒果青現切水果」等4家的現切水果,部分有標價部分沒有標價。
另外,編號4號「基隆廟口夜市─愛四路近仁ㄧ路口」、9號「樂華觀光夜市─水果攤(隔壁為顏深海旗魚串)」、15號「文心南路夜市─甘草芭樂(烤鮮蚵旁)」等3攤的現切水果,則完全未在展售處清楚標示價格。
雖然大多數消費糾紛都是發生在台北市的幾個少數觀光夜市,似乎也僅有台北市政府在積極宣導現切水果攤的標價政策,但消基會仍然建議其他縣市的夜市也應明確標示水果價格,提高銷售透明度。
 
二、一份多少老闆說了算?9成不知計價標準!
此次受調查的22家現切水果攤商,僅台北市的士林夜市2家攤商,有清楚的標示水果重量及價格,其餘20家攤商均不知其計價基準為何。而其中前述的7家水果攤,既然都沒有標價,更遑論標示重量了。
大部分的現切水果,業者多是以其主觀意識判斷重量,或是使用塑膠袋、盒或約500cc大小的免洗杯將水果裝滿後,再以1盒(袋)35元,3盒100元的方式販售,不一定都有實際秤重,難免會有斤兩不一的問題。
綜觀此次調查的夜市的現切水果攤,仍以士林夜市的最貴。若以小小1袋或1盒的芭樂來比較,經秤重後,重量大約都在200~300 g(公克)左右,大部份的業者都賣約35~50元,而在士林夜市大概就要60~150元。
 
三、1家攤商的現切水果完全曝露空氣中,衛生堪慮!
此次檢視的夜市水果攤,是以販售現切水果為主。調查結果發現,編號4號「基隆廟口夜市─愛四路近仁ㄧ路口」的現切水果,完全沒有使用任何的遮蔽物,任由水果曝露於大氣中,隨客人挑選,衛生堪慮;另外,2號「士林夜市—新鮮現切水果(中央鋼棚220)」、3號「士林夜市—水果攤(中央鋼棚205)」、5號「基隆廟口夜市─愛四路、仁三路交界口」、6號「湳雅觀光夜市—現削水果(入口處,正對南雅東路)」及7號「湳雅觀光夜市—水果攤(入口處,全家便利商店旁)」、8號「樂華觀光夜市—鮮切水果(金官皮件樂華店前)」及9號「樂華觀光夜市—水果攤(隔壁為顏深海旗魚串)」等7 家,其現切水果雖有用塑膠袋盒、或杯子盛裝,但卻未封口或蓋上蓋子,似乎也不是那麼的周延。
不少業者通常會在營業前就先將水果切好裝袋,在販賣時也未有完善的冷藏設備,這些切好的水果又曝露於擁擠的人群中,很容易會有滋生細菌的可能。若再加上業者處理水果時衛生條件不夠嚴謹,或可能有將水果腐爛的部分切除後再分裝販售的情形,消費者並無法得知,食品安全難有保障。為了自己健康著想,在購買水果盒前應多加考量。
 
消基會呼籲
* 政府應督促夜市現切水果攤提供電子秤,以保障消費者權益
為了扭轉士林夜市形象,台北市政府市場處自2012年7月函文市場所有販售現削水果之攤商應確實標價及提供電子秤供消費者使用之外,更­從今年2013年8月份起,在士林夜市開設水果示範攤,賣當季的平價水果,希望藉此可以嚇阻不肖業者的喊價歪風,使觀光客不再卻步,讓士林夜市回到過去的繁榮光景。
但本次調查發現,其他地區夜市水果攤不僅仍有未標價情況,普遍也沒有提供電子秤,因此消基會呼籲其他縣市政府,應輔導轄內夜市現切水果攤,除了確實標示售價,也應提供電子秤供消費者使用,讓消費者有檢視的機會,以維護其權益。
* 夜市水果管理不只管「標價」,更要管「食品衛生」
夜市內的現切水果裝盒或裝袋販售,不論是從衛生角度,還是從營養角度來說,都應多加留意。首先,所選的水果本身的新鮮程度難以保證,水果在切之前是否清洗過也無法得知;同時,處理水果用的刀具衛生狀況也無法保障。如果食用了不衛生的水果,很可能造成消化道細菌感染,患急性胃腸炎。另外,水果主要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維生素C及少量的膳食纖維,極有可能因被切開暴露在空氣中,導致營養成分被破壞流失。
現切水果的確給逛街的民眾提供不少便利性,但消費者是否想過夜市的現切水果甜度似乎都較自己在市場裡水果攤買的甜,而且也不容易褐變?真的只是單純有泡過鹽水就行了嗎?還是有其它撇步?之前曾有不少攤商被檢出違法添加甜精,甜精是一種人工調味劑,現僅能用於蜜餞、碳酸飲料和瓜子等,其餘一律不得檢出。添加甜精的水果外觀不容易辨別,如果食用甜度很高的水果後覺得口渴,可能就是違規添加甜精所致。民眾選購時最好挑有商譽且周圍環境整潔的攤商,並挑選色澤、氣味自然的水果。
本次調查發現,多數夜市內的現切水果攤,容易因一些現場環境水電配送或空間的原因,大都沒有使用冷藏設備來存放水果。消基會認為攤商不該僅是先用塑膠袋或盒子將水果裝起來就好,更應要注意保鮮方式及攤位附近的環境衛生,才能讓消費者「食」得安心。而各地方主管機關除了要宣導夜市的現切水果價格透明合理之外,更應落實稽查各夜市內的現切即時可食用的水果攤,其水果是否合乎食品衛生標準,才是真正保障消費者「食」的安全。
*「抑坑殺」,消費者應拒買
此次檢視夜市現切水果價格的結果看來,並未發現如新聞報導中曾出現的天價,但未標價的情形仍然存在。夜市是許多觀光客來台灣旅遊必去的選項之ㄧ,不能因少數不肖業者將外國人當做肥羊坑殺,而壞了台灣夜市的名聲。
其實不論水果是否有標價,只要價格不致太離譜,它還是普遍受到逛夜市的消費者青睞。成立實際標價制度,先讓消費者有判斷的依據,再決定是否要購買,才是真正保護消費者的權益的方法。而水果更應先秤重量,確定價格後再讓店家切,以拒絕不合理的售價商品。
建議消費者在現場購買時,可參考以下流程:
(1)第一步:確認你要買現切或未切的水果。
(2)第二步:確認單位售價(例如每100公克多少錢)。
(3)第三步:先請攤商秤重,並仔細查看電子秤顯示之單價及重量,如認為總價過高,請於攤商切削水果前,表明拒買意思。
(4)第四步:若發現攤商有不合理價格等情事,可撥打各縣市政府洽詢夜市管理單位。
 
 
                                                       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生活情報
自訂分類:消費新知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